2014年12月30日 星期二

可見光無限通信技術 Li-Fi

如今,網路已將它的觸角延伸至我們生活裡的每個角落,尤其在Wi-Fi時代,網路更是成為無數人生活裡大部分時間的佔有者!

可以說,從2G、3G至4G時代的快速來臨,Wi-Fi技術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今,一個新的技術正在向Wi-Fi發起革命性的的衝擊,它就是Li-Fi(可見光無限通信技術),該技術由德國物理學家Herald Haas和他的愛丁堡大學科研團隊發明。


按照Haas的說法,使用光線來傳播資料的想法,他10年前就萌發了,原因是他意識到4G時代正在走來,而正在使用的傳播資料的設備很快將跟不上需求,於是他開始研究LED,併發明瞭Li-Fi技術。

目前,該技術發展快速,並被業界廣泛看好!原因是其應用前景特別廣泛,且可以在很多封閉的空間進行資料的安全傳輸,因為光線是沿直線傳播的,無法接受光線的人將無法獲取資訊。而且,由於LED光源的快速普及,未來做為Li-Fi技術的光源路由器(LED燈具)將遍地開花,而這個優點也將成為與Wi-Fi競爭的大籌碼,以後我們在一些公共大場合,就不用再擔心信號不好了,頭頂上有多少個LED燈,我們就擁有多少個無限路由器!到時候可能要擔心信號太強了,哈哈!

對於Li-Fi的技術前景,就連愛丁堡科研與創新局CEO德里克-沃德爾也堅信,它將會在全球創造一個全新的、60億美元規模的資訊市場。


隨著LED光源技術的不斷發展,Li-Fi技術將迎來新的契機和機遇。一旦成熟應用,未來LED燈具的首要功能將不再是照明,而是資訊傳輸!

一個燈泡,一個網路世界!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2014年12月24日 星期三

心理學家:高智商孩子都有這22種特徵


許多家長對孩子的一些創造性表現也不太了解,往往在無意中壓制了孩子創造性的發展。為了幫助廣大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及時發現具有創造性的兒童,心理學家們在多年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出了以下22個特徵。你的兒女是這樣嗎?


記住這些特徵,也許對於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具有創造力的人才是有益的。

1.在傾聽、觀察或做事時,精神高度集中,以至聽不見別人的說話或忘了吃飯等。如:“哦,我沒聽見你叫我吃飯。”

2.異常的活躍、難以安靜。例如,他會說:“我正在思考問題,我不能坐下。”

3.說話時喜歡用比喻,而且比喻又很別緻。如:“我覺得自己像一條即將變成蝴蝶的毛毛蟲。”

4.有向權威思想挑戰的傾向。如:“為什麼書上說的都對呢?”

5.有追根究底的傾向。如:“媽媽,我查看了所有的參考書,也看了電視的特別節目,而且問過老師,可我還是不知道上帝在哪裡!”

6.觀察事物很仔細。如:“嗨,這隻蜈蚣只有41條腿。”

7.渴望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別人。

8.即使在閑暇的時間也不放棄創造性活動。如:他會說 “休息時,我做了樣東西。”

9.把兩個毫無關係的東西聯繫起來。如:“嘿,媽媽,你的新帽子簡直像個飛碟。”

10.堅持把自己的某種想法付諸實施。

11.對各種事情表現出好奇,並渴望了解它們。如:“我就是想知道從這個院子的房頂上看出去是什麼樣子的,所以我就爬上了房頂。”

12.自發地運用實驗檢驗自己的想法。如:“我以為麵粉加顏料就能做成橡皮泥,結果都發霉了。”

13.有做各種試驗的習慣。如:“我往洗鳥池裡放過清潔劑,可是沒有一隻鳥來洗。今天我想試試泡沫洗衣粉。

14.忠實於真理並強烈地探求真理。如:“我覺得世界上真的不存在什麼妖精。”

15.有獨立的行為。如:“讓我一個人想一會兒可以嗎?”

16.敢於提出新觀點。如:“我覺得應該允許兒童投票表決。”

17.不易分散注意力。如:“我還不能出去,我必須等我的試驗做完了才能和你出去。”

18.善於獲得物體間的新組合。如:“就用線和鉛筆做圓規吧。”

19.具有敏銳的觀察力的提出問題的能力。如:“雪融化後,白色到哪兒去了呢?”

20.有尋求變通辦法和探究新的可能性的傾向。如:“這隻舊皮鞋可以做個花盆。”

21.能自覺地獨創性地學習。如“昨天我去圖書館把所有關於蚊子的書都查過了。”

22.樂于思考或提出一些調皮的問題。如“如果狗是主人而人是寵物,會怎樣呢?”

別失去讓孩子發揮創造力的機會

雖然,家長不能指望以上22個特徵會在同一個孩子身上表現出來,但只要經常細心地注意孩子的表現,就能不失時機地發現孩子身上隨時閃現的創造性火花。記住這些特徵,也能幫助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天空。



2014年12月8日 星期一

賺多少錢不重要,能賺多久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人害怕上班的收入不確定,上班族急於尋找雙薪,下班之後還要辛勤工作,以為這樣就可以遠離貧窮。其實,無論兼做幾份工作,單靠增加工時獲得的收入永遠無法讓你擺脫貧窮。


想致富,大家應記住幾個原則:

第一,凡是不可持續的,就不值得羡慕。

  擁有金山跟銀礦,其實不值得羡慕。與其選擇萬貫家財,倒不如選擇一個會持續冒出錢的杯子。“持續冒出錢的杯子”,這就是持續收入的概念。

  “賺多少錢不重要,能賺多久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窮盡一生之力,幾乎淪為工作的機器,卻一輩子無法致富。

第二,徹底改變收入結構。

  收入結構才是決定這個家庭是富有還是貧窮的關鍵因素。調查發現大部分的家庭通過工作獲得的收入是占絕大部分的比例,約95%的收入都是來自上班所獲得的薪水這個部分。在不工作時獲得的收入,如利息收入、房租收入、退休金、版稅等,一般家庭在這個方面的收入比例就低一些,大約只有5%,甚至沒有這樣的收入。

  因此要改變收入結構,我們就必須增加“不工作時的收入”。若能將原本只占約5%的不工作時的收入提升到95%以上,我們就可以擁有真正的財富,並且打造一個永不缺錢的計畫!

第三,全家至少有一人要創造持續收入。

  每輛車都有第5個輪胎,就是備胎,你有為家人準備“持續收入”的備胎嗎? 聰明的家庭知道未雨綢繆,甚至可以讓家中賺錢的人不那麼辛苦。徹底改變收入結構,追求持續收入是唯一的選擇。因此,要遠離貧窮,全家至少要有一個人創造持續收入。

  想致富,更要學做人~

大家更應要記住幾個原則:

  人的一生都在學做人,學習做人是一輩子的事,沒有辦法畢業的。人生不管是士農工商,各種人等,只要學習就有進步。

傳奇人物白龍王告誡:

  人只要脾氣好,凡事就會好。很多人來到這裡都問我︰我的事業好不好?家庭好不好?孩子好不好?姻緣好不好? …… 我只是回答一句︰你的脾氣好不好?

人生不管是士農工商,各種人等,只要學習就有進步。

第一、「學習認錯」

       人常常不肯認錯,凡事都說是別人的錯,認為自己才是對的,其實不認錯就是一個錯。認錯的物件可以是父母,朋友,社會大眾、上帝,甚至向兒女或是對我不好的人認錯,自己不但不會少了什麼,反而顯得你有度量。學習認錯是美好的,是一個大修行。

第二、「學習柔和」

  人的牙齒是硬的,舌頭是軟的,到了人生的最後,牙齒都掉光了,舌頭卻不會掉,所以要柔軟,人生才能長久,硬反而吃虧。心地柔軟了,是修行最大的進步。一般形容執著的人說,你的心、你的性格很冷、很硬,像鋼鐵一樣。如果我們像禪門說的調息、調身、調心,慢慢調伏像野馬、像猴子的這顆心,令它柔軟,人生才能活得更快樂、更長久。

第三、「學習生忍」

  這世間就是忍一口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忍,萬事都能消除。忍就是會處理、會化解,用智慧、能力讓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要生活、要生存、要生命,有了忍,可以認清世間的好壞,善惡,是非.甚至接受它。

第四、「學習溝通」

  缺乏溝通,會產生是非、爭執與誤會。最重要的就是溝通,相互瞭解、相互體諒、相互幫助,大家都是龍兄虎弟,互相爭執、不溝通怎麼能和平呢?

第五、「學習放下」

  人生像一隻皮箱,需要用的時候提起,不用的時就把它放下,應放下的時候,卻不放下,就像拖著沉重的行李,無法自在。人生的歲月有限,認錯、尊重、包容才能讓人接受,放下才自在啊!

第六、「學習感動」

  看到人家的好處,要歡喜;看到好人好事,要能感動。感動是一個愛心、菩薩心、菩提心,在幾十年的歲月裡,有許多事情、語言感動了我們,所以我們也很努力的想辦法讓別人感動。

第七、「學習生存」

  為了生存,要維護身體健康,身體健康不但對自己有利,也讓朋友、家人放心,所以也是孝親的行為。我們從自己做起,不要總是指責別人的脾氣不好。



2014年12月5日 星期五

醫生的話: 趁一切還來得及,修正我們的觀念,甚至改變習慣!

◎ 成為永遠病人的二大原因:過食+藥物!
◎ 糖尿病是全身性的代謝紊亂,主因則是胰臟過度疲勞!
◎ 細嚼慢嚥是在降低胰臟負擔!
◎ 活得健康的重要原則~一少三多!
A. 少吃
B. 多休息
C. 多喝水
D. 多流汗
◎ 滿身流汗對各種疾病都是有益的!
◎ 改變體質是根治高血壓的不二法門!
◎ 有健康活力的腎臟就不易罹患高血壓!
◎ 飯量越大,耗氧也越大,細胞越缺氧,心臟就越加壓,血壓也就越高了!
◎ 只要積極改變體質就可以治萬病!
◎ 癌症的主因~超級中毒+組織缺氧(重度缺氧)!
◎ 癌症是身體長期處於中毒狀態(強酸)所引起「缺氧」的自然現象!
◎ 「氧」是身體治病、救命的靈丹,它決定腺體調節能力、免疫系統的強弱,更掌控了癌症病人的生殺大權!登山喘氣是最佳的補氧運動!
◎ 勉強消化食物,只會繼續透支體內血氧,迫使免疫系統一厥不振!
◎ 疾病來自違背大自然,健康則是來自順乎大自然!
◎ 癌細胞是「厭氧性」的 ,正常細胞是「嗜氧性」!登山喘氣補氧,可使皺縮的癌細胞變回飽潤的正常細胞,腫瘤消失
◎ 治癌的重點:
A、消除缺氧現象
B、提身自體免疫能力
C、積極改善酸鹼體質
◎ 有病的人不適合住在冷氣房內,應儘量讓體溫升高多出汗!
◎ 幫助病體出汗提升「氧水準」是復健的主要工程!
◎ 提昇免疫能力的重點:
A、血液循環良好
B、新陳代謝正常
C、精神良好。
◎ 「憂傷」是毒藥,「開懷」是良方!
◎ 消化是一項十分耗氧的工程!
◎ 當消化功能增強時,內分泌與解毒系統就顯著減弱!
◎ 當身體遭病毒入侵或是廢物累積超過上限時,「發燒機制」立即啟動!
◎ 「吃藥」是一種「慢性中毒」!
◎ 5%屬急性病應該仰賴醫生治療,但是95%的慢性病應該交給自己治療!
◎ 自己專屬的醫生~自己本身,自己專屬的藥廠~內分泌系統!
◎ 身體是最好的明醫,活化腺體後自有取之不盡的靈丹!
◎ 癌細胞怕熱、厭氧、厭鹼!
◎ 養成每日多發熱流汗習慣,避免酸中毒與內分泌腺的失調衰退!
◎ 自體中毒~情緒、生活壓力,便祕,失眠!
◎ 持續性的緩慢出汗,將深層細胞內積存的廢物毒素傾入血液後,繼而成功燃燒代謝並藉著汗水排出體外!
◎ 長期多食習慣使消化系統過勞,長期消化不良結果血液酸毒化!
◎ 飽食快感之後,立即換來數小時的精神衰退與陷身體於缺氧虛冷的低潮!
◎ 嚴格遵守不餓不食的良好習慣,儘可能延長二餐間距,讓身體獲得些許喘息機會,以支持免疫細胞進行警察任務!
◎ 不餓又多食造成持續性的缺氧,最容易出現身體的惡化!
◎ 維持「神智的清醒」,顯示腺體發達與免疫系統功能處於最有效的狀態!
◎ 神智更足以檢驗自體免疫功能的強弱!
◎ 重要基本概念~癌症是吃出來的!

財富不是永遠的朋友,但朋友卻是永遠的財富!

2014年11月27日 星期四

肝的致命傷原因

台大醫院內科教授許金川曾經被檢出已有 10公分 肝癌!而且肝臟已被撐破! 臨床上有太多太多人都迷信肝功能指數,以為指數正常就一切OK,這樣的誤解,連很多專業醫師都會犯,這些平時要民眾建立正確保健常識的醫生,自己的常識竟還不正確。

肝癌的預防要好,但台大早年推動肝癌防治,但最後仍是死於肝癌的許子秋署長最令人印象...,另外還有病理界頗負盛名的林教授、醫界耆老杜教授,以及台大內科醫師、醫學院內科博士班的學生KK,均因罹患肝癌宣告不治。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台大醫院內科教授許金川指出,近十幾年來,隨著小型肝癌的研究,臨床上才確定肝臟好壞並不能全然仰賴GOT、GPT數值,但醫學發展至此,觀念竟依然如故。

許金川表示,醫生對肝病的防治都可能發生錯誤認知,更遑論一般民眾了;曾有一位醫師也是誤信GOT、GPT,結果只幫他岳父監測數值,後來這位岳父大人還是得了肝癌!

台大這位年輕醫師,係因右上腹不舒服,自行用超音波探頭檢查才發現腫瘤。許金川說,肝臟本身並沒有什麼神經,因此常常在得肝癌已經很大了才會發現,但卻為時太晚;這也是肝癌為何如此難以治療的最大原因。在台灣,每天有30人死於肝病,肝臟疾病已是威脅國人健康的最大殺手,在肝病常識有限下, 許 醫師感嘆,有太多人都是被無知給害死的。

日前,許醫師門診也是有位病人,最近一個月經常肚子痛而且體重也減輕了不少;經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部位有一個很大的肝癌,幾乎80%的肝臟都被「吃」掉了。病人大吃一驚,直呼「怎麼可能?去年才做健康檢查,結果都是正常的,怎麼可能才短短的一年,就長出這麼大的肝癌?」原來病人接受的體檢只有做肝功能檢查,檢查結果病人的肝功能都是「正常」?

病人接受的肝功能檢查,是肝臟檢查項目中最讓一般人耳熟能詳的一種檢查,但這項檢查卻是被國人誤解最深的一項。因為,很多人以為只要肝功能檢查出來的數值正常的,那肝臟就沒有什麼問題了;結果一樁樁喪失治療先機的悲劇就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

許金川說: GOT、GPT是肝細胞裡面最多的酵素,如果肝臟發炎,或者是不管什麼原因細胞壞死,壞死之後GOT、GPT會跑出來,導致血液裡面的GOT、GPT數值升高;但是,GOT、GPT指數不高,卻不代表病人沒有肝硬化或是肝癌。

因為形成肝硬化的時候,大部份肝炎患者,就算發炎情形都已經停止了,可是纖維化、肝硬化卻已經形成;一旦變成肝硬化,病人就很容易形肝癌。

另外,肝癌在早期,肝指數也不會高,因為肝癌在生長的時候,只有在肝癌周圍被肝癌壓迫侵犯的肝細胞才會壞死,因此,GOT、GPT仍可能是正常的,即使會升高,不會太高;但是,由於很多人缺乏這些知識,因此造成不幸悲劇。

肝的致命傷原因如下:

1. 晚睡晚起為最大致命傷。

2. 早上不排便。

3. 暴飲暴食。

4 . 不吃早餐,導致透支體力而不自知。

5 . 服用藥物過度。

6 . 誤食防腐劑、添加物、色素、人工甘味(如:沙茶醬)。

7 . 誤食不當的油脂(如:沙拉油為不穩定油不可加熱),烹調應盡量少用油,即便是好油,如:橄欖油。疲倦時不吃油炸物,若要吃趁精神好時吃。

8 . 不生食(完全熟食)亦不利肝。青菜生吃或煮三分或五分熟,炒過的青菜當天吃完,不要隔夜吃。

9 . 錯誤的價值觀,只追求卓越,欠缺和平、博愛。

1 0. 個性急躁。

要做到防範,並不需花大錢,只要注意起居與飲食習慣的調整。食療加上時療,讓身體在正確的時間內主動進行吸收與排毒的動作。原因:晚上9- 1 1 點,為免疫系統(淋巴)排毒時間,此段時間應安靜或聽音樂。倘若此時,作母親的仍處於焦慮狀態,如洗碗盤、盯孩子功課,對健康不利。晚間11-凌晨 1 點,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進行。凌晨1-3點,膽的排毒,亦同。凌晨3- 5 點,肺的排毒,此即為何咳嗽的人在這段時間咳得最劇烈;因排毒動作已走到肺經,不應用止咳藥,以免抑制廢積物的排除。凌晨5- 7 點,大腸的排毒,應上廁所排便。早晨7- 9 點,小腸大量吸收營養的時段,應吃早餐。療病者最好早吃,在6點半前,養生者在7點半前,不吃早餐者應改變習慣,即使拖到9、10點吃,都比不吃好。晚睡晚起 混亂整個排毒過程;另外,半夜至凌晨4點為脊椎造血時段,必須熟睡,不宜熬夜。


肝炎有四個現象

若有以下任何一個現象經常性的發作時要注意

一、 右上腹悶痛

二、 右後腰酸痛

三、 右肩感覺酸、麻、痛,甚至造成右手舉不起來

四、 小腿晚上睡覺時,容易抽筋

肝臟出現問題時,我們的身體會產生的現象會有:肝臟像拳頭一樣,有正面,有背面,正面如果硬化、腫大,會擠到我們的肋間神經,肋間神經就會脹痛;如果在背後,會造成右腰酸痛。

全身的筋,都由肝臟主管,晚上血液必須進到肝,若肝臟有問題,血液進到肝臟會比較困難,所以翻來覆去睡不著;血液好不容易進入肝臟,出去也相對的困難,全身的筋需要血來滋養,人在睡覺翻身的時候需要動,動就需要血液提供,血液不容易從肝臟出來,筋就會僵硬,僵硬過度就會抽筋。

肝臟不好,晚上睡眠品質會不好,翻來覆去不容易睡著;起床後口乾、口苦、口臭,刷牙時牙齦會流血。平常為食物沒有興趣,不吃不餓,吃一點點就有飽感;走路走個兩步小腿就會很酸,會感覺全身越來越疲勞,手腳也是越來越沒有力。

肝臟不好的人,腳會經常扭到,扭到了又好不了,不小心割傷了,傷口也不容易癒合。喜歡喝酒的朋友,忽然酒量減少了。或是有久治不癒的皮膚病,週而復始好不了,都要注意肝。!

所以特別提醒大家平日就要注重養生並且要好好保重身体。 為了大家的健康 請將本文傳送給您周遭所關心的親朋好友們!

2014年11月8日 星期六

修造命運的專注點

比風水更厲害1萬倍的宇宙規律

一、因果定律:



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發生的,每一件事的發生必有其原因。這是宇宙的最根本定律。人的命運當然也遵循這個定律。認同因果定律的不僅是佛教,還有基督教和印度教等等。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和大科學家牛頓等人,也認為這是宇宙最根本定律。人的思想、語言和行為,都是「因」,都會產生相應的「果」。如果「因」是好的,那麼「果」也是好的;如果「因」是壞的,那麼「果」也是壞的。 人只要有思想,就必然會不斷「種因」,種「善因」還是「惡因」由人自己決定。所以欲修造命運者,必須先注意和明瞭自己的每一個想法(起心動念)會引發什麼樣的語言和行為,由這些語言和行為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

二、吸引定律:


人的心念(思想)總是與和其一致的現實相互吸引。比如:一個人如果認為人生道路充滿陷阱,出門怕摔倒,坐車怕交通事故,交朋友怕上當,那這個人所處的現實就是一個危機四伏的現實,稍有不慎,就真的會惹禍。

又比如:一個人如果認為這個世界的人很多人都是講義氣的血性之人,那這個人就總會碰到跟他肝膽相照的朋友。因為人都是選擇性地看世界,人只看得見和留意自己相信的事物,對於自己不相信的事物就不會留意,甚至視而不見。

所以人所處的現實是人的心念吸引而來的,人也被與自己心念一致的現實吸引過去。這種相互吸引無時無刻不在以一種人難以察覺的,下意識的方式進行著。一個人的心念是消極的或者醜惡的,那他所處的環境也是消極的或者醜惡的;一個人的心念是積極的善良的,那他所處的環境也是積極的或者善良的。

人如果能控制自己的心念(思想),使之專注於有利自己的、積極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上,那這個人就會把有利的、積極的和善良的人、事、物吸引到其生活中去,而有利的、積極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也會把這個人吸引過去。所以控制心念(思想),是命運修造的基本思路。

三、深信定律:


人如果真正深信某件事會發生,則不管這件事是善是惡、是好是壞,這件事就一定能會發生在這個人身上。

比如一個人深信積極的事物一定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積極的事物就一定會發生。又如果一個人深信自己命不久矣,那這個人很快就會死去。所以用好的信念,取代不好的信念,是命運修造的原則。由此看來,有好的信念是一種福報,想給自己種福,必須建立好的信念。

四、放鬆定律:


人只有在心態放鬆的情況下,才能取得最佳成果。任何心態上的懈怠或急躁,都將帶來不良結果。什麼心態是最佳心態呢?

答案是越清明無念越好!把目標瞄準在你想要的理想人格、理想境界、理想人際關係和理想生活等等東西上,然後放鬆心態、精進努力,做你該做的,不要老惦記著這些東西什麼時候到來,則這些東西的到來有時候能快到令你吃驚;相反,如果你對結果越焦躁,你就越不能得到理想的結果,甚至會得到相反的結果。

舉個例子:大熱天晚上停電,你躺在床上大汗淋漓,睡不著覺備受煎熬,老在想著這該死的電什麼時候才來,電總是在你著急的時候偏偏不來,但當你最後受夠了,人清靜安定自然涼快了,快沉沉睡去的時候,電就來了,倏忽間你的房裡燈火通明,電風扇轉起來了。這不是巧合不是迷信,這是定律,這是放鬆定律。

《了凡四訓》中雲谷禪師要了凡先生念「準提咒」要達到無念無想的地步,就是這個道理。值得注意的還有:所謂的無念並不是心裡一個念頭也沒有,而是有念頭但不駐留,「無所住而生其心」。

五、當下定律:


人不能控制過去,也不能控制將來,人能控制的只是此時此刻的心念、語言和行為。過去和未來都不存在,只有當下此刻是真實的。所以修造命運的專注點、著手處只能是「當下」,捨此別無他途。

根據吸引定律,如果人總是悼念過去,就會被內疚和後悔牢牢套在想改變的舊現實中無法解脫;如果人總是擔心將來,人的擔心就會把人不想發生的情況吸引進現實中來。

正確的心態應該是不管命運好也罷壞也罷,只管積極專注於調整好做好目下當前的思想、語言和行為,則命運會在不知不覺中向好處發展。

六、 80/20定律:


人在達成目標前80%的時間和努力,只能獲得20%的成果,80%的成果在後20%的時間和努力獲得。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定律,很多人在追求目標的時候,由於久久不能見到明顯的成果於是失去信心而放棄。須知命運修造是長久的事,要有足夠的耐心。

不要預期前80%的努力會有很大收穫,只要不放棄,最後20%的努力就會有長足及本質的進步(量變才能到達質變,為什麼成功的人總是少數的,因為能堅持的人總是少數的)。

七、應得定律:


人得到應得到的一切,而不是想得到的一切。雲谷禪師對了凡先生所說的擁千金者值千金,應餓死者必餓死,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命運修造者,必須要提高自我價值,自我價值提高則人應得的不管質和量都會提高。

八、間接定律:


要提高自我價值(包括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必須通過提高他人價值間接實現。例如:你要提高自己的自尊,必須通過首先提高別人的自尊間接實現。你要有所成就,必先通過成就別人間接達成。

又例如:有些公司創立的目的只是赤裸裸地追求最大利潤,這些公司往往曇花一現,一兩年內就消失;而那些致力於為客戶為社會提供優質服務和優質產品的公司往往長盛不衰,越做越大。

這就是間接定律在起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間接定律中提高自我價值和提高他人價值往往是同時發生的,即當你在提高別人價值的時候,你的自我價值馬上就提高。

九、布施定律:


布施就是「給出去」的意思。這個定律是說,你布施出去的任何東西,終將成倍地回報到你身上。例如:你布施金錢或物質,你將會成倍地獲得金錢或物質回報;你布施歡喜心,讓他人衷心愉悅,你將會成倍地得到他人回報給你的歡喜;你布施安定,讓他人心安,你將會成倍地得到安樂。相反,如果你施加於別人的是不安、憎恨、怒氣、憂愁,你將成倍地得到這些報應。

十、不圖報原則:


這是布施定律的補充。這個原則是說:你布施的時候永遠不要企望獲得回報,你越不望回報,你的回報越大。「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例如類似的情況不知你有沒有碰到過:一天你開車趕著去會見重要客戶,路上看到一對年老夫婦的汽車爆胎了。你因為趕時間不想管,但又覺得必須管,於是你停下車幫他們換輪胎。你把輪胎換好了,老人家想付你一筆錢表示感謝,你婉拒了老人家並且祝他們好運然後你繼續上路。當你趕到約會地點,卻發現客戶比你來得還晚,而且客戶很爽快地就和你簽了協議。你會不會覺得很走運呢?但這不是運氣,而是定律。

所以請記住:施比受更有福,施本身就是很大的福,而無需從受者處獲得回報。給大象(施)稱重量,大家說如果再給大象加一條絲巾(回報),大象的重量會增加多少呢?

十一、愛自己原則:


一切利他的思想、語言和行為的開端,就是接受自己的一切並真心喜愛自己。只有這樣,你才能愛別人,才能愛世界,你才可能有真正的歡喜、安定和無畏,才可能有廣闊的胸襟。

你如果不喜歡不滿意自己,那麼你是無法真正喜歡別人的。這點非常重要。有些人把愛自己等同於自私自利,這是誤解。

如果仔細體會,就會發現你如果對自己不喜歡、不滿意,就會很容易生出嫉妒心和怨恨心。自己也是眾生中的一員,愛眾生的同時為何把自己排除在外?所以請先好好認識自己,先跟自己做好朋友,再談愛其他眾生。

十二、寬恕原則:


如果把消極思想比作一棵樹,那麼其樹根就是「嗔心」,把這個樹根砍掉,則這棵樹就活不長。要砍掉這個樹根,必須懂得如何寬恕。

第一個需要寬恕和原諒的對象是父母,不管你的父母對你做過或正在做什麼不好的事,都必須完全、徹底地原諒他們;第二個需要寬恕的對象,是所有以任何方式傷害過或正在傷害你的人,記住你無需與他們勾肩搭背嘻皮笑臉,你無需與他們成為好朋友,你只要簡單地、完全地寬恕他們,就可以砍掉消極之樹的樹根;第三個需要寬恕的對象,是你自己!不管你過去做過什麼不好的事,請先真誠地懺悔並保證不再犯,然後——請寬恕自己。內疚這一沉重的精神枷鎖不會讓你有所作為,相反會阻礙你成為面貌煥然一新的人。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十三、負責原則:


人必須對自己的一切負責,當人對自己採取負責任的態度時,人就會向前看,看自己能做什麼;人如果依賴心重,就會往後看,盯著過去發生的、已經無法改變的事實長吁短嘆。事實上,對你負責的也只能是你自己。請時刻提醒自己:「我對自己的一切言行、境遇和生活負完全的責任。」





2014年11月2日 星期日

有六種忙千萬不能幫

你會幫忙嗎?有六種忙千萬不能幫


“幫忙”一詞在辭海裡的解釋是: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給予幫助。

在這個世人大談人際冷漠的時代,多用自己的舉手之勞來溫暖周遭的人情似乎無可厚非,助人為樂之餘還能幫助自己找到獨有的存在感。

可事實上,相信每個人都遭遇過一些尷尬不已的幫忙事件,它讓我們哭笑不得以後,變得“聽幫忙色變”。

下面的六種忙千萬不能幫:


※※逞強的忙不能幫


幫忙的定義是以己之力,助人之難,盡力而為之,而並非是逞強。逞強的幫忙讓你無端從一個幫忙者變成被幫忙者,莫名地為自己的生活加重經濟和感情上的負擔。

※※介紹朋友到自己單位上班


如今好工作難求,於是幫助引薦工作的委託越來越頻繁。介紹工作可以,但是建議不要輕易引薦朋友到自己的單位,生活裡的親密關係到了工作場合只能是無形的阻礙,無休止的擔心和責任就從你們成為同事開始。引薦他去其他單位,既幫忙牽了線,又不用為今後他的發展埋單。

※※需要委託第四人的幫忙


如果某人需要的幫忙,是你和你比較親密的親友無法做到的,需要通過更複雜的關係才能達成,3段人情換1段人情實在怎麼想都不划算,而且其中可能牽扯出來的麻煩只會讓你剪不斷,理還亂。當然,生命攸關的大事除外。

※※幫助別人做重大決定


沒有人是真正的神算,所以請不要輕易地去為別人幫忙選擇一些不可逆轉的大事件,即使你有百分百的把握,也不能忽視價值觀差異可能會帶來的分歧。像出國、結婚、行業選擇、買房、家庭糾紛這些事情,只需要給足建議,具體的選擇還是交給當事人來定奪吧。否則,到時候後悔起來,千古罪人的枷鎖會讓你憋屈死。

※※太過於撮合朋友之間的愛情


都說勸和不勸分,不過太過分的撮合,于己於人都不見得是一件好事。愛情是這世上最深奧的學科之一,大道理可以勸,至於小細節,就讓小倆口自己磨合去吧。事實證明,過於干涉朋友之間的愛情問題,是最徒勞無功的白費勁。相親這回事也一樣,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重複幫助同一個人太多次


雖然我們要歌唱生活的美好,但不得不承認,每個人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那麼爭氣的朋友,他們處境艱難讓人惻隱,卻又不肯上進讓人憂心。於他們而言,過於頻繁的幫襯可能適得其反,只會加重他們的依賴心理,比起物質上的説明,他們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激勵。





2014年10月30日 星期四

刑法學者許玉秀照顧失智媽媽的故事


國內知名刑法學者、前大法官許玉秀,她85歲的媽媽罹患失智症已經八年有餘,不同於一般失智症家屬聊起照顧家人的心酸難過,許玉秀在受訪過程中,一派輕鬆、笑聲不斷。她正面看待母親生病的事實,「認識並接受」,更將照顧母親的辛苦,轉化為享受親情、當成是來自母親的禮物。


許玉秀從德國取得博士學位回國教書以來,一直與母親同住,她說,在50歲以前都是媽媽在照顧她。她是在民國95年初發現母親有失智症傾向。有一天媽媽一再催促她用餐,許玉秀正和以前的同事講電話而沒有立刻下樓,媽媽忍不住拿起電話大聲催促她。等到掛了電話,她跟媽媽說,還好剛剛不是現在的同事,否則不是讓她很沒面子嗎?哪裡知道,媽媽竟矢口否認:「我一早到現在連電話筒都沒碰一下。」

展開搶救媽媽大作戰


原本以為媽媽是賴皮不承認,許玉秀不斷告訴媽媽就是5分鐘前的事,然而,媽媽一再否認,幾番來回爭辯之後,許玉秀心中一愣想道:「莫非媽媽完全忘記曾經拿起話筒?」那一頓飯之後,許玉秀心中忐忑,立刻向醫療常識比較豐富的朋友請教。一周後她帶著媽媽去台大醫院神經內科門診,就這樣開始了照顧失智媽媽的故事,許玉秀稱之為「搶救媽媽大作戰」。

得知「失智症」診斷結果之後,許玉秀開始想起這幾年偶爾感到怪異的現象。過去一兩年來,媽媽特別頻繁地談童年生活,而且一再重複;經常在廚房刷洗燒焦的鍋子;冰箱裡,塞滿滿從菜市場買來的菜,冷凍庫已經滿到門都快關不上了,還經常留著隔餐剩菜,忘記熱食,也忘記丟掉。

煮飯、買菜成了困擾


許玉秀警覺燒焦的鍋子來自忘了關爐火,這麼危險的事,讓她成日惴惴不安。首先想到救急之策,儘量不要讓媽媽做飯,這樣可以減少用火的風險,許玉秀於是每天下班訂菜外帶回家,只讓媽媽用電鍋煮飯。

但許媽媽還是找藉口去市場,從一星期一次,變成幾乎天天上市場。每次都說明天就不去了,但是明天還是照去。而且經常付了錢,忘記帶東西回家,或者付了錢忘記找錢。許玉秀笑著說,她猜測媽媽那麼頻繁上市場,必然因為生意人對她特別殷勤。想想付了大鈔可以不用找零,付了錢東西不會帶走,甚至相同的東西,在一攤買了,到了下一攤,只要攤販再招呼,媽媽照樣再買,看在菜販眼裡,母親就像個「闊氣的老太太」,自然要特別巴結,於是上菜場這麼開心的事,當然要天天做。

那個時候,經常看見媽媽拎兩、三個高麗菜進門,問媽媽怎麼買那麼多?她都不經意地回答「看到就買呀!」母親這樣不斷進貨,冰箱堆得滿滿都是菜,所有的叮嚀都沒用,弄得許玉秀自己情緒緊繃,大約兩周後,發現自己情緒快要失控,才警覺處理方法錯誤。

接管廚房 成功「奪權」


靜心一想,許玉秀意識到媽媽的情況是不會改善的,而就算多買食材,有什麼關係?只要能送走就可以。於是打電話請兄嫂買菜前,先來家裡搬貨。暗中進行幾次之後,有一次她告訴媽媽,家裡食材太多,要讓哥哥來帶走一些,媽媽很高興,以為從此可以光明正大買菜。誰知道再次通知哥哥來搬貨時,媽媽突然翻臉了:「我走那麼遠的路,那麼辛苦提回家,妳都把它們送人,我不要去買了。」

果真,許媽媽就不上菜市場了,沒想到,這個問題竟這麼容易就解決了。且為根本防災,索性改造廚房,不再使用瓦斯爐,改用電磁爐,讓廚房完全電氣化,母親因為不知如何使用,許玉秀得以完全接管廚房,她得意地說,這叫奪權成功。

因為每天都藏錢包,許媽媽每天都在找錢包,有一回,媽媽已經找錢包找了一個小時,她要媽媽先吃飯,媽媽竟說:「找不到錢包,我從此不吃飯,餓死算了。」這個宣言,讓許玉秀警覺到非把錢包找到不可。她知道失智症患者有罹患憂鬱症的風險,當時她心想無論如何,不能讓媽媽陷入極端的情緒中,否則就很難照顧了。總算在半個鐘頭以後找到錢包,解除危機。

媽媽肯定地說:「我幸福! 」


維持情緒的穩定和愉悅,對減緩失智症的退化、改善生活品質,非常重要。許玉秀說,她的武功秘訣就是「把母親當成女兒照顧」,這是在許媽媽診斷出失智症傾向時,她就給自己的心理建設。於是要出門時,都跟媽媽說:「要打扮漂亮一點,才會討人喜歡」;每天要摟著媽媽親幾十次,跟媽媽說幾十次:「媽媽妳好漂亮、媽媽你好可愛。」許玉秀說,如果有人天天真心誠意地稱讚你很漂亮、很可愛,怎麼可能會心情不好?當然是天天開心呀!

許玉秀經常利用問答測試媽媽的理解能力,媽媽的回答經常初一十五不一樣,例如問媽媽漂不漂亮或可不可愛,答案有時候肯定,有時候否定。許媽媽有時候還會說許玉秀是她的妹妹或小學同學。但是有一個答案至今沒有改變,就是當許玉秀問:「媽媽你幸不幸福時,媽媽至今都會肯定地點頭說:『幸福!』 」

聯合晚報與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合作,推出名人談失智系列專訪 「不能遺忘的故事」,每周一刊出 ,如想獲得更多失智症資訊,或需諮詢及協助,可電洽基金會。諮詢電話:(02)2332-0992,網址:http://www.cfad.org.tw

【以上是2014/06/30 聯合晚報記者董介白台北報導】



2014年10月18日 星期六

李嘉誠:有三種錢,你花得越多就賺得越多

世界上有三種錢非常奧妙,你花得越多,就賺得越多。


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三種:

第一種錢:投資自己,自我成長


學習的錢一定要花!

如果我們把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從美國抓到非洲,並且不給他一毛錢花用,相信很快的,比爾•蓋茨還是會有錢,因為他所有的本錢就是他頭腦裡的智慧。

換句話說,把錢投資自己的頭腦上,是最安全的理財,到哪裡都不會餓肚子。

也許很多人會反駁:“連三餐都吃不飽了,負債累累,哪裡有錢再去學習呢?而且學習也不見得立刻就看得到效果!”

這樣的人永遠都不會把錢投資自己的腦袋,事實上,如果真的一貧如洗,頭腦正是東山再起的最大本錢,更應該好好投資在這裡才對,因為腦袋窮,人生就會窮。

於是我們看到周遭好多人終其一生都在為錢所苦,永遠在補金錢的黑洞,實在是因為他們沒有看清事實。如果只顧看眼前,而沒有站高一點往後看,一輩子恐怕很難有翻身的機會。

人生中的困境,是你前世未完成的功課,一定要通過自我摸索與自我學習,才能突破與躍進。


聰明的人懂得通過學習以別人的經驗為藉鏡,避免自己重蹈覆轍多走冤枉路。

所以,學習的錢一定要捨得花,哪怕借錢來投資自己都是值得的,因為它一定會有窗口讓你再把錢賺進來。

把錢投資在自己的頭腦上,是最安全的理財,到哪裡都不會餓肚子。

所以,如果你也面臨人生的難題,一定要記得,好好栽培自己是永遠不嫌遲的。隨時都可以開始!

可能很多人會說沒錢,事實上會有這樣說法的人一定花了不少冤枉錢,假如有想改變的心,卻連一點點的學費都沒有行動力,這樣的人在面對現實生活中真正的困難時,會有足夠的能力去超越嗎?

要知道,真正的難關比這大過千百倍,小處都克服不了,人生如何能翻轉成功呢?

學習的花費看得見,也有限,但花在社會大學裡的學費卻可能讓我們傾家蕩產,甚至招致生命的危險。

所以,一樣要學習,不如把學費交給有智慧的人引導我們,而不是把錢砸在學費高昂的社會大學裡。

聰明的你,一定要領悟這個道理.

第二種錢:“孝天的錢一定要花”


也就是孝順爸爸媽媽的錢一定要給。

也許有人會認為當自己連吃穿都不夠用,而且還負債累累時,根本沒有辦法定期給父母親零用錢;也有人會說家裡又不缺錢,爸媽都說自己夠用,不用拿錢回家呀!

不管你的父母經濟情況如何,孝順爸爸媽媽的錢是一定要定時定量給予的。再怎麼窮,一個月也要擠出錢來孝敬父母!

想想看,你的父母會不會因為負債、缺錢就不撫養你?他們再怎麼窮,還是把你撫養長大,不是嗎?所以現在你回報他們也是應該的,怎麼可以有錢才給父母,沒錢就不奉養呢?

其實,你或許不知道,父母就是我們的天時,我們與父母的互動可以累積天時的能量,一個人如果沒有天時,這一輩子做任何事都無法順利。

所以,換個角度來看,孝順父母的錢不只是為了父母好,同時也是為了自己!

如果你不相信,不妨觀察一下周遭環境,看看那些一年換24個老闆的年輕人,是不是往往也都不太孝順?那些從年輕開始,做什麼賠什麼,做什麼都失敗、不順利的人,跟父母的溝通一定有障礙;相反的,再看看台灣一些成功的大企業家,例如王永慶先生、郭台銘先生、高清願先生、蔡宏圖先生……是不是都是事親至孝呢?

甚至也有調查報告指出,全球前五百大的企業家,個個都是孝順的人物!

請永遠記得,哪怕你負債累累,孝順父母的錢絕對不能省。

不論你的生命正處在什麼階段,人生正逢什麼關卡,請你永遠要記得,哪怕你負債累累,孝順父母的錢絕對不能省,他們可以咬緊牙根把我們養大,為他們再多負擔這一點錢也是應該的。

萬一你還沒有賺錢的能力或沒有收入,沒有辦法用金錢來孝敬父母,也要記得,至少要“順天”。

我的意思是,當你和父母意見相左時,盡量用柔順、平和的方式跟父母溝通。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很少有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沒有期待,儘管有時溝通的方式讓我們難以接受,也要試著體諒父母的成長背景,因為他們不懂如何用比較客觀的方式表達內心的話,這是時代背景不同使然,要改變老人家的想法很難,不如調整自己來順應他們。

所以,如果沒有辦法“孝天”,至少要“順天”。

第三種錢,回饋的錢一定要花


包括回饋社會及回饋我們身邊的人

暢銷書《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羅伯特•T•清崎先生說,他的富爸爸深信錢是要先付出才會有回報的,因此,在年輕時就養成習慣,無論再困難都要定期捐出一點錢來回饋社會,於是他越來越富有。

而窮爸爸總是說,只要有多餘的錢一定捐出來,然而終其一生,他始終都沒有多餘的錢。

無論如何再窮,世上都有比自己更不幸的人,因此要盡量養成回饋社會的好習慣。

有負債的人可以捐出月收入的2%,比如月入2萬元,2%就是400元;

而沒有負債的人可捐至少5%,以月入2萬元來算,就是1000元。

如果這樣的回饋也有困難,那麼一條十塊錢的口香糖也買得起吧!

下次當看到如此辛勞在為生活打拼的人,一定要有敬佩疼惜的心,常常去試想或許我們的小小消費,就能成就他們全家的溫飽與快樂。

當我們的念頭總是在正向的意念裡循環,你所慷慨解囊的十幾、二十元,與王永慶先生、郭台銘先生所捐獻的一百萬、兩百萬,是一樣的功德。

如果你是一個賺錢的老闆,別忘了今天的成功是員工共同打拼的成果,回饋他們也是應該的。

比如一些上市公司通常都會把利潤提出一定比例,回饋給員工當福利,這就非常值得稱許。

這些老闆知道這些錢是循環的,最後一定會回饋到原點。

無論如何再窮,世上都有比自己更不幸的人。

如果你實在窮得一塌糊塗,真的沒有辦法用金錢來回饋,那就請你好好回饋你的公司吧!

想想,現在經濟也不景氣,無論薪水再差,工作量再大,至少也讓我們有一份溫飽的收入,所以要抱持感謝的心情,用心去做好每一件工作,並且和主管和平相處,不要處處做對。

雖然有些主管常有不合理的要求,實在難相處,只要換個角度,把它當做是淬煉自我能力和涵養的好機會,也是一種收穫!

套一句大家都聽過的老話:“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煉。”其實也不無道理。更何況每一個主管也都是由基層慢慢做起,能夠當你的主管,就算是靠關係、靠背景,也是他上一趟的生命旅程中修來的福分。這樣想,就不會有不平的怨嘆。

反過來看,當你無法做一個稱職的下屬,當然永遠也當不了上級;你怎麼對待你的主管,你的下屬就會怎麼對待你;這就是宇宙的相對定律,你的上司其實也算是你的貴人,所以無論如何,要用不同的角度來思索你和主管的互動。

總之,多說好話,多做好事,哪怕一個笑容、一句真誠的讚美,都會讓人覺得和你相處很愉快,這也是一種回饋!

 

2014年10月8日 星期三

歷史上的奇皇后

韓國古裝劇奇皇后,播出之後創下高話題,大家也對奇皇這個角色非常的好奇。而奇皇后是真有其人,出身高麗,以貢女身分來到元朝,因為姿色好受到元順帝寵幸,生下一子,也成為元朝末代的皇帝,也因為戲紅,這段歷史也再度引起討論。


  以高麗貢女身分,被送到元朝,因為皇上寵愛,最後被封后成為奇皇后,還生下一子。韓國大戲奇皇后,宮廷朝政狡詐,扣人心弦,也引發話題。戲劇內容改編自真人真事的歷史,奇皇后真有其人,蒙古名叫做「完者忽都」,正史中,擔任掌茶宮女的她,因為長相美麗,受到皇上寵幸,生下一子之後,被封為第二皇后。雖然跟戲劇中為了報殺父之仇到元朝要刺殺皇帝,跟真實史實有很大的出入,但奇皇后生下的皇子,卻真的當上了元朝的皇帝元昭宗,也是元朝的末代皇帝。

  因為扣住史實,多了一份真實性,也讓故事看起來特別的揪心,雖然古裝劇為了增加戲劇性,改編了不少,但也勾起觀眾對歷史人物的好奇

韓劇中的「奇皇后」雖是實有其人,蒙古名叫做「完者忽都」,元惠宗、答納失里、伯顏忽都、太子愛猷識理達臘、丞相伯顏、孛羅帖木兒也都是實有其人,只是劇中發生的事情經過改編而與史實有所出入,但是劇中的高麗王「王裕」與兒子「摩訶」卻是虛構的人物。

網路上找到的近似【史實】如下:

奇氏原是高麗人奇子敖的女兒,出生於高麗幸州(今高陽市)。在家人被高麗忠惠王殺害後,她以高麗貢女的身份被獻上於元廷,入宮當了掌茶宮女。她不僅姿色非常美麗、肌膚白皙,還十分乖巧伶俐。元惠宗對她十分寵愛,後來幸之。這件事被元惠宗元配皇后答納失里得知,她怒不可遏地召來奇氏,用鞭子打得遍體鱗傷。

1335年(元元統三年、元至元元年),答納失里的兄弟謀反,答納失里皇后也被毒死。1337年,元惠宗冊封伯顏忽都為皇后。本來元惠宗打算立他一向寵愛的奇氏為皇后,只是丞相伯顏硬行勸阻,元惠宗沒有辦法,立了伯顏忽都(伯顏忽都跟伯顏並無特別關係)。元惠宗平日在奇氏那裡宿夜的時候多,很少去皇后的宮裡,伯顏忽都也沒有什麼怨言。

奇氏生下兒子,取名愛猷識理達臘,更加贏得了元惠宗的歡心。1340年(元至元六年),元惠宗冊立奇氏為第二皇后(兩后並立)。1363年奇氏打算結交宰相賀太平,以擁立愛猷識理達臘為繼承人,元惠宗怠棄政事,奇皇后與其子遽謀內禪,但太平並不領情。奇氏便在元惠宗面前貶損太平,於是太平被貶往西藏,旋即賜死。

奇皇后留在高麗國的家人,因為逆謀篡位被高麗國恭愍王一舉擊破,並殺盡奇氏族人...

1364年(至正二十四年)7月,孛羅帖木兒稱兵犯闕,皇太子出奔冀寧,下令討孛羅帖木兒。孛羅帖木兒大怒,唆使監察御史武起宗舉報奇皇后干擾國政,建議元惠宗驅逐奇皇后,帝不答。二十五年三月,孛羅帖木兒幽禁奇皇后於諸色總管府,令姚伯顏不花看守。四月庚寅,孛羅帖木兒逼奇皇后還宮取印章,偽作詔書召太子,事後奇皇后仍回幽所,奇皇后向孛羅帖木兒獻美女,至百日,始還宮。孛羅帖木兒死後,皇太子回京師,奇皇后傳旨令廓擴帖木兒以兵擁皇太子入城逼元惠宗禪位。廓擴帖木兒到京城三十里外,故意遣軍還營,拒絕配合。

1365年8月伯顏忽都皇后在冷落寂寞中去世,享年42歲。1365年(至正二十五年)十二月,元惠宗冊封奇氏為皇后。

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正月,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建元洪武。朱元璋派征虜大將軍徐達,副將軍常遇春,率師25萬北上滅元。元朝仍舊內部紛爭不息。元惠宗只好集合后妃、皇太子、皇太子妃,半夜北逃上都開平(今內蒙古多倫西北)。1368年9月14日,明軍攻入元大都,元朝至此滅亡,自元世祖忽必烈1260年登基到元惠宗1368年北奔共108年。

奇皇后逝世於1369年,這年朱元璋出師進攻開平,元惠宗又逃到應昌。不久51歲的元惠宗因痢疾去世。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繼位,這是北元昭宗。他的皇后也是高麗人權氏。1378年愛猷識理達臘在和林去世。朝鮮半島有奇皇后墓,不知真假?

2014年9月26日 星期五

逆境智商 AQ

何謂「逆境智商」?


「逆境智商」就是AQ (Adversity Quotient);保羅.史托茲(Paul Stoltz)在1997年提出了「逆境商數」(AQ;Adversity Quotient)這個詞;顧名思義,就像人的IQ有高有低,AQ也是一樣,有些人突破逆境、走出困局的能力,就是比較強。描繪一個人的挫折忍受力,或是面對逆境時的處理能力。

根據AQ專家保羅‧史托茲(Paul G. Stoltz)博士的研究,一個人AQ愈高,愈能以彈性面對逆境,積極樂觀,接受困難的挑戰,發揮創意找出解決方案,因此能不屈不撓,愈挫愈勇,而終究表現卓越。

如何提升AQ?

凡事不抱怨,只解決問題

碰到不如意的情況,AQ低的人會怪東怪西,都是別人的錯,害自己不能如願,抱怨過後,心情往往更加沮喪,而問題依舊無解。AQ高的人通常沒時間抱怨,因為他們正忙著解決問題。所以請減少抱怨的時間,因為少一分時間抱怨,就多一分時間進步。

先看優點,再看缺點

當挫折發生時,如果第一個念頭是:「完了,這下沒救了。」那就很難逃脫悲觀的詛咒。AQ高手的做法是,遇到狀況,先問自己:「現在有什麼是可珍惜的?」換句話說,在挫折中找優勢,並把它轉化成進步的助力。例如,突然失業當然錯愕,但想一想,現在多了時間自己可支配,還有資遣費,於是再進修培養第二專長,似乎會是不錯的想法,也許就此開創出另一番格局。畢竟,自怨自哀解決不了問題,懂得在逆境中找機會,才是高AQ的精彩表現。

將當下的不幸,變成日後的「幸虧」

看待挫敗, AQ高手清楚知道,一時的成敗並不能定一生。就像李安,大學沒考上,卻因此找到了自己真正的舞台,現在想想,還真「幸虧」當時沒考上大學,要不現在就不是這番光景了。因此只要保持樂觀,塞翁失馬焉知非福,AQ高手就能將當下的不幸,變成日後的幸虧....

影響逆境反應的四大元素

「控制」(Control,簡稱C)、「起源和責任歸屬」(Origin及Ownership,簡稱O2)、「影響」(Reach,簡稱R)和「耐力」(Endurance,簡稱E)等表現,四者共同簡稱為CO2RE。



四個面對逆境的方法

L=聆聽(Listen)

當激動過後,就是時候安靜下來,想想自己對逆境的生理和心理反應。聆聽需要耐性,人總是不願意面對不如意的事情,更不願意面對自己。心理治療師羅伯.麥當勞有一句說話:「一個人的困擾,總是因不能忠實地面對自己而引起的。」

E=探索(Explore)

事情的嚴重性往往被悲觀情緒放大,因而忽略了個人的能力。失業、失戀、失去至親等等,令人聯想到:「完了!沒救了!」AQ高的人就會探索其他的可能性,例如:失業就是創業的好時機、失戀就是學習分手的一課、至親的離世可減少他肉體承受的痛苦。

A=分析(Analyze)

我們必須學習如何正確檢討事件,才能對症下藥。我們要分析問題的根源(Origins),哪些是由自己造成的?哪些是自己不能控制的?切勿將所有 責任歸咎於自己身上。相反,要客觀分析自己該負哪些責任(Ownership),哪些責任又不屬於自己。無論如何,不要令自己長時期處於受苦(Suffer)狀態。

D=行動(Do)

在新的一年,給自己定下行動的目標、步驟和時間表;並立即執行計畫,克服拖延,設定死綫,定期獎勵自己,並定時檢討所定的計畫,加以修改及推進。設法進行一些你以往很少做的事情,例如:早上跑步、為家人煮早餐、用左手刷牙,轉搭其他交通工具,或者當義工,並持之以恆,這些做法都不其然提升個人的創 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2014年9月19日 星期五

死去之前,人們最後悔的五件事

自從現在這個地球形成以來,曾經降生了多少人口?估計在850億人吧!截至到2013年1月4日,全世界有70.57億人。而聯合國報告預測:21世紀末,地球人口或達110億。不管如何,在地球上,曾經死亡過的人數總是遠比現存的人數還多,所以死亡這件事可說是遍天下再普通不過的人生戲碼了。若算上無數次的前世今生,每個人曾經經歷過的死亡次數也是無數次,這樣說來,死亡就無足為奇了。



然而,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究竟要過怎樣的人生?人人都不相同! 大家都可自問:我這一生值嗎?


以下的文章,來自曾在臨終關懷診所工作數年的女醫師,她記下垂死的病患的死前心願,想分享給所有對於人生還有疑惑的你們,聽聽他們的後悔,想想自己的人生,你真的喜歡自己現在的生活嗎?想告訴你:「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以後也不會做了。」

我在臨終關懷診所工作數年,我的工作讓我能夠和病患一起走過他們人生最終的兩、三個禮拜,我看著生命在我眼前來來去去,和他們之間有過許多非常棒的最後時光以及對話。

我一直以來都印象清晰,每當病患被告知即將死亡時,他們的情緒通常會波動在狐疑、否認、恐懼、憤怒、悔恨、更多否認的循環裡,他們有許多的懊悔,有許多後悔來不及做的事,他們突然間記起了自己有好多好多心願,等不及實現了。但最終他們都圓融的接受了,並找到內心的平靜闔上眼睛。他們只希望我可以傳遞他們死前最終的心願,分享給所有對於生命還有疑惑,還在摸索的你們。

於是我記下他們死前最後悔的五件事,想告訴你們,也再三提醒我自己,人生不能重來,也無法倒帶,所以更要隨時隨地提醒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到底是什麼。

1. 我希望我能過屬於自己的人生


我真希望當時我有勇氣過自己喜歡的人生,而不是他人眼中期待的我

這是我在病床前最常聽見的後悔。當人們躺在病榻的那一刻,一切的周遭喧囂都顯得不重要了,他們清楚而沈痛地回顧自己的一生,然後才發現有多少年輕時候,一一寫下的夢想都在歲月裡被遺忘。

或許你小時候曾夢想拯救世界;你想像著以後要成為太空員;妳的心願是到南極研究企鵝 …… 小時候的我們勇敢做夢,但絕大多數的人在長大之後,都對年輕時的夢想嗤之以鼻,覺得自己未免太不切實際。一直到死前那一刻,驀然回首,才後悔自己沒有勇敢嘗試,把自己的時間浪費在去達成別人心目中的美好樣子,卻過了一個自己根本不喜歡的人生。

在人生的路途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走法,只期許我們至少都能給自己幾次冒險的機會,去嘗試實踐我們心中的那些夢想,因為你該知道沒有一個夢想是可笑的,沒有一個夢想是荒唐的,你的夢想是你的,不是別人的。尤其在身體狀況允許的時候,我們更該用力追求生命中的所想以及所愛,以免躺在病床前,絕望地發現一切早已於事無補。

2. 我希望我不要這麼努力工作


我好後悔我當初那麼發了瘋似的工作,卻忽略了身邊重要的人!這句話幾乎來自每一個我照顧的男病患。他們躺在病床上,一動也不能動的時候,想起了他們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以及與同伴在遊樂場裡玩耍的那種單純,當然不是說成人的世界都很險惡,不過有時候就在成長的過程中,自己不知不覺地變成「小時候最討厭的那種大人」了。他們後悔總是把大把大把的時間保留給工作,把自己埋首在越疊越高的辦公室文件裡,猛然抬頭,才發現周遭只剩下一盞燈陪著自己,錯過了好多自己愛的人與愛自己的人。

其實我們的人生可以更簡單一些,你或許不需要像你以為的那麼多錢,因為事實上,賺越多錢擁有越多家業,其實並不能保證你越快樂。我們總以「錢」為人生成就的衡量,但我們都忘了「快樂」才應該是我們人生的動機。偶爾停下腳步,抓穩自己的生活步調,保有自己的生活空間,你會更開心,並且覺得生命充滿不同的挑戰。

3. 我希望我更勇於說出自己的感受


許多人為了要和其他人和平共處,而選擇抑制自己的心情感受。我們在其他人的面前屈就自己,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和大家都一樣,而抑制了自己的真實感受,因而讓我們無法成為「我們真正能夠成為的人」。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比自己以為的更偉大一些。而且心事老是放在心裡,是會悶出病的。醫學證明,有許多心理和生理疾病都和壓抑自己的感受息息相關。

練習說出心裡的真實感受吧,或許當你最剛開始這麼嘗試的時候,旁人可能會被你的坦白給嚇到,不過同時這也讓你們之間的關係提高到另一個全新而且更健康的境界,或者也幫你過濾掉一些其實你根本不需要的虛偽關係。不管怎麼樣,你都為自己贏得一個最真實的自己,和不後悔的人生。

4. 我希望我能多跟家人、朋友以及重要的人聯絡


你還記得當年那些換帖死黨或是姐妹淘嗎?每個人在垂死之際,都不約而同地想起了生命中那些最重要的朋友。他們曾陪我們一起走過所有最甜蜜、最沈痛、最荒唐、最難堪、最...的記憶,你們或許還曾經牽著手打勾勾,約定要當朋友當到世界末日那一天。你都還記得嗎?在病床前的他們,一直到那一刻才發現,自己有多久沒有打通親切的電話給老朋友,有多久沒對他們表達自己的關心和愛。

我們當然都忙碌,不過忙碌,從來不是也不該是和朋友斷絕聯絡的理由。約約他們吃飯,打幾通電話,寄幾封手寫卡片,多用行動表現你一直放在心裡的關愛,你有時間在 Facebook 上偷窺朋友們最近過得如何,當然有時間採取實際的行動讓他們知道你真的在乎。讓他們知道,他們是一生一起走的朋友。

也因為到了人生的盡頭這種時候,人們才明白這人生一路走來最重要的不是錢、不是地位、不是名利、不是你有幾間房幾輛車,而是「愛」和「關係」,因為在你一步步走向死亡之際,只有「愛」和「關係」會陪伴著你,陪你走完最後一哩路。因為我們的友情,比電影劇情更真實。

5. 我希望我可以讓自己更開心


原來許多人一直到死前那一刻才知道,「快樂」其實是一種選擇。多數人的生活總是走在一樣的循環和舊習慣裡,儘管不開心,也會勸自己:「忍一忍,一下就過去了。」豈知道,你這麼忍一忍,忍過的卻是自己的人生。親愛的,我們知道跨出舒適圈,或是勇敢改變需要勇氣,從舒適圈離開有點痛,有點不習慣,但一旦踏出去了,保證你會看見不一樣的人生。當你不滿意現狀時,不要忍耐,替自己多想一點,是不是其實自己值得過更好的人生呢?會不會其實你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多點笑容,多點別人看似荒唐但自己很滿意的人生經驗?因為其實,我們都值得為有趣的生活打拼。試著想想當你躺在病床上的那一刻吧,你希望回想自己的人生時,看到些什麼呢?誰不會生老病死,我們只不過希望在迎接死亡的那瞬間,我們能夠無悔地闔上雙眼,而不是滿腦想著:「早知道當初....我希望自己可以....」。



最後想說,生活是種選擇,永遠不要被動地接受,因為這是你的人生,只有你能為自己決定。有意識地替自己選擇,對自己誠實,選擇會讓自己快樂的那條路。




2014年9月3日 星期三

LINE溝通術

亂貼「饅頭人比讚」,小心變白目員工!


收到主管的Line訊息,你多久才會回應?如果答案是超過半小時,要小心你可能會成為主管心目中的黑名單。

《商業周刊》與EOLembrain東方快線網絡市調合作,調查包含排名百大企業的主管與部屬在職場使用Line的情形,完成台灣首次的「Line職場溝通大調查」,結果發現,近5成的企業主管回應,Line已成為他們聯絡公事的工具。3個數據也告訴我們,Line正繼Email之後,掀起職場溝通新革命。

數字一:54.7%的主管,希望Line訊息在半小時內就得到回應,使用Email,希望在半小時內得到回應的比率降至約26.8%。

數字二:51.4%的主管認為,群組討論議題時,部屬不表態顯示工作態度不積極,這表示,Line成為主管對你打印象分數的新管道。

數字三:有7成百大企業的主管,下班後會Line員工,代表你的工作與生活將更不可切割。

另外,根據「Line職場溝通大調查」結果顯示:一直用貼圖對話(22.1%)竟是被視為比「沒讀訊息」(18.5%)還白目的行為,凸顯貼圖使用不當,會比沒溝通還糟。

拒當職場白目,別犯Line貼圖3大迷思

今年四月Line官方網站公布的數據,Line每日收送數為100億則訊息,其中貼圖收送數為18億筆,意即平均每5則發送的訊息,就有一則是貼圖。

易回、迅速、無壓力,貼圖三大特質讓職場溝通變簡單,但卻讓上班族容易忽略Line是隱形職場,忘記兼顧職場溝通原則,產生3大迷思。

迷思一:對誰都揪咪一下。就算是貼圖也要看對象,職場貼圖最基本的對象區隔是:上下有分,男女有別。對主管多用功能型貼圖:清楚、明確,較符合主管對部屬期待。

迷思二:熊大撒花最無害。大家總以為,遇到須表態,表達正面肯定準沒錯。實際上,正面貼圖(例如熊大撒花、饅頭人比讚)不宜用在面對命令和討論事情。討論需要雙方陳述意見,這時候用文字或語言比貼圖更重要;如果用貼圖回應,會帶來「好敷衍!」、「沒用心」的負面印象。

迷思三:動不動就用貼圖開場。貼圖最忌諱連發,連發目的是加強特定情緒,適合用於表達私人情感,用於職場群組一來占版面,二則會讓接收者摸不著頭緒,絕對惹主管討厭。


安益國際展覽公司設計部資深設計指導李盈盈有70組貼圖,也經常使用,她建議對任何職場上的同事、主管Line,發話第一句務必用文字才有禮貌,事情談完用貼圖結尾,甚至小玩一下,可讓彼此有圓滿感、拉近距離。

這場Line新生活運動的列車已往前發動,企業和個人都必須重新試探彼此的底線,在這場溝通革命中重新拿回工作步調的發球權。

你是「白目員工」嗎?主管心中的「Line反感排行」大公開:


1.不分輕重緩急都用Line

2.已讀不回

3.公事群組上發表無關議題

4.一直未讀

5.語意不清

6.一直用貼圖不打字

7.私自退出群組

8.下屬下班的時候才Line我。


(作者: 文 ● 曾如瑩、單小懿       商業周刊 – 2014年9月3日)



2014年8月30日 星期六

再看一次:『細胞決定論』

王文欽博士 演講摘要

王文欽博士:

台灣嘉義人
學歷:台南一中、台大、美國紐約大學生化博士
專常:細胞學研究

經歷:

1.德國紐倫堡生物科技研究所資深研究員
2.新加坡大學醫學院客座教授
3.新加坡駐WHO科技組成員
4.新加坡醫療糾紛仲裁委員

王文欽博士現年六十六歲,由於保養有術,外表看起來只有四十來歲,他有一套完全顛覆傳統的養生觀念:所有的「症頭」都只是一種現象,如糖尿病(又稱消渴症),藥物僅能控制,是無法根治的,但是只要飲食正確,即能改善,人是細胞形成的,因飲食不當,造成的細胞病變,即針對細胞的照顧,來解決疾病的問題。簡單說:只要吃對食物,就能逐步改善體質,就算是癌症也能和平共處。

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無論你平時是多麼的強悍,面對病痛和死亡時候,都會一樣的徬徨與無助,這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問題,但多數人都選擇逃避而沒有勇氣面對這些問題,再怎麼說,這都是人生必經過程,誰也無法逃避。

當你得知周遭有朋友得患癌時,除了替他惋惜、無奈外,就只能盡人事、聽天命嗎?根據2002年聯合國發佈,現代人的飲食習慣,所產生的營養不均衡,導致各種文明疾病的產生,對於我們自己的身體健康,多數人是不瞭解的,一旦健康亮起紅燈,輕則需忍受疼痛的折磨,重則可能是你一生的遺憾,因此你能做的,就是預防這樣的遺憾發生。

您自認為平日有運動、健康飲食、感覺身體無病就是健康嗎?


人的器官都有一定壽命,當過度使用而沒有適時的保養,當然會提早退化,當器官開始退化的時候,或大或小的疾病便隨之而來,所以,在你忙著為事業打拼的同時,多關心一下親人和自己的身體是否健康,適時補充營養元素,才會有更多的體力賺更多的錢,也不會因為自己或親人生病,而導致周遭的人因此方寸大亂。

瞭解身上70兆細胞與您的關係的身體有很多的毒素,我們透過運動、飲食的調理,來達成排毒的功效,而往往也因為長期錯誤的飲食,或缺乏運動,讓身體漸呈酸性體質,而酸性體質就是癌症現象的體質,(醫師判斷癌症屬第幾期,即是依酸性PH質多少!!),癌症的形成,初期顯示大約已累計10~15年的生活習慣,在癌的末期,卻像骨牌效應一樣,排山倒海而來,很快就佈滿器人官,如果從現在起,每天改善一點點,由酸鹼質改變起….相信我們再也不需懼怕癌了,也永遠不會問?為什麼是我?

我們總想要健康要長壽,但很難?


你有沒有算過大概可以活多少歲?到多少歲你會是健康的?

很多人都有在吃健康食品,都很注意三餐,少吃肉,多吃菜,但是問題是你吃對了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在找他最好的方法,每一個人都是在遵循他認為最對的路在走,但是那一個才是最正確的?

從細胞學的角度來講,人就好像一部汽車作出來一樣,一部汽車如果是Benz,它是準備給你開10年的;如果是日本車,它大概6年;它是設定好的,所以日本車你開到第6年,要壞的時候,很多地方一起壞;Benz開到第10年,要壞的時候也是很多地方一起壞;因為它的設定的年限已經到了。細胞可以耐50次的分裂,即是說人的“端粒?”可以斷50次,就沒了。1隻兔子的只能斷10次就沒了,1隻烏龜可以斷到2000次,所以烏龜長命!癌細胞可以永遠不斷!它斷後另一個又生出來。所以癌細胞是不會死的!

一般正常的人的細胞可以斷50次,這是研究DNA的科學家算出來的50次;但是從另外一方面,從研究細胞學的人算出來,人體的細胞多久分裂一次呢?(當然,神經細胞從人一生下來就不會分裂的,因為神經分裂就是神經病)除了神經細胞外,其他的細胞全部都有分裂;就是從1個變兩個;我們每一個人在媽媽的肚子裡面,一開始就是一個細胞,然後分裂變成兩個,變成4個,8個,16個,32個,64個,128個…這樣一直分裂,最後變成一個人。到了第3個月,細胞就開始分組了(所以第3個月很重要)譬如:一組以後就是變成你的內臟,另一組細胞以後就變成你的皮膚……,這種分組各自形成器官組織,我們稱這個叫做“幹細胞”。分組時候,那個組我們叫做“幹細胞”,還沒有分組以前的叫做“全能細胞”,分組以後每一組、每一組稱“幹細胞”,“幹細胞”再分下去叫做“組織母細胞”,比如脊椎裡面生產紅血球,白血球的叫做脊椎母細胞,還有皮膚裡面有生產膠原蛋白的「膠原蛋白的纖維母細胞」。

讀細胞學的人瞭解到說:平均大概2.5年,我們全身的細胞要分裂一次;平均2.5年,有的快、有的慢。剛才我們講:人的“端粒?”可以分裂50次,也就是說你可以耐50次,所以就告訴我們說:這個身體設定給我們用的時間是120年!年限是120年!

所以我們應該可以活到120歲,但是為什麼總是60歲、70歲就很老了呢?這是加速老化!或者是加速折舊!壹部汽車本來可以耐10年,結果6╱7年就完蛋了!為什麼?

因為這部汽車需要你加汽油,但是你卻跑去加柴油行嗎?不可以,對不對?所以你能夠耐多久就是取決於你吃進去什麼東西?為什麼60╱70歲看起來就很老了,其實是不應該那麼老的!那麼因為你都不保養。跟汽車是一樣的,你不保養,開不到3年就已經停在路邊了!所以我們人其實都不懂得保養,都是出了問題之後才來補救,就像那部汽車已經停在路邊才叫SOS,大多數人都沒有在保養、都一直在吃錯誤的東西!

什麼叫吃錯呢?


我們從人的外形來看;我們先看老虎,老虎的牙齒是長得怎麼樣的?每一顆牙齒都是尖的;獅子呢?也是全部尖的;凡是吃肉的都是尖的。牛,羊,馬的牙齒都是扁平的。

我們人的牙齒,你看看,上面12顆,下面12顆,有幾顆是尖的?只有上面兩顆╱下面兩顆是尖的,總共只有4顆是尖的,其餘的20顆都是扁平的;這就是說,你生下來,應該吃24分之4的肉,對嗎?才是正確的。24分之20的蔬菜,水果,植物才是對的。

這是事實,你說人是上帝創造的,或者是千百年來進化而成的,都對;因為如果是進化過程中,為什麼我們的牙齒沒有全部都是變成尖的,所以我們本來就是應該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從這點來看,請問我們吃對了嗎?所以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我們的年限原本應該是120年,但是大概60╱70年就已經快要折舊完了。再拖下去,就是病臥床上,等錢花完了,就死了。所以,我們一開始就是吃錯了!

當然,吃錯跟這整個社會環境是有關係的,所以,現在馬上要轉回來,就是你要趕快多吃一點的蔬菜水果;那第二個問題來了:你需要吃那麼多的蔬菜水果,是需要什麼?為什麼需要多吃蔬菜水果,你到底需要蔬菜水果裡面的什麼?當然是裡面的礦物質、裡面的纖維、裡面的糖分。

這些東西我們都可以從別的地方拿到,動物裡面也有啊!可是蔬菜水果等植物裡面有,而動物沒有的是什麼?

首先,來看大自然的循環,所有的動物,它們都會吃植物,所有動物是消費者,植物是生產者;動物死掉以後,就會分解掉,因此細菌是分解者,然後在泥土裡面就塵歸塵,土歸土;然後又被植物吸收,這就是一個循環。

你看,為什麼你不能吃太多的動物呢?因為動物它們也是消費者,你要的東西它們也要,所以你去吃它,你吃不到植物生產的東西,因為植物才是生產者;到底是那些東西呢?

就是:微量元素→礦物質;礦物質、微量元素是植物從泥土裡面吸收之後,變成動物或者人可以用的東西,然後我們吸收了,變成“酵 素”(這是其中一種)。

所以你吃動物,其實你不是吃動物,我們吃的是動物的屍體(這句,夠嚇人了吧!)。沒有人把動物活活的吃掉,是把它殺掉,血放出來之後才煮來吃,所以你是吃動物的屍體。動物的屍體裡面有很多是你不要的,很少你要的東西;那些東西動物能生產,你其實也能生產;比如:蛋白質、脂肪、胺基酸、糖類,你自己都能生產的;動物也能生產,不過因為我們比較懶惰,我們吃動物就有了,不用自己生產。

但是,你不能生產的,只有吃蔬菜水果從植物上獲得。所以要維護健康就很簡單 了,如果你回到吃正確的比例就對了;但是我們幾十年來,已經是掉轉過來了;所以現在要快速,不能夠再慢慢的調整;你現在吃這樣的比例其實已經不夠了,應該要吃24分之1的肉類就可以,24分之23的蔬菜水果才是對的。

蔬菜水果裡面你需要的其實是:微量元素、礦物質、維生素。


我們以前都不是很注意“維生素”,這個名詞都是一閃過去我們從來沒有去理它;其實,顧名思義,“維生素”它是“維持生命的要素”。就是說沒有維生素,你的生命維持不住。“維他命”是維持他的生命,維持你我的生命,沒有是不行的。

現在,回到我們人體, 它到底是怎麼樣運作的呢?

現在很多人給這些疾病嚇得半死,幾乎每一個人都在擔心說:會不會得癌症?會不會得高血壓?比較少人會注意:我有沒有肥胖症?有沒有骨質疏鬆症?

前幾天報紙上面寫:美國已經是緊張到每兩個人中間就有一個得癌症。就是說到90歲的時候,每兩個人中間有1個得癌症。其實,這個不稀奇的,我們如果去瞭解一下細胞,你就知道:每一個人的身體裡面已經有超過1千萬個癌細胞,每個人都有,因為細胞只要有在分裂,它就會有一些細胞不聽話, 它不聽話時,只要這個地方有端粒?,它就不會癌化或死。

更糟糕的是癌細胞:它是只要吸收,沒有排泄。所以癌細胞到最後,癌症的人到最後,不是病死,而是痛死!為什麼是痛死呢?因為他的癌細胞,差不多有10年╱10幾年,癌細胞從開始生成,一直到你發現它的時候,最少都會超過10年;這10年裡面,只吃不排,你看一個人如果3天不排,你是會很難過了;而這個癌細胞已經10年不排了,所以那裡面累計的毒素,是正常細胞的千倍╱萬倍!那麼裡面毒素很高的時候,它的細胞膜不可能永遠都不會破掉,它的細胞膜有時候不行,它會破掉,破掉會流毒素出來,毒素出來會接觸到我們的神經,那就會痛!

那為什麼到末期的人,要打嗎啡?因為那個時候吃止痛藥已經無效了;有很多的癌細胞都同時在破裂…就有很多毒素影響到你的神經,那時候是痛得不得了!尤其是痛到中樞神經,那只有一種東西可以讓中樞神經麻醉,就是嗎啡(止痛藥)。止痛藥只能暫時麻醉神經,是沒有用的,因為它沒有治療效果,藥效一過,又痛了。

用什麼辦法來解決這些病痛的問題?


人的細胞有說是70兆,也有說是60兆;其實都對;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這70兆的細胞到底都一樣嗎?就是說我身體裡面肝臟的細胞,跟腎臟的細胞到底一樣嗎?這一點非常重要!

我們讀書的時候,如果講清楚,現在就不是問題,但是課本都沒有講清楚。你看,我們在媽媽的肚子裡面從一個細胞開始,一個變兩個,兩個變4個,變8個,沒有外來的因素,所以,我們用這樣的推理,知道說每一個細胞都一樣,對不對?從一個源頭來的應該都一樣。只是它在不同的器官的位子作不一樣的工作而已。

再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如果細胞不一樣的時候,那教生物會很麻煩,教細胞學會很麻煩!今天教肝細胞,明天教腎臟的細胞,後天教心臟的細胞,這個課本可能要寫一大本,光是講細胞都講不完了!對不對?

再掉過來,我的細胞跟你的細胞,他的細胞一樣嗎?如果不一樣呢,那課本也麻煩了,今天教你的細胞,明天教他的細胞,後天教她的細胞,對不對?那為什麼沒有這樣教,那就是說在科學上這個已經是不用講的,凡是人的細胞,不只是說我的細胞,你的細胞,他的細胞,全部都一樣;人的細胞也都一樣。

但是課本沒有這樣講,我們沒有得到這個知識。但是這個影響卻很大,你看,現在連醫院,分科分的很細,肝病的,他去找肝臟科;腎臟病的找腎臟病的醫生;那麼,各看各的,把身體弄得亂七八糟!

按照古時候的說法,就教我們吃肝補肝,吃腎補腎;吃什麼補什麼;但是弄到現在,也是一塌糊塗!根本大家不知道哪一個是真的?以為肝不好就拼命吃豬肝,結果更糟糕,那其實是錯的!

因為,任何東西到了腸胃,尤其到了胃,就全部被分解到最小單位了;再到小腸把它全部吸收,再被送到肝臟;在肝臟被重新組合,再按照一個健康的人他需要什麼,由它來分配的;但是,人都是生病了才要找方法吃的;所以,吃,如果沒有一套方法,是沒有辦法補上你的病的。所以,中醫才有藥引的知識。就是說:我要把吃進去的東西,帶到身體某一個部位,那個叫做“藥引”。

所以中醫有“君、臣、佐、使”,中醫每一次要配一個藥的時候,它一定是按照這4個來配;“君”就是皇帝,主要的,起作用的;“臣”就是幫助它的,“佐”就是帶路的,輔佐的,帶路的;“使”呢,古時候的官有一個叫“禦史”,專門向皇帝吐嘈的,皇帝或者宰相那個地方作錯了,全部都是他在講的;所以它是“防止副作用”;(防貪官污吏)所以,中醫藥引裡面都有這個配方;(這個有趣!)

“佐”很重要,你身體那個地方不好,你吃進去的東西會到那個地方;這一點非常重要,我等下一起才講這個。

人體的細胞每一個地方都一樣,所以,如果我解決了這個細胞的問題,是不是你的任何毛病都能解決?你仔細想想,人是器官組成,器官是細胞組成;器官如果我們檢查出來有病,不是那個器官的病,是那個器官裡面的細胞有病!如果每一個細胞都健康的,你認為那個器官還會有病嗎?不應該有病,對不對?

比如說:我的肝不好,不是我整個肝臟不好,是肝臟裡面的某一些細胞不好嘛!某一些細胞有病嘛!某一些細胞不能夠執行工作嘛!所以這個肝臟才會不好,有的硬化了,或者長了一些東西;所以,我常常講的,人有百病,只需要一個解決方法。你有100種病不要緊,只需要一種解決的方法,就是“讓你的細胞不要生病”!讓你的細胞變成沒有病。

還好,細胞它是有期限的,(唯有神經細胞跟我們的壽命一樣長),其他的細胞在一段時期後就會死掉,叫做細胞的“程式性凋亡”, (英文叫Apotheosis)細胞會“程式性凋亡”,它的壽命到了,它就死了;所以,你看這對我們是一件好事!細胞經過一段時間它就死了,如果再生出來的細胞是健康的,來代替那個生病的細胞,那麼病痛就好了。

每個人都很怕糖尿病,他就以為我可能糖吃太多了所以得糖尿病,其實不是,你的糖吃得再多都不要緊,更重要的是有一個胰島素在幫你控制。

我們吃飯過後血糖一定是高的,不信你可以在吃飯後去檢查,你會嚇一跳,你的血糖一定是很高的!你肚子餓了血糖就下降,有的人降到一個階段不會降了,有的人會再降下去;那麼,我們身體裡面的調整功能是:吃飯過後血糖很高,然後有太多的血糖,多餘的血糖就由胰島素把它轉變成肝糖,暫時放在肝臟。

所以,你吃飯過後血糖高,胰島素就會把它變成肝糖,暫時放在肝臟,等到你肚子餓的時候,沒有力的時候,胰島素又會把剛才貯存的肝糖變成血糖,你又能工作了,你又不會疲勞了;不然,你會很容易疲勞的。有糖尿病的人,他很容易疲勞,就是他沒有胰島素的作用。

胰島素: 為什麼叫胰島素?


我們的身體有一個內臟叫胰臟,它位在後腹腔的左上腹部,藏在胃的後面,靠近十二指腸及脾臟,為一長形且扁平的腺體,長約12公分,厚約2.5公分。是人體最重要的內分泌兼外分泌器官,一旦它功能出現異常,就會有消化性症狀和系統性代謝失調,胰臟癌是胰臟疾病中最為致命的。

胰臟的功能包括:分泌胰液,以幫助食物的消化與吸收,另外,胰臟還分泌胰島素、升糖激素等來調節葡萄糖、脂質、和蛋白質的新陳代謝。

因胰臟為後腹腔的器官,並且鄰近肝門區、十二指腸、胃和橫結腸,故容易發生上述器官癌細胞的轉移。而胰尾腫瘤則比較會轉移至腹膜腔和脾臟。由於附近血管、淋巴腺及神經分布密集,所以也容易遠端器官轉移。

早期的胰臟癌,幾乎沒有任何症狀,通常是當腫瘤大到相當程度後,患者才知道事態嚴重。胰臟癌的症狀:常呈現非特異性腹痛、背痛、厭食、體重減輕、瀉痢、消化吸收不良、黃疸、腹部腫塊。

講完胰臟特性及疾病後,再回來看看:為什麼會得糖尿病?

胰島素我們把它分解了以後,發現胰島素它只是兩條胺基酸,然後有一些微量元素把它們連起來,有二個微量元素,名字叫做:硫、鉻。

如果吃素的人,聽說蔥、蒜、?菜屬於“葷”都不吃。糟糕,他一定缺植物性“硫”,因為這些蔬菜(蔥、蒜、?菜)裡面含有很多植物性“硫”。

其他的植物裡面很少有“硫”。 所以,吃素者較容易得糖尿病,其他的替代品很少。而且,你又很少吃那些外地來的水果,比如:藍莓(Blueberry),那你一定缺“鉻”。我們要的只是一點點,但是你缺“硫”、“鉻”,胰島素就不健康、就不能起作用。

所以,你沒有硫,本來是很小的一件事情;但是久了,雖然有胰島素但是沒有“硫”不健康,不能把血糖變成肝糖,它就一直流下去,流到腎臟,腎臟就要把血糖濾掉。

腎臟今天濾,明天濾,後天濾,越濾越多,濾到腎臟已經不能過濾了,過濾網塞住了,醫生叫你洗腎,洗腎就是這樣造成的;一開始就是因為缺少“硫”,導致胰島素不能正常操作。

還好,胰島素它的壽命大概是兩個月到三個月,這兩三個月過去了它死了;好,從今天開始,你趕快補充植物性的“硫”和“鉻”,讓新生出來的胰島素健康、正常。如此持續下去,由於你的飲食、生活作息改善,你的新陳代謝一定進步,到時候,你沒有吃藥,你的糖尿病就自然好了,為什麼?

所以,很多病是這樣的,不一定要吃藥,吃藥不是治病的方法;尤其,你去看看,從來沒有一個人說高血壓吃藥吃好的,都是一輩子吃到死;也沒有人糖尿病吃藥吃好的,都是吃藥,吃到最後還要洗腎,洗到最後也是死掉;癌症也沒有人吃藥吃好的。糖尿病它的本名叫做“消渴症”,糖尿病是俗名;因為一個人得了糖尿病,他會一直消瘦,一直感到口渴;所以凡是名字後面寫“症”的, 它不是用藥醫的,用藥是醫不好的,用什麼來醫?

用食物來醫,用三餐來醫


改正三餐,那些病就會好;癌症本來就是亂吃的結果;吃炸的,吃油的,現在McDonald也出問題了,其實它不是今天才出問題,它從開始就有問題,炸的東西,炒的東西,很多時候油不捨得倒掉,“回鍋油”是最要命的,所以,真的問題是出在“吃”!

癌症也是,有的人復原了,但是不是吃藥的結果?是因為醫生檢查患癌之後,他開始改變飲食習慣,也就是飲食習慣180度轉變,把你平常最喜歡吃的,常常吃的寫出來,越多越好,寫它30個~50個; 然後你寫另外一個:是你最不喜歡吃的,常常沒有在吃的,也是寫50個,然後把這兩個調換過來,從今天開始絕對不要碰你常常吃的,喜歡吃的,千萬不要說吃很少不要緊,一點都不要吃!反之,開始吃你從來不喜歡吃的,為什麼?

很重要,這個癌細胞跟你在一起已經10年了,在這10年裡面,你所喜歡的就是它喜歡的,你所吃的就是它喜歡吃的,所以它越吃越大!一直在長大,它不喜歡的你都沒有吃,所以它跟你是朝夕相處;好,現在我停下來,開始吃那些以前不喜歡吃的,癌細胞它也會發現:現在進來的都不是它所喜歡的,過去它喜歡的現在都沒有來了,所以它被壓抑了,被壓制了,那癌細胞被壓制,跟免疫細胞剛剛好相反,癌細胞不喜歡的是免疫細胞喜歡的,而癌細胞喜歡的是免疫細胞不喜歡的,所以癌細胞一旦被壓制,就鼓勵了免疫細胞。

癌細胞不一定要把它拿掉,因為它也是你的身體的一部分,它是你的一部分,你讓它不要作怪,跟你一起和平共存其實已經是OK了。每個人身體裡面都有癌細胞,你要把它割掉,它就會反彈了,所以只要生活轉變就可以了。

那麼,現在沒有得癌症的人怎麼辦呢?必須怎麼樣維持健康的身體?

肉要少吃,要多吃蔬菜水果,現在已經知道一天吃7分蔬果了吧。

總之人是細胞形成的,因飲食不當,造成的細胞病變,即針對細胞的照顧,來解決疾病的問題。簡單說:只要吃對食物,就能逐步改善體質,就算是癌症也能和平共處。而且不只飲食作息也重要現代人大都晚睡過勞 陽光大地適度運動 -- 就能回歸健康基本面







2014年8月25日 星期一

關於剩菜到底能不能吃?

《關於隔夜菜》——來自試驗室的真實測試報告


養生界一直有種說法,夏季隔夜菜,特別是隔夜蔬菜不能吃,說隔夜菜中有大量細菌,而且亞硝酸鹽含量很高。真是這樣的嗎?如果超標,到底有多嚴重?紅燒肉、紅燒魚呢,是不是也超標?

近日,記者就此問題,專門赴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食品科學與營養系實驗室,測了測隔夜菜亞硝酸鹽的含量。之所以只測亞硝酸鹽含量,是因為隔夜菜中的細菌可以用加熱的方式殺死,而亞硝酸鹽卻是加熱去不掉的。

【炒四個菜看問題有多大】

為了測測隔夜菜亞硝酸鹽的含量,實驗人員請杭州一家知名中高檔連鎖餐廳的廚師燒了4個菜:炒青菜、韭菜炒蛋、紅燒肉和紅燒鯽魚。

餐廳廚師長石瑞得知我們是用來做亞硝酸鹽實驗的,特地選用了最新鮮的食材。4個菜燒好後,石廚師長親自打包,分別裝進4個保鮮盒。

石廚師長說,剩菜時間放久了,營養成分會流失,還容易滋生細菌。腸胃不好的人吃了很容易拉肚子,這種情況平時碰到很多,所以他們一般會建議顧客,打包的菜要在2個小時內吃完。不過對於剩菜放久了亞硝酸鹽是否會超標,石廚師長說,倒還真不清楚。

【肉類亞硝酸鹽比蔬菜高】

為了讓大家對剩菜中亞硝酸鹽含量變化有個更客觀的瞭解, 實驗人員特地將4個菜分成了4份,分別裝入一次性降解餐盒,包上保鮮膜後,分別貼上半小時、6小時、18小時、24小時的標籤。然後,將這些樣本都放進實驗室冰箱,在4℃下冷藏,這個溫度也是普通家用冰箱設置的溫度。

實驗人員先把菜肴研磨成漿狀,稱取1g(注:g克)樣品置於錐形瓶中,加蒸餾水稀釋。暗處靜置15分鐘,由快速檢測儀直接讀取亞硝酸鹽含量。為保證測試結果的準確性,每個樣品都測試3次,最後取平均值。

出鍋後半小時,炒青菜、韭菜炒蛋、紅燒肉這三個菜的檢測結果是,亞硝酸鹽含量都沒有超過我國《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標準》的最高限值,即蔬菜類4mg/kg、肉類3mg/kg(注:mg毫克,kg公斤)。但紅燒肉中亞硝酸鹽含量比韭菜炒蛋和炒青菜要高。對此實驗人員說,肉類菜肴一般比蔬菜類加入更多的調味料,調味料中本身就含有硝酸鹽,這些硝酸鹽被微生物轉化為亞硝酸鹽,就導致了紅燒肉中亞硝酸鹽含量較高。

【紅燒肉亞硝酸鹽率先超標】

6小時後,差不多為中飯到晚飯的時間間隔。許多老年人或者雙職工家庭在休息天、中午燒的菜,晚上再吃很普遍。

實驗人員打開冰箱,把貼有“6小時”標籤的炒青菜、韭菜炒蛋、紅燒肉和紅燒鯽魚取出來,然後放進微波爐,用中低火加熱1分鐘,拿出微波爐後,這些菜肴看起來仍然很新鮮。

實驗人員對這些菜肴的亞硝酸鹽含量進行了測定,結果發現,6小時後剩菜中亞硝酸鹽含量都有所增加,炒青菜增加了16%,韭菜炒蛋增加了6%,紅燒肉增加了70%。其中,紅燒肉中亞硝酸鹽含量達4.2558mg/kg,已超過了國家《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標準》中“肉類3mg/kg”的限量標準。

【冰箱放18個小時全超標】

18小時後,實驗人員又從冰箱中拿出貼有“18小時”標籤的4個菜,用微波爐加熱後作檢測。檢測結果發現,炒青菜中亞硝酸鹽含量增幅非常大,比6小時增加了443%,紅燒鯽魚增加54%,韭菜炒蛋增加47%,紅燒肉中亞硝酸鹽含量變化不大。

從這實驗看出,隔夜菜放到第二天中午,炒青菜、紅燒肉、紅燒鯽魚亞硝酸鹽含量都超過了國家標準。

菜肴放冰箱24小時吃不得(隔夜菜冰箱裡放24小時,亞硝酸鹽含量全部嚴重超標)。距離4個菜燒好的時間差不多過去24小時後,實驗人員從冰箱中拿出最後一批貼有“24小時”標籤的4個菜肴,同樣用微波爐加熱後作檢測。

檢測結果發現,跟18小時相比,4個菜肴亞硝酸鹽含量繼續大幅增加,且全部超過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標準》的限量標準,其中炒青菜超標34%,韭菜炒蛋超標41%,紅燒肉超標84%,紅燒鯽魚超標141%。

實驗人員說,出鍋後24小時,葷菜亞硝酸鹽含量超標厲害,是因為紅燒的菜肴,所用的調料中本身就含有硝酸鹽,而且葷菜蛋白質含量高,24小時後,微生物分解了大量蛋白質化合物,促使硝酸鹽轉化為亞硝酸鹽。

【常溫下亞硝酸鹽含量上升快】

為瞭解冰箱冷藏與常溫下菜肴亞硝酸鹽含量的變化,實驗人員還將一份紅燒鯽魚樣本在常溫下放置了4小時然後測定其亞硝酸鹽含量。結果顯示亞硝酸鹽含量的三次測試平均值為8.9483mg/kg,超過國家限量標準一倍以上,比在冰箱中放了24小時超標得還要多。

【蔬菜越不新鮮 亞硝酸鹽含量越高】

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食品科學與營養系實驗室沈建福副教授介紹,以前他們實驗室做過生的蔬菜的亞硝酸鹽含量測定,結果發現蔬菜中都含有亞硝酸鹽,但沒有超過國家標準。總的趨勢是,越不新鮮的蔬菜,亞硝酸鹽含量越高,而那些爛了的蔬菜,亞硝酸鹽超標比較明顯。

蔬菜中之所以含有亞硝酸鹽,是因為蔬菜生長過程中要施氮肥,硝酸鹽就是從氮肥中來的。硝酸鹽沒有毒性,但空氣中的微生物會進入到剩菜中,而常溫下微生物更加活躍,會產生一種還原酶,這種酶的硝酸鹽轉化成亞硝酸鹽。


沈教授說,從生的蔬菜含亞硝酸鹽的情況看,熟菜的亞硝酸鹽含量只多不少。“理論上,剩菜放的時間越長,微生物的活動越厲害,亞硝酸鹽含量也就越高。而且不同的菜,亞硝酸鹽含量也是不同的。”

【據都市快報:攝入3克亞硝酸鹽即可中毒致人死亡】

亞硝酸鹽可使血中低鐵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失去運氧的功能,致使組織缺氧,重則死亡。長期食用可引起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腸癌等疾病。成人攝入0.2至0.5克即可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


閱後請轉發,提醒更多的人。簡單說,今後需按時做菜,吃當餐的菜切勿吃剩菜。






2014年8月20日 星期三

震撼世界的一塊墓碑

在倫敦聞名世界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的墓碑林中,有一塊名揚世界的墓碑。


其實這只是一塊很普通的墓碑,粗糙的花崗石質地,造型也很一般,同周圍那些質地上乘、做工優良的亨利三世到喬治二世等二十多位英國前國王墓碑,以及牛頓、達爾文、狄更斯等名人的墓碑比較起來,它顯得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並且它沒有姓名,沒有生卒年月,甚至上面連墓主的介紹文字也沒有。

但是,就是這樣一塊無名氏墓碑,卻成為名揚全球的著名墓碑。

每一個到過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的人,他們可以不去拜謁那些曾經顯赫一世的英國前國王們,可以不去拜謁那諸如狄更斯、達爾文等世界名人們,但他們卻沒有人不來拜謁這一塊普通的墓碑,他們都被這塊墓碑深深地震撼著,準確地說,他們被這塊墓碑上的碑文深深地震撼著。

在這塊墓碑上,刻著這樣的一段話:

When I was young and free and my imagination had no limits, I dreamed of changing the world.

As I grew older and wiser, I discovered the world would not change, so I shortened my sights somewhat and decided to change only my country. But it, too, seemed immovable.

As I grew into my twilight years, in one last desperate attempt, I settled for changing only my family, those closest to me, but alas, they would have none of it.

And now, as I lie on my deathbed, I suddenly realize :

If I had only changed myself first, then by example I would have changed my family.

From their inspiration and encouragement, I would then have been able to better my country, and who knows, I may have even changed the world.


譯文是:

 

當我年輕的時候,我的想像力從沒有受到過限制,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當我成熟以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我將目光縮短了些,決定只改變我的國家。當我進入暮年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我的國家,我的最後願望僅僅是改變一下我的家庭。但是,這也不可能。當我躺在床上,行將就木時,我突然意識到:如果一開始我僅僅去改變我自己,然後作為一個榜樣,我可能改變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幫助和鼓勵下,我可能為國家做一些事情。然後誰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變這個世界。


據說,許多世界政要和名人看到這塊碑文時都感慨不已。

有人說這是一篇人生的教義,有人說這是靈魂的一種自省。

當年輕的曼德拉看到這篇碑文時,頓然有醍醐灌頂之感,聲稱自己從中找到了改變南非甚至整個世界的金鑰匙。

回到南非後,這個志向遠大、原本贊同以暴治暴填平種族歧視鴻溝的黑人青年,一下子改變了自己的思想和處世風格,他從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家庭和親朋好友著手,經歷了幾十年,終於改變了他的國家。

真的,要想撬起世界,它的最佳支點不是地球,不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也不是別人,而只能是自己的心靈。

要想改變世界,你必須從改變你自己開始;要想撬起世界,你必須把支點選在自己的心靈上

看過者的感想

  人總覺得,改變他人困難,改變自己容易,但實際上是,改變他人困難,改變自己更是難上加難。人總想著如何改變別人,卻無視於改變他人之前應該先改變自己,只有自己改變了,才能給予他人良好的榜樣。
畢竟,不願意為旁人改變自己的人,又如何能改變旁人呢?

要別人放下仇恨前,自己先放下仇恨,要別人放下猜忌前,自己先放下猜忌,以猜忌的心看待眾人,眾人也將以猜忌的心看待您我。

人常懷抱偉大的夢想,眼望遙遠的前方,卻常忽略了眼前的人、事、物。

像有些人,總是希望能讓家人過的更好更幸福,於是努力的拼命賺錢,希望有朝一日能發大財讓家人過上富裕幸福的日子。卻忽略眼下身邊的人當下所需要的那一點點微末的幸福。

改變世界讓我們從自己開始吧

以上錄自   <<學習電子報>>

2014年8月12日 星期二

血管阻塞的徵兆

血管阻塞時你有感覺嗎? 別被表面的精力充沛迷惑了!


心血管疾病嚴重威脅國人健康


衛生福利部所公布的國人10大死因中,心血管疾病始終蟬聯前3名,台灣每年有近萬人罹患與主動脈阻塞相關的心血管疾病,嚴重威脅著國人的健康。多年前,知名音樂人馬兆駿用餐後覺得頭暈,沒有其他症狀,突然倒下後沒多久就走了,同樣情況也出現在演藝名人茂伯及準內政部長廖風德的身上。

48歲的麗美喜歡運動,慢跑、游泳都是她常做的運動,之前運動後沒什麼狀況,但最近幾次運動後總是很喘,就連停下來休息還是喘,幾次下來,她決定去做檢查,檢查後發現,心臟上的兩條冠狀動脈都嚴重阻塞,醫師說若再晚個幾天就醫,恐怕就會發生心肌梗塞或猝死。

另一位58歲的福伯活躍於社交圈,某天突然覺得口齒不清,單側手腳陣陣發麻、無力癱軟,甚至站不住、快要跌倒,但一下子又恢復了,他不以為意,但2週後的一次摔倒,從此左邊身體癱瘓。

上面敘述的案例,都與血管阻塞有關。主動脈是貫穿心臟與大腦最主要的血管,支配著全身的血液循環系統,由心臟出發,利用收縮原理,將含氧的血液,經胸腔內的升主動脈、主動脈弓、降主動脈,再往下穿過胸腔、腹腔間的橫膈膜後,稱為腹部主動脈。腹部主動脈在肚臍附近又分成左右兩側的下肢動脈群,將血液帶到下肢,從頭到腳,完成血液的輸送,也把身體所需的能量,均勻分配到各個組織器官中。頸部的頸動脈由主動脈弓分支出來,負責供應腦部血流,也非常重要,頸動脈位於體表淺層,可說是腦血管的上游,供應2/3的腦部血液。簡單來說,若心臟附近的冠狀動脈塞住了,就會發生心肌梗塞,也就是常聽到的猝死而頸動脈若是阻塞了,就會發生腦中風等疾病。

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主動脈瘤較常見


亞東醫院心臟血管醫學中心血管外科主任陳哲伸指出,亞東醫院每年所做的血管治療人數約有1000多例,其中急性主動脈阻塞,雖然有但不多,臨床上最常見的是主動脈剝離與主動脈瘤這兩種疾病。

1.主動脈剝離:

當主動脈內膜因血管硬化而變得脆弱,加上血壓控制不當而升高,促使主動脈壓力變大,容易將脆弱的動脈內膜剝裂,並與原有的動脈肌肉層分開,造成血液流入肌肉層與內膜層間,無法供應器官正常的血流,就會導致器官壞死,若剝裂持續,最後可能使血管破裂,將會因失血而死。患者會有突然間的前胸疼痛,疼痛可能延伸到後背、頸部等部位,嚴重者甚至會昏倒,是一種臨床上常見、複雜且致死率很高的心血管疾病。根據統計,急性主動脈剝離如果不緊急處理,有一半的患者會在發生後48小時內死亡,通常會視情況使用藥物及手術(如置放血管支架)等方式來治療。

2.主動脈瘤:

是指主動脈的血管壁發生不正常的脹大,發生在局部血管壁而形成囊狀凸起,動脈瘤可以發生在主動脈的任何一個部位,尤其是腹部與胸部的血管之中。可怕的是主動脈瘤是沒有症狀的,通常是動脈瘤大到壓迫附近器官或發生剝離性動脈瘤時,才會有症狀如胸部、背部或腹部的劇烈撕裂痛,或下肢感覺冰冷和麻木。治療方面必須視動脈瘤大小、位置決定,包括定期追蹤及外科手術治療。

3.急性冠狀動脈阻塞:

也就是心肌梗塞或猝死,幾乎沒有徵兆,但冠狀動脈一旦被血塊塞住,死亡率就非常高,即使救活也會出現併發症。心肌梗塞發生時,會突然出現胸悶、噁心、想吐和冒冷汗等症狀,治療時會用抗血栓藥物或經冠狀動脈擴張術,使血栓溶解或冠狀血流恢復,降低心肌受到的傷害。

4.慢性下肢動脈阻塞:

血液中包含許多成分,當流動時血液中的血脂肪過高或有糖尿病等因素,就會讓血管壁像淤積的泥沙一樣,慢慢堆積出硬化的物質,把血管壁慢慢塞住,就是慢性下肢動脈阻塞。慢性下肢動脈阻塞的症狀很不明顯,平時幾乎沒有症狀,當走路肌肉需要供血時,才會覺得不舒服,這就是常聽到的間歇性跛行,也就是走路一段時間後,得停下來休息,才有辦法再繼續走。治療方面通常會用藥物、汽球擴張術、支架置放或血管繞道等來治療。


動脈阻塞的5大徵兆


1.突然性的胸悶、胸痛:

心臟在平時休息時,不需要那麼多血流,一旦血流不順時,像患者在運動時就會發覺心臟的能力變差了,其他如生氣、緊張或壓力大時,也會有胸悶的現象出現。另一個明顯的徵兆是心絞痛,會有胸部緊緊、脹脹的感覺或有被擠壓的感覺,疼痛通常由胸骨後面開始,也有可能發生在手臂、肩膀、頸部、下顎、喉嚨或背部,甚至有人會有消化不良的感覺,常發生於勞動或情緒激動時。因為心臟本身沒有很發達的痛覺神經,因此,當患者有以上狀況或說不清楚是哪裡痛,本身是三高族群時,就要有所警覺。

2.運動後會喘,久久停不下來:

陳哲伸指出,心肌梗塞前其實是有某些徵兆的,只是很容易被忽略,例如以前運動休息後喘氣就會平息下來,但最近常在運動後很喘,而且久久停不下來,如果這樣的頻率愈來愈高,就要就醫檢查是不是血管出了問題。有很多人因走路時會喘,就會自我提醒選擇走慢一點,或者乾脆不運動、不出門,故意忽略,這也使得日後突發狀況時,反而顯得毫無防備。

3.單側手腳突然沒力氣或麻木:

是俗稱「小中風」的暫時性腦缺血發作(TIA)常見的症狀之一,通常包括半側的臉部或手腳感覺異常,如右側手腳突然沒力、舉不起來,或是觸碰左半臉沒有知覺等另外,嘴歪、眼斜、流口水、吞嚥困難等症狀,都可能發生。由於小中風的症狀持續的時間很短,可能一下子又恢復正常,所以很容易被忽略,但並不表示中風的危險消失了,如果不及時接受妥善的治療,又經常反覆發作,往後真正中風的機率就更高了。

4.一隻眼睛突然看不見:

小中風常見的主要症狀之一,小中風分成前循環與後循環兩大類,前循環的臨床徵兆很多,包括最明顯的單側短暫性的視力模糊,甚至某一隻眼睛突然看不見,大約幾分鐘後又恢復正常的短暫性單眼失明症。其他眼睛的症狀還包括視野出現部分缺損、瞳孔的大小不一、眼瞼出現下垂和複視等狀況。

5.手一直抖,無法克制下來:

還會有類似不自主運動的發生,如夾菜時手一直抖,與人對談時感覺眼皮一直跳、嘴角微微抽動等現象,而且沒有辦法克制停下來,以及短暫性神智障礙、失語症(如無法說想說的話或寫原來會寫的字),失讀症(如閱讀困難),以及喪失方向感等症狀。此外,也有一些比較罕見的症狀,如耳鳴、嘔吐、打嗝、嗜睡、突然聽不到聲音和走路不穩等。甚至日前一名60歲的男醫師,每次吃飯後都覺得消化道不適,噁心、想吐,剛開始以為只是腸胃道疾病,但照了胃鏡後卻找不出毛病,有次目睹醫師朋友在球場上跌倒後猝死,才警覺可能是心血管狹窄,接受繞道手術之後,才免於猝死的危機。





預防中風發生,哪些食物能夠保護心血管?



1、初乳早餐

研究發現,血小板在夜間的黏稠度最低,但在早晨起床後快速升高,不吃早餐會讓血液凝結增加3倍,更容易中風或心臟病發。建議早餐一定要吃,是每天保護心血管最重要的開始,「初乳早餐」是您最佳的選擇!

2、富含ω-3脂肪酸的魚類  素食者補充亞麻仁油

ω-3脂肪酸含有次亞麻油酸,可代謝生成有助心血管健康的EPA、DHA,能保持血管彈性,防止血管發炎。富含ω-3脂肪酸的魚類如:鮭魚、黑鮪魚、鯖魚、秋刀魚、烏魚等含量最多,烹調方式採蒸、煮、涮等方式才不會破壞好的油脂,

3、選擇健康油脂

橄欖油、葡萄籽油、亞麻仁籽油、冷軋芝麻油,含有大量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壞的膽固醇(LDL-C)被氧化,減少血管被自由基攻擊,還能提升好的膽固醇(HDL-C)保護血管,減少血管硬化之發生。

4、攝取含抗氧化物食物

多食用蔬果內含有許多抗氧化物質,但屬性生冷切忌晚上食用。可補充對心血管有益的抗氧化營養素如:松精、松樹皮萃取、綠茶多酚、維生素A、C、E、β-胡蘿蔔素、花青素等等。以及堅果類食物,內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及多種微量元素硒、鋅等,對心血管保護有益處。

5、水溶性膳食纖維食物

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食物如:蘋果、地瓜、香蕉、燕麥、蒟蒻、南瓜、豆莢類等,此物質具黏稠度,能吸附飲食中的油脂、膽固醇,進而減少血脂肪的生成,具「血管清道夫」之美名。

此外  規律運動也是很重要

2014年7月18日 星期五

要當領袖,其實就這七招,你做得到嗎?


一、 沉穩


1 .不要隨便顯露你的情緒。

2.不要逢人就訴說你的困難和遭遇。

3.在徵詢別人的意見之前,自己先思考,但不要先講

4.不要一有機會就嘮叨你的不滿。

5.重要的決定盡量有別人商量,最好隔一天再發布。

6.講話不要有任何的慌張,走路也是。

7.自信是好,但是別忽略任何人的想法。

8.人無高低,不要一副拽拽的樣子,對人對事,別忘了禮貌。你沒有比任何人優秀。



二、細心


1. 對身邊發生的事情,常思考它們的因果關係。

2.對做不到位的問題,要發掘它們的根本癥結。

3.對習以為常的做事方法,要有改進或優化的建議。

4.做什麼事情都要養成有條不紊和井然有序的習慣。

5.經常去找幾個別人看不出來的毛病或弊端。

6.自己要隨時隨地對有所不足的地方補位。



三、膽識


1. 不要常用缺乏自信的詞句。

2.不要常常反悔,輕易推翻已經決定的事。

3.在眾人爭執不休時,不要沒有主見。

4.整體氛圍低落時,你要樂觀、陽光。

5.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因為有人在看著你。

6.事情不順的時候,歇口氣,重新尋找突破口,就結束也要乾淨利落。



四、大度


1. 不要刻意把有可能是夥伴的人變成對手。

2.對別人的小過失、小錯誤不要斤斤計較。

3.在金錢上要大方,學習三施(財施、法施、無畏施)

4.不要有權力的傲慢和知識的偏見。

5.任何成果和成就都應和別人分享。



五、誠信


1. 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說,說了就努力做到。

2.虛的口號或標語不要常掛嘴上。

3.停止一切“不道德”的手段。

4.耍弄小聰明,要不得!



六、擔當


1. 檢討任何過失的時候,先從自身或自己人開始反省。

2.事情結束後,先審查過錯,再列述功勞。

3.一個計劃,要統籌全局,規劃未來。

4.勇於承擔責任所造成的損失。



七、內涵


1. 學習各方面的知識,虛心觀察周圍的事物。眼界寬闊。

2.了解自己,培養屬於自己的審美觀。

3.笑對生活。懶惰要不得。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

4.不要盲目的做任何事。要有目標。

5.不僅僅只關注內在美,外在美也很重要。

6.不要整天的對著電腦,玩著無聊的東西。

7.理智的判斷,學會控制情緒。





越是有故事的人:越沉靜簡單;越膚淺單薄的人:越浮躁不安。


強者:不是沒有眼淚,而是含著眼淚依然奔跑。


人最先衰老的:不是容貌,而是那份不顧一切的闖勁。


有時候:要敢於背上,超出自己預料的包袱,經歷一段努力後,發現自己比想像的優秀很多。


成功的人:一般不是才華橫溢的人,而是,最能以親切和藹的態度給人以好感的人。


一個人,不能改變自己的形象:卻能改變自己的氣質;一個人,不能達到理想的高度:卻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人際交往中:善良、熱情、誠信更容易給人以好感。


微笑,比禮貌更親切:會給人陽光般的溫暖。


不是眼淚就能挽回失去;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付出;不是傷心就一定要哭泣;不是表情都要寫在臉上;不是任何人都能理解你;所以:面對生活中偶爾的不如意,要學會堅強的微笑。


難過的時候:告訴自己,很好、很開心。


失落困惑的時候:笑著對自己說,沒事的,一切總會過去。



地點 :  台灣  大雪山

2014年7月15日 星期二

巴菲特說的七句話,簡短精闢!

1、做你沒做過的事情叫成長,做你不願意做的事情叫改變,做你不敢做的事情叫突破。



2、如果你向神求助,說明你相信神的能力; 如果神沒有幫助你,說明神相信你的能力。


3、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並不是失去了一些朋友,而是我們懂得了誰才是真正的朋友。


4、當有人逼迫你去突破自己,你要感恩她,她是你生命中的貴人,也許你會因此而改變和蛻變。


5、當沒有人逼迫你,請自己逼迫自己,因為真正的改變是自己想改變。


6、蛻變的過程是很痛苦的,但每一次的蛻變都會有成長的驚喜。


7、巴菲特在美國一所大學舉行演講。一個學生問:你認為什麼樣的人生才是真正的成功? 他沒有談到財富,而是說:“其實,你們到了我這個年紀的時候就會發現,衡量自己成功的標準就是有多少人在真正關心你、愛你。”他說出了人生的一個秘密:金錢不會讓我們幸福,幸福的關鍵是我們是否活在充滿愛的環境裡。




2014年7月13日 星期日

細節決定命運

同班同學20年後,身價15億與月工資5000元的區別!



故事主角:


劉立榮,湖南益陽人,金立通訊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身家15億,手機月均銷量45萬部,年銷售量超500萬部,集團年利潤超3億。

李盛,湖南新化人,劉立榮的大學同窗,現為上海一電子公司的技術員,月收入5000元。同窗好友。李盛與劉立榮原本是最要好的大學同窗,也是一對當初同闖廣東,同住一間宿舍,沒錢時一同挨餓的患難兄弟。然而,10多年過去,這兩個興趣相投、愛好相近的患難兄弟,其命運為什麼會產生如此大的落差呢?近日,筆者專訪了李盛,從他的反思中找到了一個令人感悟猶深的原因……

4年同窗,最煩就是他喜歡“小題大做”李盛曾經十分看不慣大學同學劉立榮在小事上總是太較真,但他萬萬沒有想到,正是這種差別,使得劉立榮如今成了身家15億的大老闆,而自己卻仍然是月薪不過5000元的普通職員!

李盛是湖南省新化縣人。 1990年9月,他考取了校址在長沙市的中南工業大學。那天辦完報到手續回到宿舍時,看到一個同學正埋頭獨自下圍棋,他便說:“兄弟,我們來兩盤行嗎?”同學答應了,與他一邊下棋一邊聊天。通過交談,李盛得知這位新同學叫劉立榮,來自益陽市農村。那天下午,他倆共下了3盤,李盛輕鬆地全贏了。

此後,同宿舍的他倆經常在課餘下棋、聊天。剛開始,李盛棋藝佔優,劉立榮從沒贏過。但是,劉立榮每次下棋時都認真思考,李盛卻認為下棋就是打發時間,總漫不經心。這樣一個學期下來,劉立榮的棋藝居然反過來比李盛高出一大截,能讓他3子了。李盛很納悶地問:“你怎麼提高得這麼快?”劉立榮說:“你下棋根本不思考,怎麼能有進步……”

大二第二學期,為了賺取生活費用,劉立榮提出利用晚自習後的時間,到各個男生宿捨去賣牛奶和麵包。兩人進行了分工,李盛負責去三、四棟男生宿舍推銷,劉立榮則負責五、六棟宿舍。剛開始,兩人每晚都能賺六七元錢,可不久劉立榮的錢越賺越多,李盛卻越賺越少。李盛不服氣,可兩人調換推銷宿舍後,劉立榮每晚還是能多賺七八元錢,而李盛依然越賺越少。一天,劉立榮看到李盛穿著一身汗透了的球衣,抱著食物箱就準備出門,他才恍然大悟地說:“你太不注意細節了。像你這樣臟兮兮的,誰敢買你的食品呀?”李盛此後聽從了劉立榮的建議,每晚出門前將自己收拾得乾乾淨淨,一段時間後,他的“生意”果然漸漸好了起來。

這件事後,李盛有些佩服劉立榮注意細節的優點了。此後,李盛學習很用功,大三時還拿到了800元的一等獎學金,而劉立榮卻因為平時愛鑽研圍棋,又喜歡看經濟管理類的課外書籍,學習成績不過中等。但令李盛想不到的是,大學畢業分配時,儘管劉立榮專業成績並不出色,但卻有3家單位爭著要連學生推薦表都填得一絲不苟的劉立榮。最後,劉立榮選擇了去天津有色金屬研究所,而學習成績好的李盛好不容易才將工作落實在長沙前動力機車廠。

雖然分隔兩地,但他倆經常聯繫。李盛覺得劉立榮分配到了研究單位,一定非常滿意。哪想到1995年3的一天,劉立榮來到長沙找到李盛,說:“兄弟,我已經停薪留職,準備去廣東了。你和我一起去吧!不然,年齡一大,歲月就沖淡了創業激情,到時就沒有闖勁了……”李盛聽了,也熱血沸騰,當即答應一起闖廣東。

南下淘金


第二天,李盛便辦理了停薪留職手續。 1995年3月30日,兩個同窗好友坐上了南下的火車……

鬱悶:做事“差不多”的我只能當下屬。

兩人到了廣州後,半個月過去,卻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劉立榮建議去中山市。誰知到了中山市一個星期,兩人身上僅剩下兩元錢了,還是沒找到工作。

他倆去中山小霸王電子智能科技公司應聘技術員。出門前,李盛不慎碰翻水杯,將兩人的簡歷浸濕了。他們將簡歷放在電風扇前吹吹後,李盛把簡歷和其他一些東西放進了包裡,就連連催劉立榮快走。可劉立榮卻將簡歷夾進一本書裡,又認真地壓平整,才雙手將書捧在胸前出門。李盛不由埋怨說:“你真磨蹭!”

到了小霸王公司的招聘現場,負責招聘的副總經過交談,對他倆良好的專業知識很滿意。然而,當他們遞上簡歷時,李盛的簡歷不僅有一片水漬,且放在包裡一揉,加上鑰匙的划痕,已經不成樣子了。那位副總不由皺了皺眉頭。到了下午,劉立榮被通知去面試,並且應聘成功。沒得到面試機會的李盛急得快哭了!劉立榮便說:“我們去問問吧!”當他們詢問時,那位副總馬上反問李盛:“你連自己的簡歷都沒能力保管好,我怎能相信你工作上的能力?”一旁的劉立榮斗膽說:“他是我同學,專業如識比我過硬,既然你相信我,也應該相信他……”李盛這才得到了面試的機會。好在面試時表現不錯,李盛最終也和劉立榮一樣被小霸王公司聘為技術員。

上班後,兩人又同住一間宿舍,一同上下班,一起吃飯,一起抽7元錢一包的紅雙喜香煙,甚至湊錢買了一套羅蒙西服輪流穿,工作上也互相幫忙。 1995年6月底,技術主管讓他倆各自設計一套程序。李盛憑著過硬的專業知識,一個晚上就完成了。次日上午,他在宿舍里美美地睡了一覺,下午一進辦公室,發現雙眼充滿血絲的劉立榮仍在埋頭查資料,他便說:“你還愛磨蹭!我來幫幫你吧!”在他的幫助下,劉立榮下午也完成了設計。李盛說:“差不多了,休息吧。”說完,他便又回到宿舍睡覺去了。

李盛離開後,已經兩天一夜沒睡覺的劉立榮又將程序檢查了好幾遍,即便覺得沒有瑕疵了,他還是將圖重新謄寫了一遍,直到自己滿意才罷休。第二天,技術主管看了圖紙後,說:“從你們交上來的圖紙看,小李的專業基礎很紮實,可圖紙潦草、髒亂,對工作太毛躁了;小劉的圖紙一絲不苟,做事踏實,令人放心……”李盛不服氣地想:圖紙你看得懂不就行了,幹嗎非要清潔乾淨不可?真是吹毛求疵!

不久,為了製圖方便,技術部準備更換一台新電腦,需要由他們在報告上簽名。報告寫好後,李盛大筆一揮,將自己的名字簽得老大。劉立榮提醒說:“你的簽名這麼大,領導的名字往哪裡寫?再重新寫一份報告吧。”李盛卻說:“你太小題大做了吧?他們隨便簽在哪不行嗎?”

1995年10月底,技術部一台車床起動時,起落架無法收回,導致無法運轉。主管技術的副總檢查後,發現原來是起落架上的插銷沒有拔出。故障排除後,劉立榮寫了一份標準操作規範貼在機器上,不但寫清不要忘記拔插銷,而且對插銷要怎麼拔,拔出後後退幾步,放在何處,都寫得清清楚楚。李盛不屑地說:“你這不是多此一舉嗎?大家有了教訓,應該已經記在心裡了。”然而,副總來檢查工作時,看到這張註意事項,高興地說:“寫得好,如果都像你一樣,留下注意事項,新員工就會避免犯同樣的錯誤了。”

差距初現


看到劉立榮對工作如此細心,李盛還是不屑地認為:你將自己累得要死,還不是和我領著同樣的工資,何苦呢?然而,1996年11月,技術部主管辭職後,公司領導認為劉立榮辦事認真細緻,經手的事很少出錯,於是將專業知識不如李盛的劉立榮提拔為技術主管,而給李盛只是像徵性地漲了200元工資。

1997年10月,公司為了鼓勵劉立榮,分給他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為他搬家的那天,李盛心裡很失落:才進公司兩年,他怎麼就成了我的上司了呢?

如今他身家15億,我月薪5000元

1998年4月,小霸王公司副總裁楊明貴準備去東莞,自己組建金立數碼科技有限公司。他將自己一直賞識的劉立榮帶到了東莞,擔任副總。在劉立榮的推薦下,楊明貴也將李盛帶到了東莞,擔任技術部主管。

在新公司做了技術主管後,李盛工作輕鬆了很多。因此,他晚上常去當地的酒吧、洗腳城娛樂。有一個週六下班後,劉立榮叫住了他,說:“老弟,好久沒下棋了,我們來幾盤吧?”晚上9點多鐘,他們下棋正在興頭時,劉立榮接到了一個客戶的電話,他馬上就說:“今晚到此為止了,我得去廣州接一個重要的客戶……”李盛不解地說:“這麼晚了還去廣州接人?沒必要吧!”劉立榮卻說:“如果接他,在這個小細節上讓客戶滿意,能給公司帶來效益,我有什麼理由不去做呢?”

2000年3月,劉立榮在審查由李盛寫的生產流程報告時,發現報告上居然將200元寫成了200萬元。他生氣地說:“你怎麼能這樣不小心呢?如果我沒檢查出來,誰負得起這個責任?工作不能馬虎啊,你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老總,你能將工作放心地交給出現這樣錯誤的員工嗎?”

儘管李盛對劉立榮的話點頭稱是,但心裡仍不以為然。 2000年5月的一天晚上,劉立榮一邊與李盛下棋時,一邊打電話對公司文員再三叮囑:“從東莞去廣州,你一定要給他買靠右邊窗口的車票,這樣他坐在車上就可以看到鳳凰山;如果他去深圳,你就要給他買左邊靠窗的票……”李盛不解地問:“到底接待誰呀,你這樣婆婆媽媽?”劉立榮說:“台灣順翔公司的楊總,他出門時不喜歡坐汽車而喜歡坐火車。這樣,他一路可以欣賞鳳凰山的風景。”李盛笑道:“這些小事你也裝在心裡,累不?”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件小事競給公司帶來了2000萬元的業務。

原來,4個月後,台灣的楊總在和劉立榮聊天時,無意中問起這個問題。劉立榮說:“車去廣州時,鳳凰山在您的右邊。車去深圳時,鳳凰山在您的左邊。我想,您在路上一定喜歡看鳳凰山的景色,所以替您買了不同的票。”楊總聽了大受感動,說:“真想不到,你們居然這麼注重細節,和你們合作,可以讓我放心了!”楊總當即將本已決定交給別的公司的2000萬元訂貨單,改交給了劉立榮。李盛聽說此事後,心裡也很震撼!

2001年10月,金正數碼公司發展為集團公司,劉立榮也升任集團公司副總裁。可不久,李盛卻給公司帶來了莫大的損失:生產部按技術部新開發的模俱生產出樣品後,才發現模具設計居然出了問題,本該在右邊的零件被設計到了左邊,一條價值400多萬元的生產線全報廢了。董事長得知後大發雷霆,做出了取消技術部所有員工年終獎、直接開除事故責任人李盛的處分決定。劉立榮忙向董事長求情,董事長最後雖然收回成命,但還是撤了李盛的職務,讓他當普通的技術員。

幾天后,李盛找到劉立榮,說:“我知道你對我好,但我不能拖累你,我還是離開公司……”劉立榮不好強加挽留。離開金正數碼公司後,李盛在東莞市虎門鎮興利電子公司找到了一份做技術開發的工作。

不同的命運


2002年7月的一天,李盛與劉立榮在虎門鎮相遇。劉立榮告訴李盛,自己準備辭職,籌資成立一家屬於自己的通訊設備公司,並邀李盛和他一起幹,可李盛搖了搖頭,說:“我已經買了房子,不想再奔波了……”

此後,劉立榮招兵買馬,創建了金立通訊有限公司。一晃7年過去,李盛仍只是一個技術員,依然抽著7元錢一包的紅雙喜香煙,擠公交車上下班;而劉立榮貴為金立集團的總裁,開著奔馳600轎車,成了億萬富翁。

2009年3月,興利電子公司由於受金融風暴的影響破產了,李盛只得到深圳另找工作。此時,劉立榮的金立集團已成為國內手機企業的重要品牌,他自己身家15億。李盛想過請昔日的哥們劉立榮幫助自己謀一份職位,卻又覺得沒臉相求。 2009年9月,他在上海的一家電子公司重新找到了工作,月薪5000元。

接受采訪時,李盛反省說:“以前,我總覺得劉立榮職務扶搖直上,事業飛黃騰達,是一種偶然和幸運;我現在才明白,他是因凡事注意細節,不斷進步。細節決定命運啊!”

細節決定命運,李盛的反思確實有道理!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上,是否能夠注重細節,絕對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命運。年少時同樣高矮的伙伴,每個月可能只會比自己高一毫米,差距毫不起眼,可十年八年後,他可能就會長成巨人,而自己卻形同侏儒。劉立榮的成功,肯定是因為他有很多優點,但他在職場從起步到成為老總這個人生最重要的跨越階段,注意細節,絕對是他贏取人生每一步的重要原因。因為,注重細節不僅僅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高級職業精神,它能引領你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和能力,一步步走向成功!劉立榮的成功經驗,值得我們每個職場新人學習和深思!



2014年7月5日 星期六

長輩的心事

這痛那痛 老人憂鬱常藉身體表達


林伯伯早年在職場全力打拚,鮮少交際應酬,一輩子就只有工作,他做事實事求是,很獲上司賞識。但幾年前光榮退休後,生活轉變,開始吃、睡不好,對任何事物都興趣缺缺,連基本的家事也做不來,他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像廢人一個,退休才不過兩、三年便選擇輕生。


病症較複雜 不容易判別


台灣老年憂鬱問題到底多嚴重?高雄長庚醫院副院長張明永曾以1500個老人為樣本,分「都會區」、「半都會區」、「鄉下」3組進行研究,結果發現21%的老人有憂鬱症,等於5個就1個,且都會及鄉下的老人,症狀比半都會區的老人憂鬱,老男人又比老女人嚴重。原因包括健康出問題、經濟多煩惱及身旁沒有支持系統。

「老年憂鬱的問題盤根錯節。」義大醫院精神科醫師簡佳璋指出,老年憂鬱常與許多問題合併產生,與失智症也互為因果,照顧者很不容易辨別長輩是否憂鬱,往往失去戒心。

常抱怨疼痛 卻找不出病因


台語俗諺形容得很傳神,指老人家是「坐著就打哈欠、躺著就睡不著、說話常提過去、說完馬上忘記。」高雄長庚副院長張明永說,老年人因機能退化,很多慢性病跟著來,一下子眼睛痛、牙齒痛、頭痛,但看起來又好好地,反覆檢查也找不到病因,這就要小心。

簡佳璋指出,其實荷爾蒙的改變、生活上的壓力、血管通透性問題,都會誘發老人憂鬱,照護者可觀察長輩早年有無憂鬱症病史,以前如果有,老年以後也常會有;除此,長輩如果常有罪惡感、負面思考,更不能大意。

一般憂鬱的症狀不外乎情緒煩躁、鬱悶,體重、食欲下降、睡眠出現障礙等;醫界發現老年憂鬱則有妄想、身體不適,記憶力、反應力、自我照顧能力下降,處理事情的彈性變差等非典型症狀,且老年憂鬱症常以身體病痛的抱怨為主,而痛又是主觀感受中最強的一種。

失智與憂鬱 常互為因果


值得注意的是,失智與憂鬱互為因果,憂鬱症常被認為是「假性失智症」,而罹患失智或帕金森氏症的老人也常合併憂鬱,張明永說明,帕金森氏症患者因為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缺乏,容易伴有失智、憂鬱等問題。

簡佳璋說,早年他父親每天必到佛堂向神明奉三杯水,有次他發現父親竟忘了倒第三杯的水,經提起後,他父親很震驚,懷疑怎麼可能,後來父親自己去查看,發現真的忘了倒,憂慮、緊張全浮上臉龐,「認知功能起變化是失智的前兆,家屬從旁的觀察很重要。」

更年期憂鬱 也不能忽略


不只失智等症狀與老年憂鬱扯不清,一般人步入「更年期」也常出現憂鬱症狀。醫師指出,男性在更年期,睪固酮、雄性素會起變化,女性則是黃體素等荷爾蒙會減少,隨之產生骨鬆、心血管疾病、睡眠障礙、甲狀腺等問題,有些婦女無法適應更年期,情緒大幅波動,甚至形容自己憂鬱到想死。

他表示,老年憂鬱的症狀多半藉「身體」表達,全身到處痛,一切都不對勁,天天嫌東嫌西、發脾氣、不講話,什麼都放不開的老人、個性龜毛的老人,憂鬱症愈容易找上門。

「努力活得快樂,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張明永鼓勵老人家要多運動、多接近大自然、多與年輕人在一起、多學習新事物、即使打麻將都好,最好去當志工、回饋社會,但絕對不能在家養尊處優,否則生活沒有重心,憂鬱病痛很快找上門。

▇ 長輩的五大困境


張明永說,老人有以下五大困境,總和來說,老人憂鬱最大的原因就是「失落」,因此周遭的支持系統很重要,但老人自己力圖改變,更重要。

1.尊貴價值的減少

2.生活調整困難

3.慢性疾病激增

4.世代間適應困難

5.權威隕落

▇ 長輩有哪些症狀 應求助精神科?


1.過度焦慮 、過度求醫

2.重複行為

3.明顯記憶力損失

4.處理事情能力出現障礙

5.睡眠障礙

6.價值觀改變

7.常出現負面思考

8.妄想、幻聽現象

9.對事情不感興趣


[聯合報╱記者王昭月/報導 2014.06.23]



2014年6月27日 星期五

10大趨勢,打造中國未來

中國以新超強姿態崛起,勢將界定二十一世的紀全球經濟。中國將主導世界貿易、能源資源、創新與安全。



中國崛起代表威脅與機會,很快、很徹底,且破壞力不小。要因應中國的挑戰,每一個國家都要採用新科技、教育和健康照護,始能與之一較長短。


美中關係將會帶來全球進步的新時代,透過資本主義達成繁榮的共同議程成為全球模式。


中國必須利用做為新超強的領導地位,致力於終結威脅其未來經濟繁榮、全球安全和社會轉型的全球恐怖主義。


中國已成為全球仿冒頭子,而仿冒生產勢必危及未來出口成長,以及中國在品牌獨立的跨國公司心目中的印象。


中國未來安定面臨多項危機,人口成長率飆升和社會需求爆炸的問題必須解決。金融體系岌岌可危,貧富差距日益擴大,意味前途多艱。


創新將成為中國未來經濟與社會轉型的主要動力,科學與技術投資則攸關貿易、就業、教育和健保的發展。


中國必須妥善處理汙染日增的環境風險,否則就有降低經濟成長,增加公共衛生問題之虞。


中國的未來須確保可靠能源供應無虞。隨著中國邁向能源自立,後石油能源的替代性資源如風力發電、氫氣發電、太陽能與核能便極為重要。


中國展望未來的同時,政治改革也應與經濟成長齊頭並進。中國必須學習培養法治、個人權利與社會改革,否則經濟發展與社會安定就有脫軌之虞。




習近平

2014年6月18日 星期三

未來十大趨勢變化


1.  矽晶片時代的終結。


據國外媒體報道,目前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科學家現已研製一種矽晶片的替代方案,納米管更小、更輕,製造的晶片比矽晶片運行速度更快,可使計算機運算能力不斷升級;此外,科學家們還研製出量子計算機。



2.  4D列印革命。


現今已步入3D列印時代,未來的4D列印時代將帶給人們更多的生活便利,物體可以自組裝形成製成品,具有很大的優勢。



3.  征服標誌性疾病。


艾滋病等疾病已成為當前時代的標誌性頑疾,折磨著數千萬計的患者,且死亡率較高。在科學家的努力下,一種疫苗將很快實現新生嬰兒不會從母體傳染艾滋病毒。此外,無需疫苗便能消除的第一種疾病可能是麥地那龍線蟲疾病,目前在特殊治療下,已從1986年350萬感染患者,下降至2012年542位感染患者。



4.  固定電話時代終結。


現代人的生活與電話密不可分,而電話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美國固定電話用戶數量以每月減少70萬用戶的速度快速遞減,2000-2008年間,固定電話用戶數量從1.39億銳減至7500萬。



5.  燃油汽車將逐漸被電動汽車代替。


未來燃油汽車和電動汽車將展開拉鋸戰,從環保和節能角度來講,未來電動汽車將代替燃油汽車,殼牌石油公司預測稱,最早於2070年,最後一批燃油汽車可能停止生產。



6.  哺乳動物生存危機。


未來30年,全球四分之一哺乳動物遭受著滅絕威脅,許多科學家預言,未來四分之一世紀人類生活的環境將失去大象、犀牛、獅子等,大猩猩也將面臨著滅絕威脅,許多居民捕殺大猩猩為食,它們的棲息環境被伐木和採礦業嚴重破壞。事實上,科學家暗示當前我們正在經歷一次大量物種消亡時期,類似於恐龍滅絕過程。



7.  新的方法抵禦細菌。


當前的細菌變得更具抵抗性,我們需要一種新的策略來抵禦它們。一種可能性是“以毒攻毒”—— 採用病毒性感染來抵禦細菌感染,攻擊細菌的病毒叫做噬菌體。



8.  出現首位150歲高齡老者。


伴隨著人們生活質量提高,以及醫學技術的發展,英國人類老齡化研究專家奧布里-德格雷認為,全球首位150歲高齡人現已誕生。



9.  人口高峰期到來。


全球人口持續增長已有15000年,過去300年人口驟增10倍,奧地利人口統計學家研究報告顯示,2100年之前達到全球人口峰值的概率為84%,西班牙科學家認為這一時間表將提前,很可能到2050年全球人口總數將開始下降。



10.  結束現金交易模式。


錢幣交易具有悠久的歷史,但隨著計算機網路和手機技術的發展,網上支付和現實生活中使用智能手機在自動販賣機上購物已成為一種趨勢,據悉,貨幣保養及製造的成本佔一個國家GDP的1.5%。例如:2008年美國8.48億美元硬幣的製造過程中耗用了數萬噸金屬 ! 



 






2014年6月8日 星期日

看看北京清華的同學在大學四年幹什麼,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北京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與台灣的許多知名的集團公司有著密切的產業科技研究的產學合作關係。北京清華大學是中國著名高等學府,坐落於北京西北郊風景秀麗的清華園。是中國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技術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多年以前,我也曾經為了產學合作之事,拜訪了該校副校長,當年的校長室其實就是以往清朝皇帝的行宮,仍陳列著清朝的桌椅等文物。後來又協助該校進修部門規劃一些課程,所以對於該校並不陌生。

 

如今看到《文字錦囊》上的一篇文章,以學生的角度來看清大,好像回到了台灣早期那個時代學生的學習精神 … 特錄如下,應該值得我們學習。

 

學生的角度來看清大


    (一) 永遠不要說你已經盡力了


  我在高中時體育特別差,跑1000米都很要命,從來都是不及格。到了清華之後,第一節體育課,老師告訴我們每年要測3000米長跑,跑不過不許畢業,取消推研資格。怎麼辦?於是每天晚上10:30,我們的自習教室關門,操場上的人就多起來了。跑半個小時再回寢室繼續學習,練了一個學期,我瘦了40斤,最後考試的時候我僅用了12分56秒就跑下了3000米,我們班最胖的人也在15分鐘以內跑完了。清華校訓“自強不息”給我的影響非常大。所以永遠不要說自己已經盡力了。什麼叫成功?人們死活不相信你能做到的事情,你做到了,這就叫成功。

      (二)怎樣擠時間


  大家如果到了清華可以看到,所有的學生騎車都是飛車,走路幾乎都是小跑。你很快從校門走進教室就可以比別人多看一會書,多做一道題。時間久了,日積月累,你就會在時間上佔有絕對的優勢。充分利用課間10分鐘,我們一天可以擠出將近兩個小時,可以比別人多做一套題。所有人腦子裡想的都是利用別人休息的時間來充實自己,使自己在今後的競爭中佔據優勢地位。同學們不要把清華的學生想得太牛了,清華學生中智商超群的人至多占學生總數的1/4。他們比你們多的東西只是對待自己未來的態度。清華學生身上有一種非常令人敬畏的精神力量。他們可以為了自己的目標放棄任何誘惑。就算在大年三十,清華的自習教室也會人滿為患。用一位美國教授的話說:“Students of Tsinghua,no Saturday,no Sunday,no holiday!”就是這種精神鑄造了清華的神話。不這樣就很難考上清華。

  (三)給自己找壓力


  巨大的壓力才會有巨大的動力。清華的學生有的也不是那麼喜歡學習的,但是清華的要求極為嚴格,四年之間只要一科不及格就取消推研資格,三科不及格就退學了,所以我們都要瘋狂地學習。大二的時候,我們有一個夏季小學期共兩周。第一周週一上午,我們在一間教室上了兩個小時課,學了電腦的VHDL語言。下課老師要求我們在週五之前編出一個主頻30M的CPU來。所有的人都瘋了,因為上午根本就不知道他在說什麼。後來我們知道,在其他大學的電子系這門課要學一個學期的。但是老師說得很清楚了,做不出來就不及格。於是大家就瘋狂地跑到圖書館借書,回去廢寢忘食地看,第一天看不懂,第二天稍有點明白,第三天白天編了幾個簡單的程式,晚上開始正式程式設計,編到淩晨3點,週四編了一天加一個通宵,週五早上8點通過了驗收。在此之前,我們沒有想到我們還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做這麼多事,但是在巨大的壓力之下我們完成了。

  (四)情感問題


  高中階段的感情是非常美好的,那種感覺很甜蜜。但我覺得高中時候談戀愛太麻煩了——你得偷偷摸摸的,不能被老師和家長知道,但是又一定會被發現,然後一次又一次地被找去談話,最後只顧著煩了,什麼甜蜜的感覺都沒有了。就算是上了大學,清華的情侶們到了大四也是基本都分手了,所以我們好多大學的同學覺得與其費心勞神地找個女朋友還不如安心學習,於是清華就有了“本科僧”“研究僧”的說法。正是這些過著苦行僧生活的學生使得清華的學風在世界上都有口皆碑。我們這個年齡多學一點安身立命的本事比尋求那些短暫的甜蜜要有意義得多。我給大家的建議是,我們不妨做四年“本科僧”,千萬不要到了最後發現自己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而自責和苦惱。

  (五)不要抱怨老師不好


  清華的老師做研究都是大牛,但是幾乎沒有老師好好給本科生上課。沒有人教你怎麼辦,你不會倒是不正常的了。有一次上微機原理課,老師說,今天回去用Protel把課上的電路類比一下。同學們都說,我們是這輩子第一次聽說這個軟體。老師說:“這是電子工程人員必備的軟體。”轉身就走了。沒辦法,我們回去在圖書館熬了3天終於把這個軟體學會了。一次數學課,老師讓我們回去用MATLAB畫一個三維的圖形。同學們都說沒學過——這好像是數學系的一門必修課,老師只說了一句:“沒學過?回去學呀!”我們又是在圖書館耗了好幾天,基本弄明白了。所以,當你覺得有哪一科學得不太好的,一定不要埋怨客觀條件,自己的努力才是成功的基石。

  (六)好的身體是一切的本錢


  同學們如果真的要為自己的理想拼命的話,必須好好鍛煉身體。清華的口號是“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所以清華的體育課之所以要求那麼高、那麼嚴格,就是逼著大家好好鍛煉身體。現在,我們班今年有20個人報名參加北京國際馬拉松(全國報名的大學生只有5000人,清華就有3000人)———一是為了體驗一下,二是對自己的耐力很有信心。推薦大家多練習長跑,最好每天跑個1000米。相信吧,等你們到了一流大學需要熬夜做研究的時候,你們將會發現自己大學打下的身體健康根基是多麼重要。

  做人想成功,記住這些話:


  1、再煩,也別忘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語氣;再苦,也別忘堅持;再累,也要愛自己。

  2、低調做人,你會一次比一次穩健;高調做事,你會一次比一次優秀。

  3、成功的時候不要忘記過去;失敗的時候不要忘記還有未來。

  4、有望得到的要努力,無望得到的不介意,則無論輸贏姿態都會好看。

  5、生活不是單行線,一條路走不通,你可以轉彎。

  6、淚水和汗水的化學成分相似,但前者只能為你換來同情,後者卻可以為你贏得成功。

  7、變老是人生的必修課,變成熟是選修課。

  8、以鍛煉為本,學會健身;以進修為本,學會求知;以道德為本,學會做人;以適應為本,學會生存。

  9、人生四項基本原則:懂得選擇,學會放棄,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

  10、當所有人都低調的時候,你可以高調,但不能跑調。

  11、學會忘記是生活的技術,學會微笑是生活的藝術。

  12、什麼是好工作:一不影響生活作息,二不影響家庭團聚,三能養家糊口。

  13、懶惰像生銹一樣,比操勞更消耗身體。

  14、讓夢想成真的最好辦法就是醒來。

  15、哲人無憂,智者常樂。並不是因為所愛的一切他都擁有了,而是所擁有的一切他都愛。

  16、人生有幾件絕對不能失去的東西:自製的力量,冷靜的頭腦,希望和信心。



Tsinghua University



習近平的大學照片

                 197510月,習近平受推薦進入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基本有機合成專業 5班學習。19794月,習近平從清華大學畢業。
 

2014年6月4日 星期三

相由心生 - 改變相貌由修心開始

美貌也是一種福報。任何福報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像財富來自施捨,尊貴來自謙恭一樣,美麗的容顏來自柔和善良的性情。人到中年以後,就顯現出現世性格影響所致的面相了。



寬厚的人多半一臉福相,性情柔和的人面相柔和美麗。性格格外粗暴的人,總是一臉的凶相;許多品行不太好的中老年婦女,往往一臉的刻薄相, 這就是所謂的薄命相、剋夫相。實際上不是生就的相貌,而是長期的心與行為的修煉在臉上的投影,這些相貌也在預示著其未來的命運。


相術也就是一種經驗積累,相由心生,由臉觀心,由心知未來。那麼幼年與少年、青年時期相貌的成因是什麼?相貌特徵與父母的遺傳因素有關,臉型身材與稟受的先天之氣有關,漂亮程度是前一生帶來的習氣所致。人的前半生是活在前世的影響...之下,下半生更多地活在前半生的影響之下。 所以說,人到中年以後,要對自己的臉負責任。


慈悲心也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因素。比較有愛心的人,往往從內而外散發出一種過人的光華,讓人越看越順眼,越來越喜歡與其接觸。而過於自私、狡猾、計較的人是很不耐看的,甚至醜陋。即使僥倖生得姣好的容貌,也會在臉上逐漸顯現出一些不招人喜歡的地方,比如面無和氣,僅是「第一眼順眼」,稍多接觸就毫無吸引力了。


請相信相貌是能逐步改變,尤其是美好的相貌是會由內而外散發出一種吸引力,讓見者不知不覺心生傾慕。很多時候,美麗與否是從看到的人心裡生出來的,「情人眼裡出西施」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若要相貌美,先要心靈美!


總之,欲改變相貌,立刻由修心開始,切記:


一、不心甘情願吃虧的人,終究吃不了虧。能吃虧的人,人緣必然好,人緣好的人,機會自然多。人的一生,能抓住一兩次機會,足矣!


二、愛佔便宜的人,終究佔不了便宜,撿到一棵草,失去一片森林。你看那些一到買單就上廁所或錢包半天掏不出來的聰明人,基本上都沒啥成就。


三、只有惜緣才能續緣。在人生的路上,我們會遇到很多人,其實有緣才能相聚,親人多半是前世的好友,好友多半是前世的親人,給你帶來煩惱的,多半是你前世傷害過的。因此切記:善待身邊的親人,關心身邊的朋友,寬恕那些傷害你的人。這就是因果。


四、心中無缺叫富,被人需要叫貴。快樂不是一種性格,而是一種能力。


五、笑看風雲淡,坐對雲起時。不爭就是慈悲,不辯就是智慧,不聞就是清淨,不看就是自在,原諒就是解脫,知足就是放下。


六、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



喜多郎



2014年6月1日 星期日

你連吃都不能控制,那你還能控制什麼呢?

嚴凱泰說:「我瘦了15公斤」。他特別強調:「你連吃都不能控制,那你還能控制什麼呢?」以下是他的自述:


我以15個月的時間,減了15公斤(體重從92公斤減到77公斤)。我的祕訣是靠自己的意志力,是Trust myself, I can make it.

我大學時經常吃宵夜,3點才睡覺,過的是夜生活,體重從77公斤胖到85公斤,你看宵夜吃不得。

回國工作後應酬很多,胖到92公斤。有一次媒體登一張我的側面照片,看起來像50歲,臉圓圓、下巴兩截,我覺得這樣不對。

再這樣胖下去,企業形象會出問題,這麼年輕就這麼胖,表示一點毅力也沒有,表示你不care。

我告訴自己要減肥,每天游泳1小時,再打2個小時籃球,總共三個小時的運動。每天戒肉、戒可樂,到後來只吃素,只用一個盤子裝定量的菜跟飯,就只吃這一盤。兩個多月後我就從92掉到85。

有時會受到誘惑,比方太累爬不起床,中間失敗過。但是兩天後馬上覺醒,這樣不行,就趕緊補運動回來。

我教你一個好辦法,當你要受到誘惑時,你把希望變成什麼人的照片貼在牆上,把想達到的標竿具象化。

我是拿我高中畢業那年的體重77公斤做標竿。

任何年紀都應有個標準的體重,一定要去保持。如果你放任自己散漫下去,散漫兩天就會散漫四天,散漫四天就會散漫八天,散漫八天就會散漫八年。

我認為一個人一定要保持某種程度的愛漂亮,表示自己在乎自己,那麼就能控制體重。

這是我的哲學。我到現在還維持每週運動4~6次,每次游泳45分鐘,先快游5~10分鐘,後面慢慢拉,練耐力,再做一些舉重,保持肌力,還做仰臥起坐。我不能不動。

我老媽(裕隆董事長吳舜文)85歲了,還每天做運動,散步、做香功、早起跟睡前都要做操。

這個社會上很多人為了工作,為了理想在拚命,疏忽健康。心臟病、高血壓、中風,一下就發作,這很可怕。所以隨時隨地自己要監督自己。

8年前剛結婚時,下班回家很累很煩,倒下來就是吃、睡、看錄影帶。我發現人愈煩,就愈懶,就愈胖。

我從很忙很懶很胖,轉換到控制飲食和運動,是因為我很愛漂亮。如果你對自己要求不夠完美,你怎麼要求別人?怎麼要求企業?你連吃都不能控制,那你還能控制什麼呢?

今天叫你少吃兩口飯,你都控制不住,那你怎麼去經營事業?怎麼做出產品?怎麼做出服務來讓消費者接受?

(台積電 董事長)張忠謀管這麼大的企業,每個星期六、星期天還是去運動,他就是要有好的身體才能管那麼大的企業。

我幾乎把運動當紓解壓力的處方。事實上已有醫學報告說:運動過後,腦子會分泌腦內啡,會讓你快樂,有high的感覺,這對壓力解除是滿好的。

減肥期間,每天看到體重下降一點是滿有成就感的,尤其那是自己設定的成就。而且很妙,每逢5跟10是很大的關卡,從90到85很快,但在85停留了兩個月,一過了85,就83,82,81,非常快了。

碰到關卡時就靠determination(毅力)。我把食物再下降,運動量再往上提,一直push自己一定要達成目標。

任何時間、任何年紀都來得及開始做運動,不要說我已經多少歲了、以前都不運動,所以不想運動。

你運動再怎麼不行,總可以動動手,動動腳,散散步吧,不要讓自己胖起來。

例如訂個標竿,每天到大安公園走個10圈,會很舒服,心跳、血壓等等,工作精神會很集中。走不動沒關係,今天5圈,明天6圈,慢慢來,就可以達到標竿10圈;如果這兩天沒走,後幾天就想辦法把它補回來。應酬時就少吃。

三義廠廠區全面禁菸,定期給員工健康檢查,還有運動設施:溫水游泳池、三溫暖、登山步道、籃球場、網球場、員工菜圃;問題在於:我發現這些,經理都沒去,他們太忙,所以我最近想規定他們:不論再忙,一定要去運動,不去就扣錢做基金。

而且我覺得人過30都要量量血壓,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可能有遺傳。我有個同仁才29歲,很壯,他每天說覺得脖子很緊,而且每天下午就眼冒金星,我拿我辦公室的血壓計一量,在140~145之間,我叫他趕快看醫生。不要等到40歲時才發現,你的血管已經被撐了40年。如果25歲就發現,就上藥,就節制飲食,那你血管才被撐了二十幾年,還來得及。

我很不喜歡死,也不希望任何人死。說到老跟年輕,接掌這個企業,不要騙人,這個壓力確實很大。

「老」不是問題,我從沒對「老」給予批評,因為每個人都會老,但思想是不是跟得上時代,就是另一回事了。年齡可以老,但是心不能老。

年輕,年輕真是好,但是要趁年輕保養身體。我平常只有星期六下午跟星期天休閒,我太太陪我媽媽打打麻將,我看看電視或跟朋友打撲克牌。我其實是沒有其他生活的人,因為從5歲開始就被教育要來承接這個事業,從小就聽人家說裕隆是鐵皮車,所以我一直在準備sound mind(健康心理)接這個責任。苦的時候自己要站起來。我小時候爸爸就生病,後來過世,我媽媽又很忙,我的成長常常是自己一個人……。

我14歲時自己一個人去美國住校,被人家欺負,比如籃球打不好,被人家夾兩個柺子,我不能說不玩了,還是要打下去,堅持下去並不代表每場都會贏,但表示我每場都要do my best(盡力),人生do my best 最重要。


專家意見(黃啟煌先生 --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保健學系副教授)


黃啟煌:嚴凱泰為什麼能有效控制體重?減肥成功的祕訣就是,一方面減少熱量(卡路里)進入體內,一方面增加身體燃燒。

以這個原則來檢視嚴凱泰,節食、大量運動,這樣減肥絕對會有效。尤其游泳是很好的有氧運動,因為速度不是太強,所以可以持續較久地燃燒脂肪。不過我建議一般人慢慢來,漸漸增加運動量,如果一開始就每天三小時,累得半死,可能第二天就不想動了。

戒可樂是很聰明的方法,因為減少攝取糖份,就是減少攝取熱量。一旦熱量進得少、出得多,就有助減重。

嚴凱泰15個月減15公斤,慢慢減下來,4年多來都沒胖回去,現在持續運動、仍戒可樂、恢復吃少量的肉,並保持均衡飲食,這樣減肥很健康,因為運動過後,身體還是需要一些動物與植物性蛋白質來修補細胞的。不過要注意避免攝取脂肪,例如肥肉、豬皮與油炸食物。





2014年5月28日 星期三

發現科技新群聚

全球硬體時代已過,曾經輝煌的竹科也日益黯淡,台灣科技業該如何走出陰霾?

《天下雜誌》深入走訪崛起中的4個科技新創群聚,從娛樂、IC設計、民生科技到軟硬整合,各擅勝場。這些明日之星,即將引領科技業破浪而出,再創新局。

2014年二月六日,清大新任校長的交接典禮上,本該喜氣洋洋的場合。代表一百多家廠商、四兆總市值的台灣半導體協會理事長、鈺創科技董事長盧超群,卻在致詞時有感而發表示,台灣高科技業的象徵——竹科,已經陷入停滯困境,不知何去何從。新竹科學園區是台灣的驕傲,這塊金字招牌卻逐漸蒙塵。

過去三十二年間,竹科從一大片稻田、茶園,搖身變為擠滿五百多家公司,單位面積產值世界第一的全球科技業典範。靠的是快速跟隨世界大廠的發明,也就是業界所說的「快老二」主義。然而,長期採取低價、代工的模式,已讓科技島陷入低毛利的困境。

根據竹科管理局的統計,二○一三年竹科廠家的總營業額接近一兆一千億元,已連續第三年無法突破二○一○年的歷史高峰一兆一千八六九億元,且過往十年呈現成長停滯。

竹科停滯的十年,也與台灣積弱不振的總體經濟相呼應。想一窺台灣科技業的未來,只怕得忘記竹科成功模式,才能尋找新出路、新思惟。

竹科掰掰,二波科技創業潮起


遵循半導體教父張忠謀最愛的下班路線,從台鐵竹科站坐上一台通勤電車,越過頭前溪,抵達高鐵竹北站。在姚仁喜建築師設計、靈感來自一張彎曲名片的得獎建築高鐵站斜對面,一棟淺白色的四層樓透天厝。一塵不染、閃閃發光的落地玻璃窗,尤其引人注目。

走近一看,幾台小巧的橢圓機器,無視地心引力般,吸附在垂直的光滑玻璃窗上下穿梭。這是曾任聯發科副理的好樣科技總經理趙志謀,開發出的全世界第一台擦玻璃機器人「玻妞」(Hobot),可以在十分鐘內,全自動擦好一面落地觀景窗。

這位在東北角漁村長大,拙於言辭的中年工程師,創業短短三年,就做到華碩、宏碁、大同等台灣科技家電品牌,數十年來做不到的事 —— 創造一個全新的市場,並以精巧的設計,贏得全球消費者的歡心。

玻妞每台定價二九九歐元,已在十五個國家熱賣,俄羅斯、中國都已賣到缺貨。市面上已出現中、韓的仿效品牌。趙志謀猶記,年初他為了迎戰最難打的美國市場,到拉斯維加斯參加二○一四年美國消費電子展,巧遇聯發科總經理謝清江。老長官吃驚地問:「你怎麼會在這裡?」趙志謀略帶得意地說,之前聯發科的同事聽到他要創業,十個有八個不看好。但他不但短短三年就讓公司賺錢,今年還大方讓公司六個員工分紅,「分的不會比聯發科少喔!」讓前同事艷羨不已。

不只趙志謀,從北到南,一股方興未艾的科技創業浪潮正起;這群台灣新興的創業者,他們多數出身名門科技廠,聯發科、台積電,甚至宏達電。他們打過世界級的戰役,嘗過年薪千萬的滋味。

渾沌的產業前景、高薪「金手銬」的鬆脫、人生的體悟、以及不甘一輩子都當大公司螺絲釘的強烈意志,讓他們鼓起勇氣打造屬於自己的未來。

新群聚效應:分享價值、友誼乃至生活


與竹科只有一溪之隔,道路筆直寬敞,新大樓林立的竹北市,是不少中生代前竹科人的首選創業基地。

裕隆集團在台發跡地、有一甲子歷史的台元紡織竹北廠,現已改建為十多棟玻璃簾幕大樓組成的氣派園區。這個警備森嚴,餐廳、游泳池、籃球場一應俱全的台元科技園區,已成為近十年間台灣新創IC設計公司的主要群聚。....

銀彈唾手可得:大天使取代小創投


「竹北很多新創公司的背後,都有個(老牌竹科)公司高層支持,」交通大學天使俱樂部執行長、資深創投郭加泳說。這也是為何,儘管近幾年台灣創投活動大幅趨緩,但竹科外圍的新創公司仍是源源不絕出現。因為這些身價數億起跳的「大天使」,相當程度取代了創投的功能。郭加泳解釋,以聯發科為例,編號前一、兩百號的早期員工,現在都已是億萬富翁,「他手上累積那麼多錢後,不一定自己創業,而可能就是投資他看好的學弟、部屬,支持這些明日之星開公司。」

老鳥教戰1:整合式創新,出手快狠準


過去竹科的成長動能,始終來自緊隨全球PC大浪,搶做「快老二」生意。一九八○年代,蘋果推出個人電腦,五年台灣才製造出第一台PC。台積電產出第一片六吋晶圓,部份靠的是飛利浦的技術授權。從電話、計算機、數位相機,筆記型電腦,莫不如此。

「那個時候,別人會做的東西,我們也會做,就是一種成就,」聯電創辦人宣明智曾在一次採訪中說。但這一波科技創業潮不一樣了。像趙志謀這樣的新世代創業者,鐵了心要當領先者。

趙志謀能發明擦玻璃機械人,源自四年前自家大掃除時的靈光一現。他住的透天厝有多片玻璃窗,擦拭得疲累不堪之際,突然想到:「ㄟ,好像沒人設計過擦玻璃機械人!」

趙志謀是雷射光碟機技術專家,曾率領團隊開發出台灣第一台可重複讀寫資料的光碟機。這個打過世界級硬仗的經驗,馬上派上用場。

他迅速上網搜尋各國相關專利,發現一片空白;馬上決定投入研發,「趕快衝!」

經過兩年研發,他的第二代「玻妞」,靠著每分鐘兩萬轉的高功率風扇產生的強大負壓,能牢牢吸附在玻璃窗,並靠著兩個擦拭輪的摩擦力差在玻璃上自在移動。

這個令人拍案叫絕的創意設計,所用到的幾項關鍵技術,包括馬達、訊號處理等,趙志謀早在光碟機領域鍛鍊到滾瓜爛熟,只是這回用在全新的用途。

這就是,Google首席經濟學家偉瑞安所稱的「整合式創新」,也是不少資深業界人士視為走出低毛利困境的解方。


聯訊創投總經理鄭志凱指出,台灣新一波科技產業,最好能夠利用現有的核心技術能力,水平跨入新的產品領域,甚至於創造前所未見的產品類別(product category)。


鄭志凱便對「玻妞」的出現大為激賞;並認為,家用機械人所屬的「民生科技」領域,還值得台廠大力耕耘。

民生科技的好處,是能歷久彌新,可以跳脫資訊科技的殺戮戰場。

趙志謀對此深有所感。趙志謀早年開發的可讀寫光碟技術,十年前還是最先進的資料儲存技術,現在卻像絕種的恐龍一樣,年輕人聽都沒聽過,讓他鬱悶不已。

「我以前做的光碟機現在已經快看不到了。但是未來至少二、三十年,玻璃窗會一直存在下去,都需要擦,」他感嘆。

老鳥教戰2:不做 me too,挑難走的路


從聯發科出走的美盛醫電創辦人,也有類似的反思。他拿起自己的 iPhone 3GS,這是四年前的舊機種。當年聯發科發給主管每人一支,他就一直用到現在。

「我根本就不想換,」他直言,智慧型手機快速改朝換代,現在一路走到八核心、視網膜螢幕。科技產品演化速度之快,似乎已遠超過人類的需求。「還有很多其他領域,人類真的需要,但是沒有人好好去做,」這是他轉戰醫療電子的理由。

事實上,醫療電子正是台廠發揮「整合式創新」的熱門領域。大廠如:和碩、光寶都有相關佈局。投入的新創公司,更如過江之鯽。高階醫療儀器,例如超音波檢測、核磁共振檢測,連較冷門的防散瞳眼底攝影機,都有不少公司投入開發。甚至一台要價數十億台幣,一間房子大小的癌症質子治療機,都有一家歸國學人所創的錫安生技積極投入,公司便設在竹北生醫園區。

平時有點木訥的趙志謀,談到創業初衷也忍不住激動起來。他認為,台灣科技業不能死守著低價、代工的「竹科模式」:「如果沒有一群比較反骨的人出來,台灣經濟就會這樣隨波蕩漾。」

「台灣科技新創公司,從第一天就要打倒領先群,不做 me too(指做出已在市場上出現的產品),這樣才有機會,」?星科技董事長林孝平說。

「做 me too必死無疑,」平日溫文儒雅的敦泰科技董事長胡正大嚴肅指出。

這來自他自己深刻的體悟。創業初期,胡正大做的是當時熱門的面板驅動IC,卻乏人問津。後來幾乎與蘋果同步做出電容式觸控IC,才一炮而紅。

走過一波科技榮景的的老將,都體悟到,舊招不管用了。科技業必需挑一條難走的路,才有未來。

老鳥教戰3:修練先行者優勢,誰怕中國


「me too」也好,「快老二」也好,這些舊招不再管用,主因是,中國正在這樣做。

過去,在竹科的高速成長期,中國扮演「推手」;源源不絕的廉價土地與人力,實現了科技業的兩岸分工。高階零組件在台灣的科學園區生產,再運到蘇州、上海組裝成筆記型電腦、液晶螢幕。

而現在的中國,成了台灣可怕的對手。今年竹科的最大隱憂之一,便來自中國新落成的多座八.五代液晶面板廠,隨著產能陸續開出,對群創、友達的衝擊將不可想像。

而且,幾乎前述所有台灣新創公司,也都在中國找得到對應的對手。連錫安生技所做的質子癌症治療儀,在中國都有五家對手。「北京、蘭州、上海、廣州、秦皇島,各有一家,」錫安執行長陳進安說。


面對同文同種的追兵,台灣能憑恃的,唯有全新練就的「先進者優勢」。


趙志謀做了完美示範。他從實驗室拿出一台拆解一半的「擦玻璃機械人」,這是他最接近的對手,一家蘇州家電公司的產品,外觀較「玻妞」笨重許多。

原因是,「玻妞」的基本結構,趙志謀早已註冊多國專利。這家蘇州公司為了避開他的專利,多了兩個行走輪,結構因此變得複雜、笨重,產品也因此乏人問津。

趙志謀的德國代理商,還把兩家產品做成影片放在Youtube上,只見「玻妞」與中國對手同時擦一片相等面積的玻璃門,輕巧、靈活的玻妞,只花了對手不到一半的時間就大功告成,高下立見。

玻妞 (Hobot) 每台定價二九九歐元,已在十五個國家熱賣,俄羅斯、中國都已賣到缺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ONP34F66fE



英雄相惜,新店軟體一條街百花齊放


而矽谷,最近又有新變化,在社群網路公司的成長帶動下,範圍一路北擴到舊金山的市場南區(SOMA)。原本老舊骯髒的碼頭倉庫,翻新後,進駐以推特為首的大批社群網路公司。

類似的新興科技聚落,也發生在大台北邊緣的新店。這處住商、老舊工業區交錯的區塊,正湧現一股軟體業的新興勢力。

今年初,即將上櫃的亞洲最大安控軟體公司──京晨科技,遷入大坪林捷運站旁的台北矽谷科技園區,加入功典、訊連、隆中等台灣最具規模的幾家軟體公司的行列,聚集在新店與景美交界的方圓五百公尺內。

此新興軟體街的群聚效應,並非傳統竹科那種產業上下游供應鏈的關係,而是與竹北一樣,透過友誼網絡與共享的創新精神,彼此吸引。

現在,連矽谷特產 ── 眼光銳利、動作迅猛的連續創業家(serial entrepreneur),都來這裡棲身。


台灣長大,在美國受教育、創立過兩家軟體公司的功典董事長陳傑豪,只花了三年時間,就讓這家老牌軟體公司,轉型為當前最夯的海量資訊行銷公司,並接連拿下華碩、阿里巴巴等大客戶。

幾個月前,宏碁還在對外徵求執行長時,功典大股東、宏碁創辦人邰中和還向施振榮力薦三十七歲的陳傑豪,「他很有魅力,這是改革最需要的。」目前陳傑豪正積極招兵買馬,為接下來的東南亞和中國市場的擴張準備。....

善用科技業根柢,危機就是轉機


楊文彬嗅到安控產業的商機,拉了兩個台大橄欖球校隊的學弟,運用他們資工系高材生的專業,以及自身的行銷本領創業。用了八年時間,打造出台灣市值第三大的軟體公司。

眼見公司即將上櫃,今年四十三歲的楊文彬躊躇滿志。他打算再接再厲,「我想把賺來的錢,全部『梭哈』回去(指放手投資),再做大一點,希望把台灣軟體產業創造起來。」

他認為,電腦硬體公司的時代已經過了,從這些公司釋出的軟體人才,足以讓他再創三、四家公司。「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從北到南,一股方興未艾的台灣科技新浪潮正在茁壯、攀升。這群二度創業的老將,走出「竹科模式」,不追求主流,而是百花齊放,在利基市場精耕技術,並放眼全球。

《經濟學人》將當前美國網路創業的榮景,與五億四千萬年前的「寒武紀大爆炸」相提並論。台灣版的「科技創業大爆炸」,好戲還在後頭。


以上文章  錄自  2014-02-19 《天下雜誌》 541期    作者:陳良榕、黃亦筠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ZpEgn6i8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