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場
楊氏太極拳64式拳譜解說
(顏維揚整理)
壹、基本要領:
一、九字訣:敬、靜、定、慢、勻、柔、圓、鬆、整。
二、十要領:虛靈頂勁、沉肩墜肘、含胸拔背、鬆腰落胯、分清虛實、動中求靜、相連不斷、上下相隨、內外相合、用意不用力。(楊澄甫語)
貳、分段解說:
一、第一段:
(一)起勢(面南,12點鐘方向):
1.預備姿勢:面對正南方站立,雙目平視,雙臂自然鬆垂,平貼褲旁,兩足尖分開60°,自然調息。
2.聞【預備】口令時,兩掌心慢慢轉朝後。(太極拳一動即分虛實,預備式將雙掌由輕貼褲縫轉為掌心朝後,係由意念帶動放鬆【肩井穴】,手臂自然捲動而成,並非手掌單獨自行翻捲。)
3.雙掌輕輕往前盪起上提,兩手離大腿約30公分。(此時尾閭應配合略向後推,使身體成「前後鼓盪開展」之勢。)
4.重心右腳,垂肘坐腕兩手掌心向下成弧形收回腰胯,重心同時挪到左腳,兩手收到胯骨的高度,兩手拇指輕貼胯骨旁,十指朝前不併不張。(此時尾閭應配合前推內收,使成「內斂含藏蓄勁之勢」。)
5.開始:聞【開始】口令,左腳實右腳虛,整個胳臂完全放鬆,兩掌指尖轉朝下,掌心輕沿大腿兩側,身勢下沉,掌心由拇指領意微微外揚,再由下向前捲掌合出,不要全陽,不要全陰。(起勢由預備至開始的意義是象徵太初天地一片混沌,由無極而生太極,掌心向下,象徵「天」;兩掌沾腿指尖轉朝下,身勢下沉,象徵「地」。碾右腳兩掌心向內捲合,象徵「人」。如此天、地、人「三才」結合,開始構成宇宙之太極。以上取材自蔡秀花老師【太極拳述要】)
6.合(碾腳捲掌):右腳尖向內碾,兩掌心同時轉朝內,重心右腳,兩手收到小腹【丹田穴】前併齊。(碾腳捲掌之時,應用意念,有將左右四周之能量【炁機】,藉此碾捲之勢,收攏至己身之意;右腳跟落地、左腳跟提起與手收至丹田,三個動作應同時開始、同時完成,才能上下相隨。)
7.開:坐實右腳,沉右胯,雙掌向左右兩側分開,上提至腰間,同時左足輕輕提起,向左橫跨一步,跨幅與內肩同寬。(左腳輕提向左橫跨平行一肩寬時,雙掌亦應隨身勢之起落而提、開、沉,呼吸亦應配合「開吸合呼、升吸降呼」之要領,協調一致,謂之內外相合。)
8. 沉:身體隨左腳碾正時,重心落兩足中央,雙掌拇指內扣朝後,四指尖朝下,兩手虎口沿著大腿,食指平貼褲側,鬆腰坐胯,隨身勢下沉,雙臂放鬆指尖往下插。
9. 升:整個胳臂完全鬆透後,身體藉由腳底【湧泉穴】蹬地之反作用力而緩緩挺升,升到兩腿似直非直;雙掌同時由兩側徐徐向上浮起至肩高,與內肩同寬,雙肘略垂,掌心【勞宮穴】鬆空如水母狀。
10.降:身體微沉,屈膝、落胯、尾閭後收,沉肩、墜肘、坐腕,使雙掌斜立成美人掌,手掌隨身勢下降約20公分。
11.分:重心挪到左腳,雙肘隨左轉腰落胯之勢略向外展,兩手同時分向左右45°撥開,左手朝東南,右手朝西南,眼神先關照左掌,再隨右轉腰之勢微注右掌。
12.收腳合抱:重心移左腳,碾右腳,收右手右腳成左合抱(左上右下)。64式之合抱為大合抱,左手掌心向下成俯掌,虛提置於喉頭廉泉穴前10公分處(約一拳頭寬);右手掌心向上成仰掌,實托於臍前10公分,兩掌心相對如抱球狀,距離約50公分。右腳尖擱置在左足內踝旁,留出約一個拳頭寬的位置。
13.合抱(又稱抱太極)雖為拳架式與式間之銜接式,然身居中宮,掌使八方,上手可護頭胸,亦可隨身法變為按、採、托、架、拿、履、肘,反擊頭胸;下手可護襠腿,亦可化為掤、搬、捶、刺、撩、抓、戳,反擊襠腿。實為守中寓攻,可攻可守之攻防妙著。
14. 64式太極拳起勢又稱【八卦起勢】,由無極—太極—兩儀—四象—八卦,層次分明,鬆柔極致,深具特色。
15.拳論有云:「一舉動,週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氣宜鼓盪,神宜內斂。」太極拳之屈伸開合都應配合內氣、內勁及虛實之轉換,每一招式,舉手投足都應注意隨腰而動,上下相隨,協調配合,節節貫串。
16.拳訣有云:「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逢轉必沉,欲右先左。」此為最基本之身法口訣要領,應隨時牢記並貫串於整套拳架之中。
17.所謂:「變轉虛實須留意」、「往復須有折疊,進退須有轉換」是指無論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之時,都須沉身、鬆腰、落胯,將虛實交代清楚之後,才可展開下一動作,切忌含混籠統,拖泥帶水。
18. 「以心行氣」曰【運】;「以氣運身」曰【動】;「動之餘韻」謂之【盪】;「盪之末」復又【動】。此運、動、盪三部曲,宜於全套拳架中細細體會玩味。
(二)右攬雀尾(面西,掤履擠按均為3點鐘方向):
1.右掤:沉左胯,右轉腰,斜上右腳,腳跟落地,腳尖隨左轉腰扣正,右手掌再隨右轉腰之勢由左胯向右上方掤起,當右手掤到腰無法再轉時,左腳跟放鬆微提,用腰轉帶動左腳尖,內碾成45°,面對正西方,掌心朝向自己,成右掤式。(右掤定式為右弓步,右腳在前,腳外側應對正前方,左腳尖朝左斜45°,重心前七後三,前腿膝不過足尖,後腿膝應略屈,不可打直。右掌在胸前約30公分處,指尖約與眼高,掌心朝內;左手掌心朝外,中指尖輕沾於右腕脈門上。右弓步應注意「三心」對正前方,上心為鼻尖,中心為心窩,下心為肚臍,上下三心應成一直線,不可稍有偏斜,否則身法即已失偏矣。)
2. 右履:向右略挺腰翻掌探出,右手轉為陰(俯掌),左手轉為陽(仰掌),一陰一陽為履,相距約一肘寬(右掌拿彼左肘,左掌拿彼左腕),隨即後坐左轉腰,雙掌順勢向左後方斜下帶回,身體隨勢左轉45°,成後坐步履勢。(履之定式為後坐步,重心後七前三,前腿膝蓋亦不可挺直,左掌鬆落於左胯內側,注意切勿落出胯外。拳訣有云:「履左履右功在粘,莫將履臂懷中帶。」挺腰翻掌後坐拿履之際,除應注意腰腿勁之虛實轉換外,亦應注意兩掌間之交叉虛實轉換變化。如:挺腰翻掌重心在右腳時,右掌為虛【輕沾】彼左肘,左掌為實【拿實】彼左腕,隨轉腰後坐之際,重心徐徐移向左腳跟,左掌漸漸放鬆輕粘彼腕,右掌徐徐變實托住彼肘,向左後方履去。注意切莫將彼之手臂往自己懷中履帶,以防其順勢擠靠而破壞自己之重心。
3. 右擠:提臂平合抱右轉腰,右掌在外左掌在內掌心均朝自己,右掌心平貼左掌背,合抱成圓圈與肩同高,離左胸前約一掌的空間距離,兩掌拇指豎起相對與四指成垂直(貫注精氣神),沉身左足實,身體右轉45°,翻轉左掌,以左手中指尖輕搭右腕脈門,重心由後腿勁徐徐前推,挺腰成右弓步擠式。(拳訣有云:「擠為半身靠,臂掌一齊攻,肘掌上下用,刺喉是奇功。」 64式拳譜之擠式,以後掌中指輕搭前掌脈門,是楊門絕招之一,意在隱藏後掌,隨機變招,可上刺彼喉,下刺【膻(ㄊㄢˇ)中穴】,傷彼要害,或後掌搭前掌擠出,一式之中隱藏三變。另:擠式由提臂轉腰平合抱之時,重心在左腿,右臂為實,掤勁不丟;轉正搭脈弓步前擠之時,重心逐漸前移右腿,此時右臂轉為虛,左臂轉為實,隨後腿勁之蹬碾前擠,惟應注意雙手掌僅是屈搭身前,隨身法整勁而去,並非將手臂打直,僅靠雙掌之力硬擠而出。)
4.右按:右掌翻朝下,左掌心貼於右腕背上,兩掌向左右穿抺化開,隨即後坐,垂肘立腕,雙掌隨後坐之勢,蓄勢於胸前20公分,掌心向外,隨即以後腿勁往前推送,成弓步右按式。(拳訣有云:「按為擠之剋,連隨步活移,見他腳跟起,按掌才是機。」,按式是以雙掌輕搭對手肘、臂或肩,以後腿勁往前平按20公分,待對方重心已被破壞,腳跟浮起之時,再以腰腿勁,往上挺送10公分,以拔其根,得機得勢在腰腿之整勁,並非靠雙掌推按之力也。)
5. 【攬雀尾】為太極拳體用兼全之總手,即推手所謂「黏連貼隨」,往復不離不斷,遂以「雀尾」比喻手臂,故總名之曰【攬雀尾】。(參見《太極全體用拳書》頁2)
(三)左攬雀尾(面東,掤履擠按均為9點鐘方向):
1.過門(【左顧右盼】):藉挺腰前按之勢坐實右腳,輕提左腳尖向後撤步,腳尖對準右腳跟之間的垂直線,同時向左轉腰,右手掌心順勢翻轉朝上,成仰掌(托彼肘),左手掌心朝下,成俯掌(抓彼腕),兩掌齊胸同高,相距約一肘寬,隨轉腰之勢往左帶出,謂之【左顧】;重心逐漸挪到左腳,以右腳跟為軸,隨腰帶動,將右腳尖往內扣90°(對正12點鐘方向),重心隨即移到右腳,身體繼續往正東方轉動,用腰碾動左腳尖,當身體對正東方之後,沉右胯右轉腰,將雙掌以履式(左掌陰右掌陽)帶回,謂之【右盼】,隨即收回左腳左手,成右合抱。
2.左掤:左手由下往上掤,掤到左手掌心【勞宮穴】朝向自己的【膻中穴】時,右掌中指擱置在左腕脈門上,用腰帶動右腳尖,往內碾蹬45°,成弓步掤。
3.左履:挺腰翻掌,平臂向前伸出約20公分,由左向右翻轉,左手轉為陰,右手轉為陽,兩掌距離20公分,往右斜下方履回。
4. 左擠:提臂,左手心貼右手背,左掌外,右掌內,相疊一圓圈(抱太極)於右胸前,稍許沉身,向左轉腰,同時翻轉右掌,中指貼於左腕脈門(又名【內關穴】),挺腰橫左臂,左弓步前擠。
5. 左按:重心移右足,右掌置左腕背上,向左右兩側化開(俗稱【抹臂】),同時身向後坐,兩掌距胸前約20公分時,垂肘坐腕,弓腿前按,平按20公分,腰腿勁送10公分,面對正東的左弓步。
(四)右龍回頭(面東南,採挒肘靠均為10點半方向)
1. 採:藉前按之勢微碾左腳尖,重心挪到左腳,收右腳左合抱。沉左胯開右胯,輕提右腳往東南橫上步,重心漸移右,左掌朝東南方下壓,右手掌心朝內、指尖朝上,由下往上穿過左掌後,虎口轉朝上掌心朝左,由上往下套採,隨勢轉腰碾正左腳,面對東南成右弓步;左手順勢於套手護肘後,仰掌收回,擱置在臍前。(採挒肘靠打的方位是四隅角,定式時後腳對正前方,前腳橫上斜出45°,身體方向與前腳同。)
2. 挒:後坐,腰隨勢略向左帶,右手掌心轉朝下,以腳跟為軸,用腰帶動,右腳尖打開約60°,重心移到右腳,收左腳右合抱。沉右胯開左胯,往東南橫上左腳,左手先掤出約與耳高後,翻轉成掌心朝內,往內提收(托彼肘),右手則掌心朝外,指尖朝上,隨沉胯碾腳之勢,向外按出(按彼前臂),兩手相對,交錯互挒,成為面對東南的左弓步挒。(挒手定式,兩手左右、上下之間隔、距離均10公分,與耳同高。)
3. 肘:後坐,左轉腰,帶動左腳尖向左打開90°,雙手掌心相對,順勢翻轉揉手,十指相向,置於左腿上方,與左腳同向、同步揉轉,兩掌相對距離30公分,左手在上,掌心朝下,與肩同高,右手掌心朝上,收右腳,成左斜合抱式。重心挪到左腳,沉左胯開右胯,往東南方向橫上右腳,成半馬步,腳跟著地,隨即左轉腰,把右腳扣成平行,重心在左腳,同時順著轉腰,右手掌心往上托,穿過左掌背,翻轉掌心朝下(握住彼腕),向右轉腰拉回,先意在左掌指尖,刺西北方(彼腋窩內【極泉穴】),左腕距右手中指20公分,繼而重心移到右腳,馬步肘東南方,隨即左腳尖內扣90°,左手鬆落向下劃弧,仰掌收回,托置小腹前,護住丹田。
4. 靠、彈:重心移到左腳,向右轉腰,右腳跟貼地,腳尖向右開轉約180°,重心移右,收左腳,右上左下借步合抱。沉右胯開左胯,往東南上左腳,腳跟著地的同時,左臂內旋鬆垂,置於左大腿內側,右手虎口撐圓,掌心斜朝下,置左肩內側,沉身鬆腰坐胯,利用身體整勁,向東南成半弓步靠出,隨即左足下沉,右掌下落橫肘、左掌上提,成右平合抱於胸腹前,左掌隨轉腰之勢,由右掌內往外彈出(擊彼乳下兩肋端【期門穴】),鬆腰坐胯成半馬步,右手護胸,左手於左膝上方,兩掌虎口相對,成一平圓。
5. 拳訣有云:「遠拳、近肘、貼身靠」、「能靠則靠,無靠則彈」、「靠時半弓步,彈時半馬步」、「靠時鬆肩,彈時鬆腰」,宜深體會。
(五)左龍回頭(面西北,採挒肘靠均4點半鐘方向)
1. 過門(【雙套手】):後坐,重心移右,扣左腳90°,成左上右下借步合抱,重心挪到左腳,右腳開90°,隨勢轉身雙套手。第一套手,隨右轉腰之勢,右手掌心朝內,由下往上穿掤,左掌心順勢輕撫右手臂外側,由上往下套至右肘尖(意在護肘),右肘尖穿過左掌心之後,身體轉成面朝北,重心挪至右腳,收左腳左手,成右上左下合抱。(第二套手順勢採)。
2. 採:沉右胯開左胯,往西北方橫上左步,左手掌心朝內由下往上穿,右掌心順勢輕撫左手臂外側,由上往下套至左肘尖(意在護肘),左肘尖穿過右掌心之後,重心左移,順勢翻轉左掌,虎口朝上,從上往下採出,右手隨勢收回,仰掌擱置臍前,成面向西北的左弓步採式。
3. 挒:後坐,腰略向右帶,隨勢左掌心捲朝下,左轉腰,帶動左腳,以腳跟為軸,開腳尖約60°,重心挪到左腳,坐實後,輕收右腳,成左合抱,沉左胯開右胯,往西北方向上右腳,右手掤出掌心朝內提托,左手掌心朝外按出,兩手互挒,完成面對西北的右弓步挒。
4. 肘:後坐,右轉腰,右腳跟為軸,腳尖右開90°,掌心相對,揉手對翻,成右斜合抱,十指朝外與腳同方向,兩掌之間距離約30公分,右手與肩同高,重心挪到右腳,沉右胯開左胯,往西北方上左腳,轉腰扣成半馬步,左掌順著轉腰上托,經過右掌背翻轉朝下,右手刺東南,左手肘西北,右腕距左手中指20公分,繼而重心移到左腳,馬步肘西北方,隨即右腳尖內扣90°,右手鬆落向下劃弧,仰掌收回,托置小腹前,護住丹田。
5. 靠、彈:重心移到右腳,向左轉腰,左腳跟貼地向左開轉180°,重心移左,收右腳,面西左合抱。沉左胯開右胯,往西北上右腳,腳跟著地的同時,右臂內旋鬆垂,置於右大腿內側,左手虎口撐圓,掌心斜朝下,置右肩內側,沉身鬆腰坐胯,利用身體整勁,向西北靠出,隨即右足下沉,左掌下落橫肘、右掌上提,成左平合抱於胸腹前,右掌隨轉腰之勢由左掌內往外彈出(擊彼乳下兩肋端【期門穴】),成鬆腰坐胯半馬步,左手護胸,右手於右膝上方,兩掌虎口相對,成一平圓。
(六)右單鞭(面西,3點鐘方向):
1. 過門(【左顧右盼】,【左掤右挒】): (1)左顧:坐實右腳,左腳向正西方跟上半步,腳尖點地後,以腰帶動,雙手微向西北方探出,右手陽(仰掌)左手陰(俯掌),兩掌齊肩高、相距約一肘寬(右掌托彼肘,左掌按彼腕),置胸前約30公分,採用高馬步,隨腰胯將雙掌向左平履,目視左掌;隨勢將右腳尖扣正,成左七右三之平馬步,謂之【左顧】。
(2)右盼:當右掌到左膝上方時,雙掌對翻,左手轉為陽,右手轉為陰,再鬆腰坐胯,將雙掌向右平履,目視右掌,成右七左三之平馬步,謂之【右盼】。*左顧右盼應注意:雙掌陰陽互變,重心隨身法虛實互換,然雙掌之間寬度(一肘寬)、高度(與肩齊)、深度(胸前約30公分)均應維持一致,不可忽長忽短、忽高忽低、忽深忽淺。
*拳訣有云:「手至膝足實,手去膝足虛」、「眼隨主手走,手到哪邊力七分」均應注意體會。
(3)左掤右挒:當左掌隨右盼至右膝上方時,落胯沉身,坐腕立掌向西北方雙採手,隨即提起左腳跟外碾左腳尖45°,向左轉腰,左手掌心朝內上提與肩同高,隨轉腰之勢向外掤出(謂之【左掤】);右掌心轉朝下,虎口朝左,平腰向左橫挒(謂之【右挒】),目視右食指,意注食指尖(劃過彼胸腹,刺彼左【乳中穴】)。
(4)用腰帶動左腳尖,碾轉到面對正南方,右手挒至與左膝平行時,重心移左,收右腳,同時右手鬆垂,由下而上劃弧形挑起(意在指尖,撩彼襠),收置左掌外,四指指腹輕貼左掌背,拇指均上翹,成平合抱。
(5)右單鞭:左轉腰,左手五指撮起,向左(正東)平伸,指尖隨即轉朝下,成左吊手,吊手高度在額頭以下、肩膀以上,右手仍掤在胸前。沉左胯開右胯,向正西方上右步,上步的同時,右掌由胸前30公分橫掤、立掤,隨重心慢慢往前移,碾左腳,同時右手捲掌,成立掌出手,完成右弓步單鞭,虎口朝內,目視右掌,食指尖與鼻尖同高,掌與膝足齊,鼻尖、心窩、肚臍三心對正西方。(單鞭左吊手如捶,右掤手如鞭,含掤、捲、寸勁,可分擊前後來敵之頭、面、胸)
(七)右提手上勢(面西,3點鐘方向):右腳微微外碾,身體轉正,面向西方,左吊手鬆開,兩手順勢掌心翻朝外,分向左右45°展開,稍許沉身,左腳向前跟進半步,擱置在右腳內踝旁約10公分,隨即重心移左,坐實左腿,胸含背拔,鬆腰,眼前視,兩掌由腰際掌心相對,往內使用合勁,同時身體微向左側,右掌往上提約15°(虎口朝上,托彼左肘端),左手往下壓(壓彼左腕),順勢把右腳踏出半步,腳跟著地(踩彼足背,使其手足均受制),腳尖虛懸。左手掌心【勞宮穴】對正右肘肘尖,相距約20公分,右手食指與鼻尖同高,完成面西方後坐步之提手上勢。
(八)右白鶴亮翅(面南,12點鐘方向):1. 過門(【退步履】):左轉腰,帶動右腳尖微向左扣,右手轉為陰,左手轉為陽,由右胸前向下履,順勢向右後方斜退右腳。2. 白鶴亮翅:重心挪到右腳落實,向左轉腰,提左腳向左平盪,身體轉向正南方,重心移左腳,左手順勢盪起,掌心朝下,提置於喉頭前,再沉左胯收右腳,右手仰掌托於小腹丹田前,成左上右下的合抱。左掌下壓,右手掌心朝內,指尖朝上,由左臂內側向上穿出,穿到額頭高度,外旋翻掌外掤(架開彼拳),掌心朝向東南方,置於右額旁約20公分,左手往下按至膝高,再往左平摟過膝(摟開彼足),收置左胯外側,順勢沉右胯下坐,左腳尖往左前方11點方向伸出半步,身向下沉,目視東南。
(九)左單鞭(面東,9點鐘方向):
1. 過門(【疊步合抱】):左轉腰,左腳向左微微橫移,用腰帶動,碾左腳尖,雙手向左右略分之後左上右下合回,同時沉左胯、屈右膝,將左腿疊在右腿上,成對正東方的疊步(又稱【絞步】)合抱。
2. 上步平合抱:坐實左腿,沉左胯上右腳,腳尖點於左腳右前方,同時右手上提,右掌背與左掌心相貼,雙掌相合,併臂前伸,由上而下套出,置於胸前約30公分,眼視前方,成面對東方右虛步之平合抱。
3. 左單鞭:右轉腰,碾右腳尖,轉身90°,面朝南方,重心挪到右腳,收左腳,同時右手向西方吊手,左手仍掤在胸前,左轉腰,沉左胯開右胯,向正東方上左步,移重心橫掤、立掤,碾右腳,左手捲掌,立掌出手,左手食指與鼻尖同高,目視左掌,完成左弓步單鞭手。
(十)左提手上勢(面東,9點鐘方向):1. 左腳微微外碾,右吊手鬆開,兩手順勢掌心翻朝外,分向左右45°展開,稍許沉身,右腳向前跟半步,擱置在左腳內踝旁約10公分,隨即重心移右,坐實右腿,兩手平腰,掌心相對,使用合勁,同時身體微向右側,左掌往上提(托彼肘),右手往下壓(壓彼腕),順勢把左腳踏出半步,腳跟著地(踏彼足面),腳尖虛懸。右手掌心【勞宮穴】對正左肘肘尖,相距約20公分,左手食指與鼻尖同高,完成面東方後坐步之提手上勢。
(十一) 左白鶴亮翅(面北,6點鐘方向):沉右胯,右後轉腰,扣左腳90°,左掌向右倒,右掌仰掌,兩手隨腰貼身斜履而下,坐實左腳,以右腳跟為軸,右腳尖打開90°,轉向正北方,隨即右掌俯掌上提,左掌仰托合抱,順勢以右肘向北方肘出,意在肘尖。重心挪右,沉右胯,提左膝,上步頂襠(謂之【拎步】),上左腳跟,收右腳,面對正北方,左掌由右臂內往上穿出外掤(架開彼拳),置左額旁20公分;右掌往下摟(摟開彼足),收置右腿旁,同時,右足尖向右側前伸出半步點地,身向下沉,目視東北,完成左白鶴亮翅。(轉身合抱即含【肘意】,提膝上步即含【頂襠意】)
(十二) 右左摟膝按掌(面西南,1點半鐘方向):
1. 過門(左刁右摟):右足向西南方倒插,右腳尖著地的同時,右掌仰掌收置右胯旁,左掌立臂置左胸前,右腳坐實,向右後轉身。先用腰帶動,左腳跟為軸,左扣90°,左手內旋,掌心臉高,如美人照鏡,在胸前劃一立圓,謂之【左刁】;稍許往下沉身,碾動右腳尖,右手完全放鬆,左手在右肩膀內側,再左轉腰沉左胯,左手完全放鬆,右手內旋,如美人照鏡,隨勢在胸前劃一立圓,到左肩膀內側,右足收置左足內踝旁,謂之【右摟】。
2. 右摟膝左按掌(摟膝按掌,舊名【摟膝抝步】):沉左胯開右胯,往西南方向橫上右腳,左手盪到左耳旁10公分的位置(訣云:拳由腰間發,掌從耳邊伸),右手擱置左大腿內側,重心往前移,成右弓步,順勢右掌往外平摟右膝,置於右腿外側,謂之【摟膝】(防彼踢襠);左掌藉左腳碾蹬之勢,向西南方向沉身平刺後按出,謂之【按掌】。按掌時先意在指尖,以指尖平刺彼身(刺【期門穴】),一俟觸及彼身,迅即沉肩、挺腰、坐腕、立掌按出,意在掌根(搓按【膻中穴】),眼神亦隨之前往,身手各部須合成一勁。(上步出手時,同足同手謂之【順步】,手足不同謂之【抝步】。)
3. 左摟膝右按掌:左掌下採,順勢右足尖外碾90°,上左足,置右足內踝旁,沉右胯開左胯,往西南方向橫上左腳,右手順勢盪到右耳旁10公分,掌心朝下。重心往前移,成左弓步,順勢左掌往外撥摟左膝,置於左腿外側,指尖朝前;右掌藉右腳碾蹬之勢,沉身向前平刺至左足尖時,挺腰立掌前按,掌心朝前。
(十三) 右搬攔捶(面西南,1點半鐘方向):碾左腳尖,右手收至左腰的高度,離腰前約一個拳頭距離,左掌心輕搭在右腕背上,右腕立腕向右旋轉,掌心朝上,左掌沾腕不丟,謂之【搬】(擒拿稱【小纏絲】,作用在拿彼右腕);坐實左腳,輕提右腳,腳尖翹起,由左膝外側往西南方向斜踹(意在腳跟,踹彼小腿脛骨)。右腳跟落地,左膝順勢屈跪成【絞步】(一稱【疊步】),左手虎口朝內,沿右拳立掌向前擊出,置於左胸前約30公分,右拳心朝上,向右側身,收置腰際,謂之【攔】;起身倒掌(意在指尖,追刺彼【膻中穴】),上步立掌,弓步擊出,謂之【捶】,拳眼朝上,左手立掌,擱置在肘腕之間。
(十四) 右如封似閉(面西南):左手倒掌,仰掌穿過右肘下,以手心緣肘護臂,向左前穿抹(格開彼腕),隨即右拳伸開,雙掌仰掌向懷內抽拆,右足後移成曲步(後坐步),兩臂隨勢鬆腰收至胸前約20公分,掌心朝內斜交叉(如一斜交叉之十字封條形,使敵手不得進,猶如盜來即閉戶,此謂之【如封】,參見《太極拳體用全書》頁14);隨即兩臂外翻,垂肘立腕,含胸坐胯,雙掌分開,掌心向前(按彼肘腕,使不得走化,又不得分開,此謂之【似閉】,似閉其門戶不得開也),隨即藉後腿蹬地、挺腰、碾腳之長勁,將重心移前,雙手往前輕輕合回約與臉寬,眼前視,腰進攻。定式為面對西南的左弓步。
(十五) 左右摟膝按掌(面東北,1點半鐘方向):
1. 過門(右刁左摟):左足向東北方倒插,左腳尖著地的同時,左掌仰掌收置左胯旁,右掌立臂置右胸前,左腳坐實,向左後轉身,先用腰帶動,右腳跟為軸,右扣90°,右手內旋,掌心臉高,如美人照鏡,在胸前劃一立圓,謂之【右刁】;稍許往下沉身,碾動左腳尖,左手完全放鬆,右手在左肩膀內側,再右轉腰沉右胯,右手完全放鬆,左手內旋如美人照鏡,隨勢在胸前劃一立圓,到右肩膀內側,左足收置右足內踝旁,謂之【左摟】。
2. 左摟膝右按掌:沉右胯開左胯,往東北方向橫上左腳,右手盪到右耳旁10公分,掌心朝下,左手擱置右大腿內側,重心往前,移成左弓步,順勢左掌往外平摟左膝,置於左腿外側,謂之【摟膝】;右掌藉右腳碾蹬之勢,向東北方向沉身平刺後按出,謂之【按掌】。
(十六) 右摟膝左按掌:右掌下採,左足尖外碾90°,上右足,置左足內踝旁,沉左胯開右胯,往東北方向橫上右腳,左手順勢盪到左耳旁10公分,掌心朝下。重心往前移成右弓步,順勢右掌往外撥摟右膝,置於右腿外側,指尖朝前;左掌藉左腳碾蹬之勢,沉身向前平刺,至左足尖時,挺腰立掌前按,掌心朝前。
(十七) 左搬攔捶:碾右腳尖,左手收至右腰的高度,離腰前約一個拳頭距離,右掌心輕搭在左腕背上,左腕立腕向左旋轉,掌心朝上,右掌沾腕不丟;坐實右腳,輕提左腳,腳尖翹起,由右膝外側往東北方向斜踹。左腳跟落地,右膝順勢屈跪成絞步(一稱疊步),右手虎口朝內沿左拳立掌向前擊出,置於右胸前約30公分,左拳心朝上,向左側身收置腰際;起身倒右掌,上步立右掌,弓步捶出,拳眼朝上,右手立掌,擱置在左肘腕之間。
(十八)左如封似閉:右手倒掌,仰掌穿過左肘下,以手心緣肘護臂,向右前穿抹(格開彼腕),隨即左拳伸開,雙掌仰掌向懷內抽拆,左足後移成曲步(後坐步),兩臂隨勢鬆腰收至胸前約20公分,掌心朝內斜交叉;隨即兩臂外翻,垂肘立腕,含胸坐胯,雙掌分開,掌心向前,藉後腿蹬地、挺腰、碾腳之長勁,將重心移前,雙手往前輕輕合回,約與臉寬,眼前視,腰進攻。定式為面對東北的右弓步。
(十九)右十字手(面南):
1. 右足坐實,左轉腰帶動左足尖外碾45°,身體轉朝北,兩掌心朝外,向左右兩側向上分開,目視左掌。倒插右腳,腳尖著地的同時,兩掌左內右外,由下交叉合手,向上提收至胸前。(凡雙手交叉,不對喉均稱【合手】,對喉稱【十字手】)
2. 後坐,右後轉腰,扣左腳180°,往正南方進行,重心移左,碾右腳尖45°,雙掌心翻朝外,同時收右腳,足尖輕點左足內踝旁,隨即提右足,向右橫跨一步,腳跟著地,扣正腳尖朝向正南,同時兩掌心朝外,由左右兩側向上分開(撥開彼拳),眼神先觀照右掌,重心挪右,再隨左轉腰目視左掌,將兩手由下合回,右掌外左掌內,收置喉前10公分,成十字手。同時左腳配合左手,同步收回,與右腳距離一內肩寬,腳尖點地後碾正,朝向正南,鬆腰落胯,膝微屈,身微沉,目視正南。
3. 此式雙手由上分開,復從下相合,結成「十」字形,故稱【十字手】。內含一開一合之勁,先藉開勁分敵之手,然恐其乘虛襲胸,復結兩手合勁,掤住其臂。可守可攻,變化無窮。
二、第二段:
(十九)右抱虎歸山(面西北):沉身右合抱,重心挪到右腳,左腳尖向右碾45°,重心移左腳,提盪右足(右足稍提往西北方向盪出)、平擊右掌(右掌心朝下平腰向西北擊出)、提盪左掌(左掌提至左耳旁10公分,掌心朝外),右手右腳左手應同時發動,同時定點到位,三勢須一氣呵成。右腳跟著地時,重心移右,轉腰內碾左腳,右手翻掌(拿彼右腕),仰掌收回腰際,左掌心朝外,沉身垂肘立腕,向西北按出(擊彼背部【厥陰俞穴】),完成右抱虎歸山,面對西北的右弓步。
(二十)右肘底捶(面東南):
1. 後坐,右手內左手外,手心貼手背,成平合抱,左轉腰,右足內扣45°,右手向西北伸出,成吊手。
2. 坐實右腳,左足跟為軸,向左開180°,足尖對正東方,同時左掌由胸前向左橫攔九十度、立掤九十度,至東南方。
3. 左手曲臂握拳,右手吊手同時放開,掌心朝上收回腰際,一開一合,坐實左腳,收回右腳,足尖輕點左足內踝旁。
4. 搬、踢、刺、掐:左拳拳心朝左,往右下搬,右腳順勢貼地而上,向東南踢出(以足尖踢搓彼左腿脛骨),同時右掌從腰際,沿左臂往前上方仰掌刺出(意在指尖,經【乳中穴】刺至【廉泉穴】),隨即翻轉右掌,虎口朝上(掐扣彼喉),左拳順勢拳眼朝上,架於右肘尖下(擊彼【乳中穴】),完成右肘底捶。
(二一)左抱虎歸山(面東北):
1. 左轉腰,右腳尖內扣15°,雙掌履勢收回,重心挪右,收左足,面東,雙掌左上右下借步合抱。
2. 沉右胯開左胯,同時提盪左腳、平腰橫擊左掌,掃向東北方向,右手提盪到右耳旁,立掌蓄勢。
3. 左腳跟著地時,重心移左,轉腰內碾右腳,左手翻掌(拿彼左腕)仰掌收回腰際,右掌心朝外,沉身垂肘立腕,向東北按出(擊彼背部【厥陰俞穴】),完成左抱虎歸山。
(二二)左肘底捶(面西南):
1. 後坐,左手內右手外,手心貼手背,成平合抱,右轉腰,左足內扣45°,左手向東北伸出,成吊手。
2. 坐實左腳,右足跟為軸,向右開180°,足尖對正西方,同時右掌由胸前向右橫攔九十度、立掤九十度,至西南。
3. 右手曲臂握拳,左手吊手同時放開,掌心朝上收回腰際,一開一合,坐實右腳,收回左腳,足尖輕點右足內踝旁。
4. 搬、踢、刺、掐:右拳拳心朝右,往左下搬,左腳順勢貼地而上,向西南踢出(以足尖踢搓彼右腿脛骨),同時左掌從腰際,沿右臂往前上方仰掌刺出(意在指尖,經【乳中穴】刺至【廉泉穴】),隨即翻轉左掌虎口朝上(掐扣彼喉),右拳順勢拳眼朝上,架於左肘尖下,完成左肘底捶。
(二三)右左倒攆猴(面南):
1. 過門(閃掌):右足實,左足尖稍提向南移45°點地,稍許左轉腰,左掌前,右掌後,同時仰掌平伸,高約與肩平,謂之【閃掌】。
2. 左足微收成斂步,重心挪到左腳,稍許左轉腰,右腳尖內碾45°落實,右手順勢由後繞,盪提至右耳旁10公分,掌心向下,重心右腳,左足向左後方斜退一步(退“〉”字形),藉後坐之力,左掌向後拉收(沾拉彼腕,引進彼身),仰掌擱置在左腹側,同時右手指尖朝前,往正前方平刺(意在指尖,刺彼【膻中】),順勢左轉腰,扣正右腳尖,並藉轉腰扣腳之勢,右手轉刺為按,坐腕立掌按出(意在掌根,按彼【膻中】)。
3. 雙手閃掌,右足收半步成斂步,左手同時放鬆,往後盪開,重心挪到右腳,稍許右轉腰,左腳尖內碾45°落實,左手順勢由後繞,盪提至左耳旁10公分,掌心向下,重心左腳,右足向右後方斜退一步(退“〈”字形〉,藉後坐之力,右掌向後拉收(沾拉彼腕,引進彼身),仰掌擱置在右腹側,同時左手指尖朝前,往正前方平刺(意在指尖,刺彼【膻中】),順勢右轉腰把左腳尖扣正,並藉轉腰扣腳之勢,左手轉刺為按,坐腕立掌按出(意在掌根,按彼【膻中】)。
4.此式雖然使用倒退步迎敵,卻仍可攆去敵勁,守中寓攻,故謂之【倒攆猴】,其要尤在鬆肩沉氣也。
(二四)右海底針(面南):右足落實,左足後收,足尖點地,置於右足前約10公分成斂步,右掌鬆落,向後繞圈,盪提至右耳旁10公分,掌心向左,虎口朝上,折腰沉身,眼神前看,向前下採,拇指朝前(意在拇指,刺彼【關元穴】),餘四指朝下,指尖下垂,其意如探海底之針,故謂之【海底針】。定式中指距左足尖前約10公分,目向前視(目注兩公尺前方),尾閭後收,左手中指貼於右脈門。
(二五)右左扇通臂(先西南,後東南):
1. 微碾左腳尖,重心挪到左腳,收右腳合手(右手外左手內),右轉腰,往西南方向上右步,兩手順勢往右上方掤架(弓步掤,馬步架),隨即左手旋腕轉臂,掌心向外橫置左額旁20公分(橫指眉梢,架開彼腕),右手立掌,成半馬步(前六後四)向西南方向擊出(擊彼腋下【大包穴】)。定式右掌與右膝成一直線,食指與喉同高,距胸前約50公分,目視右指,左掌如扇形(故稱【扇通臂】)。
2. 微碾右腳尖,重心挪到右腳,收左腳合手(左手外右手內),左轉腰,往東南方向上左步,兩手順勢往左上方掤架,隨即右手旋腕轉臂,掌心向外,橫置右額旁20公分,左手立掌,成半馬步向東南方向擊出。定式左掌與左膝成一直線,食指與喉同高,距胸前約50公分,目視左指,右掌如扇形。
(二六)右轉身撇身捶(面北):
1. 過門(轉身肘):身體微升,重心右移,向右後轉腰,成半馬步(右六左四),右掌向右後下方劃圓,掌心向下,沉身下壓(壓彼足面);左掌心朝外,置左額旁20公分。身體微升,右掌隨勢握拳,提於腰際(如提水桶狀),左轉腰碾右腳,向南出右肘攻擊,右拳收置喉結,拳心向內護喉。
2.
左足內扣90°,沉身提右足向右後轉身180°,腳跟輕落地(足尖朝北),左掌心朝外,套壓右肘(虛步壓,壓彼拳掌臂),隨即移重心向前,右拳拳心向上,由上而下向北撇出(馬步撇,撇彼頭面胸),繼而挺腰碾蹬左腳成右弓步,左掌順勢立掌(掌心向右)沿右臂內側,向北擊出(弓步推,擊彼右【期門穴】),右拳心朝上,收回腰際,拳掌動作一致。
(二七)左右進攆猴(面北):
1. 跟步穿掌:左足向前併步,左掌仰掌,右手掌心朝上,從胸前由左掌下向前穿出。同時右足尖向前半步,左手仰掌往後盪開,目向前視。
2. 左進攆猴:右足尖外碾落實,右掌收回腰際,右轉腰,順勢把左手提盪到左耳旁10公分,左足跟向前進半步,同時左掌心朝前,由耳旁向前撲面按出(撲面掌,先意在掌根,再意在指尖,使用截勁,撲彼面門),左足左掌動作一致。
3. 右進攆猴:右手仰掌往後盪開,目視右掌,左足尖外碾落實,左掌收回腰際,左轉腰,順勢把右手提盪到右耳旁10公分,右足跟向前進半步,同時右掌心朝前,由耳旁向前撲面按出,右足右掌動作一致。
(二八)左海底針(面北):左足向前跟進半步,重心移左腳,腰微左轉,左掌隨勢鬆落,向後繞圈,盪提至右耳旁10公分,同時輕提右足,向前點地,置於左足前約10公分,成斂步,左掌心向左,虎口朝上,向前下採,拇指朝前,餘四指朝下,中指距右足尖前約10公分,目向前視(目注兩公尺前方),【尾閭】後收,右手中指貼於左【脈門】。
(二九)左右扇通臂(先西北,後東北):
1. 微碾右腳尖,重心挪到右腳,收左腳合手(左手外右手內),左轉腰,往西北方向上右步,兩手順勢往左上方掤架(弓步掤,馬步架),隨即右手旋腕轉臂,掌心向外,橫置右額旁20公分(橫指眉梢,架開彼腕),左手立掌,成半馬步(前六後四),向西北方向擊出。
2. 微碾左腳尖,重心挪到左腳,收右腳合手(右手外左手內),右轉腰,往東北方向上右步,兩手順勢往右上方掤架,隨即左手旋腕轉臂,掌心向外,橫置左額旁20公分,右手立掌,成半馬步,向東北方向擊出。
(三十)左轉身劈身捶(面南):
1.過門(轉身肘):身體微升,重心左移向左後轉腰成半馬步(左六右四),左掌向左後下方劃圓,掌心向下,沉身下壓;右掌心朝外,置右額旁20公分。身體微升,左掌隨勢握拳提於腰際,右轉腰碾左腳,向北出左肘攻擊,左拳收置喉結,拳心向內護喉。
2.右足內扣90°,沉身提左足,向左後轉身180°,腳跟輕落地(足尖朝南),右掌心朝外,套壓左肘,隨即移重心向前,左拳拳心向上,由上而下,向南撇出,繼而挺腰碾蹬右腳,成左弓步,右掌順勢立掌(掌心向左)沿左臂內側,向南擊出,左拳心朝上,收回腰際,拳掌動作一致。
(三一)右雲手(面東,由北向南橫移):
1.過門:後坐,左轉腰,左腳跟向外開90°,腳尖轉向正東,左拳變掌放鬆,隨勢由下經左,向上劃弧,右掌由上經右,往下劃弧,重心挪到左腳,沉左胯提右膝,橫上右步與左足尖齊平(雲手橫步走,稱【側行步】或【連枝步】),相距約一肩半寬;左掌上右掌下,合抱於胸前。
2.雲手一:左掌掌心朝下,往下壓,右掌掌心朝內,往上穿掤,左掌套右肘,右肘過左掌心,指尖約與鼻同高,左手仰掌置右肘尖下約10公分,身向右轉目視右掌(如美人照鏡)。
3.雲手二:右掌外翻向右下採,同時左足向右橫收一步,距右足約10公分,左掌上提外掤,與鼻同高,右手仰掌置左肘尖下約10公分,身向左轉,目視左掌(如美人照鏡)。
4.雲手三:左掌外翻向左下採,同時右足向右橫出一步,右掌上提外掤,與鼻同高,左手仰掌置右肘尖下約10公分,身向右轉,目視右掌(如美人照鏡)。
5. 總之,雲右手,向右橫收左足,距右足約10公分,;雲左手,向右橫出右足(均向右橫移,故謂【右雲手】),右雲手連續五次。
6. 雲手動作如雲之行空,迴旋盤繞,來去莫測,綿綿不絕,故名【雲手】。雲手時,身體轉動要以腰脊為主,尤應鬆腰鬆胯,全身放鬆;兩臂隨腰轉而運動,要圓活均勻,柔和緩慢;應注意做到【有波無浪】,身形不可起伏太大,手足上下相隨,左右相應,協調一致;手到之處,腳即為實;連枝步均以腳尖輕點地,【橫起橫落,點落點收】,且雙足應始終保持平行,不可有八字步;每當腰轉至正面時,適成一騎馬式,兩手上下亦正行至與胸臍相對。切記:「眼隨腰走,目視主手;旋轉照應,虛實交替。萬不可露有凹凸斷續之意,此式之妙用,全在轉腰胯,牽動敵之根,學者其細悟之。」(澄甫先生語)
(三二)右左分腳(右東南,左西北):
1. 過門(右白蛇吐信):右雲手至第五式時,右手上提外掤旋向東南,隨即順勢挺腰刺出,刺到喉嚨的高度,重心移右,左足向後退半步,翻掌履勢收回,右手履到右腿上方,同時收手收腳,雙掌右外左內合手於胸前,面對正東。
2. 右分腳(面東南):沉身下坐雙掌內翻,往下壓到丹田高度,微外碾左腳,站穩左腿,再緩緩起身,右腳尖輕點地,雙掌併掌往外掤出,順勢將雙掌提到左面頰旁20公分處,掌心朝外,同時提右大腿與膝同高,將小腿放鬆,向東南方向緩緩踢出,意在腳尖而不翹腳尖,雙掌同時分開,右掌虎口朝上,向右腳方向採擊而出,手高不過肩,臂與腿成一直線,左手掌心朝外,橫置左額旁20公分處,完成右分腳。
3. 過門(劃平圓,劃立圓):沉胯落步右掌前探,右腳跟著地同時,右手掌心轉朝上,向左轉腰,右腳內扣90°,右手隨腰腿帶向東北方,重心移右,左掌掌心朝下由右肘上端穿出,再繼續左轉腰,左掌隨勢向西北方橫掃(如劃一平圓);左腳尖外碾90°,右手往下放鬆,經過右胯向右耳旁盪起(如劃一立圓),眼隨手走;順勢收左腳合手,右掌內左掌外,合手於胸前。
4. 左分腳(面西北):雙掌內翻,沉身下蹲,微外碾右腳,坐實右腳,左腳尖輕點地,再緩緩起身,雙掌併掌往外掤出,順勢將雙掌提到右面頰旁20公分處,同時提左大腿與膝同高,將小腿放鬆,向西北方向緩緩踢出,意在腳尖而不翹腳尖;雙掌同時分開,左掌虎口朝上,向左腳方向採擊而出,手高不過肩,臂與腿成一直線,右手掌心朝外,橫置右額旁20公分處,完成左分腳。
(三三)左雲手(面西,右北向南橫移):
1.過門(退步合抱):左足尖向左後方退一步,重心挪到左腳,右足跟為軸,內扣90°,與左足平行同高,成面西右合抱。
2.雲手一:右掌下壓套左肘,左掌上提外掤與鼻同高,右手仰掌置左肘尖下約10公分,身向左轉,目視左掌(如美人照鏡)。
3.雲手二:左掌外翻向左下採,同時右足向左橫收一步,右掌上提外掤與鼻同高,左手仰掌置左肘尖下約10公分,身向右轉目視右掌(如美人照鏡)。
4.雲手三:右掌外翻向右下採,同時左足向左橫出一步,左掌上提外掤與鼻同高,右手仰掌置左肘尖下約10公分,身向左轉,目視左掌。
5. 總之,雲左手,向左橫收右足;雲右手,向左橫出左足(均向左橫移,故謂【左雲手】)。左雲手亦為五式,要領同右雲手。
(三四)右左側身蹬腳(右東北,左西南):1. 過門(左白蛇吐信):左雲手至第五式時,左手上提外掤旋向西南,隨即順勢挺腰刺出,刺到喉嚨的高度,同時左足落實,右足尖向西北點地,重心移右,沉身右腳外碾90°,翻掌履勢收回,順勢轉腰面對正北,右上左下合抱(右肘帶肘意)。
2. 重心挪到右腳,沉右胯往西北斜上左腳(腳跟點地),同時右轉腰,右掌前左掌後,虎口朝上向東北雙採,重心移左,微碾左腳沉身左轉腰,收右腳輕點於左足內踝旁,合手(右掌外左掌內)於胸前,面對西北。
3. 右側身蹬腳:合手外翻,兩手完全放鬆,掌心朝外護襠,隨即雙掌分開,經過兩胯提到約腰高時,落實左腳,提右大腿,與膝同高,腳尖翹起(意在腳跟),朝東北方向蹬出,足跟朝前(蹬彼【大包穴】或【膻中穴】),雙掌順勢提至肩高,立腕如船形(托彼手腕)。
4. 倒插右腳,雙掌同時收回,腳尖著地右後轉身,重心移右,左腳內扣90°,兩手順勢會合,左掌外右掌內合手於胸前,重心再移左,右腳尖外碾90°,收左腳置於右足內踝旁,面朝西方。
5. 左側身蹬腳:合手外翻,兩手完全放鬆,掌心朝外護襠,隨即雙掌分開,經過兩胯提到約腰高時,落實右腳,提左大腿,與膝同高,腳尖翹起(意在腳跟),朝西南方向蹬出,足跟朝前,雙掌順勢提至肩高,立腕如船形。
(三五)野馬分鬃(由南向北):
1. 過門(野馬翻身,俗稱【過肩摔】):沉右胯收左腳,左足跟向正南落步,向左轉腰,面對正南,左掌左腿在上,右掌右腿在下,沉身成疊(絞)步合抱。右腳跟向西南上一步,同時右手仰掌向西南前伸(平腰高,擎拿彼腰),左手俯掌在胸前(提制彼肘)。
2. 左轉腰,扣右腳尖與左足平行,同時上提雙臂,雙掌心相對,與頭同高,置於左右耳外側,先微碾左腳尖,再借勢碾右腳尖,身體轉向東北,落實右腳,左腳向西南方向斜退一步,兩掌順勢向下履收(【撤步履】),左轉腰,面向西北,重心移左,同時收回右腳,左上右下合抱於胸前,右足內凹處輕貼左足內踝旁,足面平行,離地約5公分(謂之【馬蹄步】)。
3. 野馬分鬃一(面北而行):沉左胯開右胯,往正北方斜上右腳跟,腳跟輕落地,隨左轉腰扣正,再右轉腰,右手仰掌,經由左掌下,向右前上方斜挒出(挒彼胸、脅),與頭同高,左手俯掌後履平腰(採拉彼腕),隨即挺腰碾腳,兩掌藉勢往左右雙分(故稱【野馬分鬃】),右掌五指朝右前刺出(刺彼目、喉),左掌同時向左後斜帶出(用沉勁以稱右手之勢),左肘尖距腰10公分。
4. 過門(【沉採直收】、馬蹄步):右掌向左內旋翻腕,虎口朝上(握彼肘腕),右足跟順勢微微離地,隨即足跟下落,藉勢沉身下採(謂之【沉採】),同時坐實左腳,向右轉腰,右腳跟為軸,腳尖向右開90°,右肘藉勢向後直收(謂之【直收】或【後肘】),重心移右,收左腳成馬蹄步,同時左掌下右掌上,合抱於胸前,面朝東北。
5. 野馬分鬃二:沉右胯開左胯,往正北方斜上左腳跟,腳跟輕落地,隨右轉腰扣正,再左轉腰,左手仰掌前挒平頭,右手俯掌後履平腰,隨挺腰右腳碾蹬之力,同時左掌五指前刺,右掌向右後方斜帶出,右肘尖距腰10公分。
6. 過門(【沉採直收】馬蹄步):左掌向右內旋翻腕,虎口朝上,左足跟順勢微微離地,隨即足跟下落,藉勢沉身下採,同時坐實右腳,向左轉腰,左腳跟為軸,腳尖向左開90°,左肘藉勢向後直收,重心移左,收右腳成馬蹄步,同時右掌下左掌上,合抱於胸前,面朝西北。
7. 野馬分鬃三、過門:(同野馬分鬃一、過門)
8. 野馬分鬃四、過門:(同野馬分鬃二、過門)
9. 野馬分鬃五:(同野馬分鬃一)
(三六)前後迴身蹬腳(先由北轉西,後由西轉東):
1. 右迴身蹬腳(面西):左腳跟提起,向左轉腰,用腰帶動,外碾左腳尖45°,重心移左,收右腳,同時雙掌立臂內旋,如剪刀般收置胸前,成右合手(右手外左手內)。雙掌掌心朝內,沉身內翻,向下屈膝蹲坐,坐實左腳,右腳尖輕點地,身體逐漸上昇,右腳慢慢離地(訣曰:腳不離地手不分,腳一離地手就分),右足抬穩,向正西方慢慢蹬出,腳跟朝前(意在腳跟,直蹬彼腹、襠),雙掌同時徐徐向外翻捲分開(訣曰:半夜荷花慢慢開),掌心向外(搭控彼肩),同肩寬,齊耳高。
2. 左迴身蹬腳(面東):倒插右腳,右後轉身,左手外右手內,合手於胸前,坐實右腳,內扣左腳尖,坐實左腳,外碾右腳尖,收左腳。雙掌掌心朝內,沉身內翻,向下屈膝蹲坐,坐實右腳,左腳尖輕點地,身體逐漸上昇,左腳慢慢離地,左足抬穩向正東方慢慢蹬出,腳跟朝前,雙掌同時徐徐向外翻捲分開,掌心向外,同肩寬,齊耳高。
(三七)左攬雀尾(面北):
1. 過門(逃步):右掌在上左掌在下合抱,沉右胯、收左腳、開左胯,左腳跟向左後方略退,足跟不點地轉往正北方上步(謂之【逃步】)。
2. 左掤:左手由下往上掤,掤到左手掌心朝自己的同時,右掌中指擱置在左腕脈門上,用腰帶動右腳尖,碾成45°,弓步掤。
3. 左履:挺腰翻掌,平臂向前伸出約20公分,由左向右翻轉,左手轉為陰,右手轉為陽,兩掌距離20公分,往右斜下方履回。
4. 左擠:提臂,左手心貼右手背,左掌外,右掌內,相疊一圓圈(抱太極)於右胸前,稍許沉身,向左轉腰,同時翻轉右掌,中指貼於左腕脈門上,挺腰橫左臂,左弓步前擠。
5. 左按:重心移右足,右掌置左腕背上,向左右兩側化開(俗稱【抹臂】),同時身向後坐,兩掌距胸前約20公分時,垂肘坐腕,弓腿前按,平按20公分,腰腿勁送10公分,面對正北的左弓步。
(三八)右單鞭下勢(由北經西向南轉西南):
1.過門(左顧右盼,面西):後坐,重心移右,左足收置右足內踝旁,左上右下借步合抱於胸前,重心移左,右足尖內碾,向左轉身,面朝正西方,左足向左後退一步,足尖點地,同時右手仰掌左手俯掌,向東北方探出,兩掌與肩同高同寬,距胸前約30公分,沉身坐胯,以中馬步(兩腿下沉彎曲,足尖外開45°)向正南方平履,目視左掌,謂之【左顧】;右掌至左膝時,雙掌向下翻轉,左仰掌右俯掌,以低馬步(下坐成臀部距足跟僅30公分)向正北方平履,謂之【右盼】(手到膝足實,手去膝足虛)。
2.左掤右挒(西向南):左掌至右膝時,雙掌虎口朝上,往西北方雙採(採彼肘腕),隨即右掌食指朝上(架托彼肘),挺腰起身,左掌貼於右肘旁;繼而右食指由前向下隨勢沉身(壓彼肘),在膝蓋前升,在膝蓋前降,重心挪左腳,左掌隨勢上提胸前,向左轉身掤手,右掌距右膝約30公分,隨右足左扣90°,向南挒手(意在食指),謂之【左掤右挒】。
3.右斜單鞭(面西南):重心移到右腳,左腳跟為軸,腳尖向左開90°,轉向東南,收右腳平合抱(右掌外左掌內)。左轉腰,左手往東北方向吊手,沉左胯開右胯,往西南方向斜上右步,上步的同時,右掌由胸前30公分橫掤、立掤,隨重心慢慢往前移,內碾左腳,右手捲掌,成立掌出手,完成右弓步斜單鞭。
4.下勢(舊稱【蛇身下勢】,面西南):向左轉腰,左腳尖隨勢向左開45°,右手隨轉腰之勢,曲肘收回右胸前,掌心朝內,指尖朝左。重心移左,正身往下沉坐左腿,右足跟順勢外推,足尖內扣成【仆步】,同時右掌指尖轉朝下,由右胯往下插,隨即指尖轉朝前,右掌背貼於右大腿內側,目視西南。
(三九)右金雞獨立(面西南):重心逐漸往右移,右轉腰,左足跟為軸,往內扣左腳尖,同時將左掌吊手之指尖轉朝上,收置左臀旁(稱【後勾手】),藉左足往前蹬撐之力,外碾右足尖,將身體緩緩昇起,右掌虎口朝上提起,右足向西南成右弓步;隨即坐實右腳,沉胯挺腰,右掌向下採壓,置右胯旁,同時乘勢輕收左足,足尖點地收置右足內踝旁,左掌順勢鬆開勾手,虎口朝上,由下往前上撩(撩彼下襠);隨即落實左足,左掌下按置於左胯旁,藉勢右手立掌,掌心向左,指尖朝上(提刺彼喉),與右膝同時上提(提膝頂襠),右足鬆垂,右手與右足尖成一直線(手與足合),右肘與右膝成一直線(肘與膝合),右肩與右胯成一直線(肩與胯合),謂之【外三合】。
(四十)左單鞭下勢(面東南):
1. 左單鞭:往西北方向橫退右腳,重心移到右腳,左足收置右足內踝旁,同時左掌心與右掌背相疊,成左平合抱,身體微向右轉,右掌向西北方平伸,成吊手,沉右胯開左胯,往東南方向斜上左步,上步的同時,左掌由胸前30公分橫掤、立掤,隨重心慢慢往前移,內碾右腳,左手捲掌,成立掌出手,完成左弓步斜單鞭。
2. 下勢:向右轉腰,右腳尖隨勢向右開45°,左手隨轉腰之勢,曲肘收回左胸前,掌心朝內,指尖朝右。重心移右,正身往下沉坐右腿,左足跟順勢外推,足尖內扣成仆步,同時左掌指尖轉朝下,由左胯往下插,隨即指尖轉朝前,左掌背貼於左大腿內側,目視東南。
(四一)左金雞獨立(面東南):重心逐漸往左移,左轉腰,右足跟為軸,往內扣右腳尖,同時將右掌之吊手指尖轉朝上,收置左臀旁成勾手,藉右足往前蹬撐之力,外碾左足尖,將身體緩緩昇起,左掌虎口朝上提起,左足向東南成左弓步;隨即坐實左腳,沉胯挺腰,左掌向下採壓,置左胯旁,同時乘勢輕收右足,足尖點地,收置左足內踝旁,右掌順勢鬆開勾手,虎口朝上,由下往前上撩(撩彼下襠);隨即落實右足,右掌下按置於右胯旁,藉勢左手立掌,掌心向右,指尖朝上(提刺彼喉),與左膝同時上提(提膝頂襠),左足鬆垂,左肘與左膝成一直線。
(四二)右、左打虎:
1.過門(雙盪掌,面東南):(接上勢)右手上提與左掌同高,掌心相對,沉身落右胯,左足往東南方向輕落,成虛步(亦稱【貓行步】),順勢雙掌鬆垂,由上向下往右盪出,謂之【雙盪掌】。
2.右打虎:重心挪到左腳,右轉腰,沉左胯,開右胯,提右足,向西南方向橫盪、上步,同時雙掌亦完全放鬆,隨身勢盪開來,從胸前由左經右,向上繞一圈變拳。(注意:上步與兩拳動作應一致,手到腳到,上下相隨,隨盪隨落,隨往右合),左手拳眼朝內,向下搬壓(搬彼拳臂),橫置右胸乳前10公分;隨即沉右胯,左轉腰,碾左腳,弓右步,擊右拳(擊彼頭背),拳心向外,距右額20公分,目視東南。
3.左打虎:後坐,向右轉腰,雙拳變掌,向西南方雙採,同時右足向左後撤步,兩手放鬆,隨勢往左後方雙盪出,落實右足,左轉腰,輕提左足,向東南方向橫盪、上步,同時雙掌亦完全放鬆,隨身勢左盪,從胸前由右經左,向上繞圈變拳,右手拳眼朝內,向下搬壓,橫置左胸乳前10公分;隨即沉左胯,右轉腰,碾右腳,弓左步,擊左拳,拳心向外,距左額20公分,目視西南。
4.此式以退為進,忽左忽右,忽開忽合,意含凶猛,故謂【打虎式】也。
(四三)左龍回頭(由南經東向東北轉西北):
1.過門(【迴旋掌】):重心移右,倒插左足,向左後轉身,同時雙拳變掌,左掌仰掌鬆落左胯旁,右掌俯掌,隨勢盪向右下方,經右胯,向上迴旋,提臂曲肘(謂之【迴旋掌】),成右上左下合抱於胸前。
2.採:(面西北)重心挪到左腳,向左後轉腰,右腳跟為軸,腳尖向左扣180°
,重心移到右腳,用腰帶動,碾左腳尖,沉右胯,開左胯,提左足,向西北方向足尖輕點地,成左虛步,同時左掌由右掌內向上穿掤,虎口轉朝上,往西北方下採,右手仰掌置臍前。
3.挒(面東北):左腳尖外碾45°,重心挪到左腳,收右腳,左上右下合抱,沉左胯,開右胯,右轉腰,向東北方上右步,右掌上提,掌心朝內,左掌心朝外,藉挺腰碾左腳成右弓步之勢,兩手前後互挒,兩掌間隔距離各10公分,指尖與耳同高。
4.肘(先刺正東,後肘西北):沉身,右腳尖外碾45°落實,左足收置右足內踝旁,隨即提左足,向西北方斜退,足尖輕點地,順勢兩掌向左翻轉,成右上左下斜合抱,兩掌心相對約30公分,十指朝東,挺腰,提左掌穿過右掌背,掌心翻轉朝下,往左輕帶(拉彼腕),右掌意在指尖,往正東平刺(刺彼腋窩【極泉穴】),左足尖外碾45°,左肘隨腰向西北擊出(肘彼乳下【期門穴】),目視肘尖。
5.靠(東北):碾左腳尖,重心移到左腳,收右腳合抱,沉左胯,開右胯,右腳跟往東北方向斜上半步,腳跟著地同時,右臂內旋鬆垂,置於右大腿內側,左手虎口撐圓,掌心斜朝下,置右肩內側,沉身鬆腰坐胯,利用身體整勁,向東北靠出;隨即右足下沉,左掌下落平臂,右掌上提,成左平合抱於胸腹前,右掌隨轉腰之勢,由左掌內往外彈出(擊彼乳下兩肋端【期門穴】),成鬆腰坐胯半馬步,左手護胸,右手於右膝上方,兩掌虎口相對,成一平圓。
(四四)玉女穿梭(由東北經東轉西南轉東南、東北、西北、西南):
1.過門(【玉女勢】,面南,先刺正東,後刺西南):重心移到左腳,雙手上提至臉高,倒插右腳,向右後轉腰,兩掌掌心向外,左右撥開,隨轉腰之勢,盪成迴旋掌,右掌仰掌落置右胯旁,右腳尖著地,坐實右腳,左腳尖內扣180°,右掌順勢由腹前盪起,提到【膻中】高度,左掌俯掌,中指尖輕搭右腕脈門,同時輕提右足,足背輕搭左腿膝窩【委中穴】,後坐,右足尖向後撩踢(撩彼【會陰穴】)輕落地,沉胯蹲坐成絞步,雙手後收,左手俯掌平腰往正東平刺(刺彼脅下【大包穴】或【章門穴】),目視左掌;隨即右轉腰,右手仰掌往西南斜上刺(刺彼喉部【廉泉穴】),目視右掌,完成玉女勢。
2.玉女穿梭一(面東南):提右足向西南斜上,左轉腰,扣右腳,順勢右掌仰掌向左平砍(不過腰),往下沉身,碾右腳尖,右掌翻轉成俯掌,向右肘出(謂之【上步肘】),順勢坐實右腳,收左腳,右上左下合抱。沉右胯開左胯,左轉腰,往東南方向上左步,同時左掌曲臂往上掤,翻掌托架,仰掌置頭上,距顖會穴(顖音ㄒ一ㄣˋ,又名顖門、頂門、前頭百會,如圖)約20公分,右手掌心朝外,沉身內碾右腳成左弓步,右掌由胸前【膻中穴】向東南方上搓,掌心著力,為第一梭。
3.玉女穿梭二(面東北):重心挪到左腳,身體轉正左上右下合抱,提右足尖向左後方移90°(謂之【仙人步】,俗名【大插步】,又稱【迷蹤步】),右後轉身,扣左腳180°,碾右腳尖90°,沉左胯開右胯,右轉腰,往東北方向上右步,同時右掌曲臂往上掤,翻掌托架,仰掌置頭上,距【顖會穴】約20公分,左手掌心朝外,沉身內碾左腳成右弓步,左掌由胸前【膻中穴】向東北方上搓,為第二梭。
4.玉女穿梭三(面西北):重心挪到右腳,收左腳上步合抱,右上左下合抱,沉右胯開左胯,左轉腰,往西北方向上左步,同時左掌曲臂往上掤,翻掌托架,仰掌置頭上,距【顖會穴】約20公分,右手掌心朝外,沉身內碾右腳成左弓步,右掌由胸前【膻中穴】向西北方上搓,為第三梭。
5.玉女穿梭四(面西南):重心挪到左腳,身體轉正左上右下合抱,提右足尖向左後方移90°成大插步,右後轉身,扣左腳180°,碾右腳尖90°,沉左胯開右胯,右轉腰,往西南方向上右步,同時右掌曲臂往上掤,翻掌托架,仰掌置頭上,距【顖會穴】約20公分,左手掌心朝外,沉身內碾左腳成右弓步,左掌由胸前【膻中穴】向東北方上搓,為第四梭。
6.此式左右手相穿,分打東南、東北、西北、西南,四個隅角,忽隱忽現,捉摸不定,襲乘其虛,故曰【玉女穿梭】,以喻其勢之巧捷也。(楊澄甫《太極拳體用全書》頁44)
(四五)左十字手(由西南轉南):落實右足,左手外右手內成合手,左轉腰,身體轉向正南方,沉右胯開左胯,向西南方上左足落實,成分身步,同時兩手掌心朝外,向左右兩側分開,眼神先觀照左掌,重心挪左,隨右轉腰再目視右掌,輕收右腳,與左腳距離同內肩寬,腳尖點地後碾正,朝向正南,左掌外右掌內,由兩側收置喉前10公分,成左十字手(十字交义的位置對正喉嚨)。
三、第三段:
(四六)右攬雀尾:
1. 過門(右【白蛇吐信】):右手仰掌,向東南挺腰刺出,刺到喉嚨的高度,重心移右,左足向後退半步,翻掌履勢收回,重心移左腳,收右腳,左上右下合抱於胸前。
3.右掤:沉左胯,右轉腰,斜上右腳,腳跟落地,腳尖隨左轉腰扣正,右手掌再隨右轉腰之勢,由左胯向右上方掤起,當右手掤到腰無法再轉時,左腳跟放鬆微提,用腰轉帶動左腳尖,內碾成45°,面對正西方,掌心朝向自己,成右掤式。
4.右履:向右略挺腰翻掌探出,右手轉為陰(俯掌),左手轉為陽(仰掌),一陰一陽為履,相距約一肘寬,隨即後坐左轉腰,雙掌順勢向左後方斜下帶回,身體隨勢左轉45°,成後坐步履勢。
5.右擠:提臂平合抱右轉腰,右掌在外左掌在內掌心均朝自己,右掌心平貼左掌背,沉身左足實,身體右轉45°,翻轉左掌,以左手中指尖輕搭右腕脈門,重心由後腿勁徐徐前推,挺腰成右弓步擠式。
6.右按:右掌翻朝下,左掌心貼於右腕背上,兩掌向左右穿抺化開,隨即後坐,垂肘立腕,雙掌隨後坐之勢蓄勢於胸前20公分,掌心向外,隨即以後腿勁往前推送,成弓步右按式。
(四七)右雙風灌耳:後坐倒掌,重心落左足,雙掌後收,同時向外翻轉變拳,拳心向上,同時右膝平提上頂(提膝頂襠),足尖鬆垂,雙拳經右膝兩側下擊,回拉一半,落左胯,稍許往下沉身,上右腳,扣正足尖,兩拳收置腰間。沉胯下坐,兩拳在腰間向內翻轉,拳心向下,垂肘立腕,挺腰碾蹬左腳,往前弓步灌拳,與耳同高時,拳眼相對微微內扣(擊彼【太陽穴】),目向前視。
(四八)左雙風灌耳:後坐,雙拳併臂收置喉部(保護【廉泉穴】),拳心朝內,左後轉腰,右腳尖內扣90°(儘量扣,至少90°),重心挪到右腳,左足跟為軸開左腳尖90°,將身體轉至正北方,左膝平提上頂,足尖鬆垂,雙拳下擊,經左膝兩側回拉一半,落右胯稍許往下沉身,上左腳,扣正足尖,兩拳收置腰間。沉胯下坐,兩拳在腰間向內翻轉,拳心向下,垂肘立腕,挺腰碾蹬右腳,往前弓步灌拳,與耳同高時,拳眼相對微微內扣,目向前視。
(四九)右穿掌(向東北):微碾左腳尖,沉身收右腳,左上右下合抱於胸前,沉左胯開右胯,向右轉腰,右掌仰掌搭於右胯旁,指尖轉朝東北方向,右腳往東北方向上步,左臂橫置胸前,掌心向下壓(壓彼拳掌),碾左腳成右弓步,同時右手仰掌,從左掌背上穿出與喉同高(刺彼喉【廉泉穴】),左掌背收置右腋窩下,虎口撐圓,護住【極泉穴】。
(五十)右十字腿(由東北轉向西南):
1.過門(轉身托掌):後坐,右足跟為軸,內扣足尖90°,同時右掌外旋,翻掌向左後轉身,右手立臂,掌心朝上,往上托架(托彼臂),手指平頭,掌離頭頂約20公分。
2.重心移右,左腳跟為軸,腳尖外展90°,重心挪到左腳,碾收右腳,同時右手向下採,平肩高時,左手搭右掌上,成右合手,往外翻掌,經過襠、胯,左手放鬆,往後盪開,上提約30公分,右手虎口朝上,輕搭在右腿胯上,平提大腿,順勢帶起右掌,掌心朝左,沿右腿中央向前平刺(虛招,刺彼胸),隨即翹起腳尖,右足跟向前蹬出(實著,蹬彼脅下,故稱十字腿)。
(五一)左穿掌(面東南):右足微收,沉胯向右前方輕落,成虛步,身體向左轉,順勢微扣右腳尖,左上右下合抱於胸前,沉右胯開左胯,向左轉腰,左掌仰掌搭於左胯旁,指尖轉朝東南方向,左腳往東南方向上步,右臂橫置胸前,掌心向下壓(壓彼拳掌),碾右腳成左弓步,同時左手仰掌,從右掌背上穿出,與喉同高(刺彼喉【廉泉穴】),右掌背收置左腋窩下,虎口撐圓,護住【極泉穴】。
(五二)左十字腿(面西北):
1.過門(轉身托掌):後坐,左足跟為軸,內扣足尖90°,同時左掌外旋翻掌,向右後轉身,左手立臂,掌心朝上,往上托架,手指平頭,掌離頭頂約20公分。
2.重心移左,右腳跟為軸,腳尖外展90°,重心挪到右腳,碾收左腳,同時左手向下採,平肩高時,右手搭左掌上,成左合手,往外翻掌,經過襠、胯,右手放鬆,往後盪開,上提約30公分,左手虎口朝上,輕搭在左腿胯上,平提大腿,順勢帶起左掌,掌心朝右,沿左腿中央向前平刺,隨即翹起腳尖,左足跟向前蹬出。
(五三)右龍回頭(由西北經東向西南轉東南):進行方向是西南與東南方向90°,因為轉動幅度小,故用碾腳尖,與第二段同。
1.採(面西南):坐實右腳,放鬆左小腿,左腳尖向內扣45°,輕點於右腳尖前約10公分,順勢左掌上右掌下,合抱於胸前,沉右胯向右後轉腰,左腳尖內碾45°
,重心移到左腳,用腰帶動右腳尖外開90°,沉左胯開右胯,提右足盪向西南方向,足尖輕點地成右虛步,同時右掌由左掌內向上穿掤,虎口轉朝上,往西南方下採,左手仰掌置臍前。
2.挒(面東南):右足尖外碾45°,重心挪到右腳,收左腳,右上左下合抱,沉右胯開左胯,左轉腰,向東南方上左步,左掌上提,掌心朝內,右掌心朝外,藉挺腰碾右腳,成左弓步之勢,兩手前後互挒,兩掌間隔距離各10公分,指尖與耳同高。
3.肘(先刺正東,後肘西南):沉身,左腳尖外碾45°落實,右足收置左足內踝旁,隨即提右足,向西南方斜上,足跟輕點地,足尖略內扣,順勢兩掌向右翻轉,成左上右下斜合抱,兩掌心相對約30公分,十指朝東,挺腰提右掌,穿過左掌背,掌心翻轉朝下,往右輕帶(拉彼腕),左掌意在指尖,往正東平刺(刺彼腋窩【極泉穴】),右足尖外碾45°,右肘隨腰向西南擊出(肘彼乳下【期門穴】),目視肘尖。
4.靠(東南):碾右腳尖,重心移到右腳,收左腳,左手上右手下,借步合抱;沉右胯開左胯,左腳跟往東南方向斜上半步,腳跟著地同時,左臂內旋鬆垂,置於左大腿內側,右手虎口撐圓,掌心斜朝下,置左肩內側,沉身鬆腰坐胯,利用身體整勁,向東南靠出;隨即左足下沉,右掌下落平臂,左掌上提,成右平合抱於胸腹前,左掌隨轉腰之勢,由右掌內往外彈出(擊彼乳下兩肋端【期門穴】),成鬆腰坐胯半馬步,右手護胸,左手於左膝上方,兩掌虎口相對,成一平圓。
(五四)右指襠捶(面東):重心移右,坐實右腳,退左腳,兩掌左上右下合抱於胸前,左轉腰,右腳尖微內碾,重心移到右腳,右手握拳在腰,拳眼向上;沉右胯開左胯,左腳跟向正東方上步,隨勢左手掌心向下,由右而左摟過左膝,收置左大腿旁,同時右足內碾,挺腰成左弓步,右拳從腰間向前下擊(擊彼襠),拳眼斜上,目視前方。
(五五)右上步七星(面東):外碾左腳尖,坐實左腳,同時雙手握拳收提腰際,右腳向前邁出半步,腳尖點地,置於左足右前方約30公分處,成虛步(蓄勢待踢,搓彼腿脛骨),雙拳隨身腰由下往前上掤(架開彼拳,反擊彼顎),與眼同高,兩拳右外左內,交叉成十字,拳眼向裡,目視前方。
(五六)右退步跨虎(面東):坐實左腳,右足向右後方斜退一步(退“〈”字形〉,同時兩拳變仰掌,併臂向下,經由胸前向腰、胯、襠間後收,護住襠後,坐實右腳,挺腰起身收左腳,左足尖虛點地,成左虛步,同時雙掌復經由兩胯、腰間,向兩側翻轉上提,左手掌心朝下,五指朝前,平臂置於左腰旁,左肘尖距腰10公分;右手掌心斜向前,五指朝上,與頭同高,距右額約20公分;兩肘成半圓形,目視左手。
(五七)右轉身擺蓮(由東向右轉360°面東):
1.過門(合抱轉身):沉身下壓右掌,與左掌齊平後,兩手向左右分展,左上右下合抱於胸前,同時輕提左腿,向右轉腰,橫跨90°輕落地,沉身外碾右腳尖90°,續外碾左腳尖90°,再以右腳跟為軸,向右開轉180°,回到正東方。
2.上步穿掌:坐實右腳,左腳向前邁步,重心挪到左腳的同時,右手掌心翻轉朝下,左手掌心翻轉朝上,向右轉腰,左掌經腰側自右肘腕下穿出,指尖斜向上,右手則順勢轉至左肩旁,掌心向外,目視左掌。
3.翻掌轉身:重心後移,身體由右經左再向右轉身,雙掌隨轉腰之勢,掌心斜朝上,由左額經頭上顖會穴轉向右額,重心再逐漸前移,順勢外碾左腳尖,雙掌繼續向右伸出,右手在前,左手在後,與肩同高,成【八卦掌】。
4.右擺蓮腿:左腳坐實,右膝向左前方提起,藉沉身轉腰之勢,以右足背從左至右橫向擺出,同時雙掌掌心斜下,由右向左俯拍足背,謂之【雙擺蓮】,左掌先右掌後,目隨雙掌走。
5.擺蓮腿訣:一合一開腳上踢,先履後拍腦後擊,空中改為扇形腿,頓時滿天血橫飛。
(五八)右彎弓射虎(面東):右擺蓮腿後收腿沉胯,右足跟向前上步,雙掌拍足面後,經身前向左後方弧形擺盪而去,隨即翻掌向下、向右方履回,左手履經左腰時,變掌為立拳,握拳在左腰;右手履經襠下,隨勢變平拳,握拳在右腰。隨即挺腰、弓腿、碾左足,成右弓步,兩拳順勢同時擊出,左拳向前直擊【膻中穴】,拳眼向上,拳心向右;右拳上擊【太陽穴】,拳眼斜下(與左拳眼遙相對),拳心向外,橫置右額旁約20公分,目視左拳。
(五九)左指襠捶(由東經南向西):後坐倒插右腳,右上左下合抱,右轉腰,扣左腳尖,同時左掌變立拳,握拳在左腰,坐實左腳,外碾右腳尖,沉左胯開右胯,右腳跟向正西方上步,隨勢右手掌心向下,由左而右摟過右膝,收置右大腿旁,同時左足內碾挺腰,成右弓步,左拳從腰間向前下擊(擊彼襠),拳眼斜上,目視前方。
(六十)左上步七星(面西):外碾右腳尖,坐實右腳,同時雙手握拳,收提腰際,左腳向前邁出半步,腳尖點地,置於右足左前方約30公分處,成虛步(蓄勢待踢,搓彼腿脛骨),雙拳隨身腰由下往前上掤(架開彼拳,反擊彼顎),與眼同高,兩拳左外右內,交叉成十字,拳眼向裡,目視前方。
(六一)左退步跨虎:坐實右腳,左足向左後方斜退一步(退“〉”字形),同時兩拳變仰掌,併臂向下,經由胸前向腰、胯、襠間後收,護住襠後,坐實左腳,挺腰起身收右腳,右足尖虛點地成右虛步,同時雙掌復經由兩胯、腰間向兩側翻轉上提,右手掌心朝下,五指朝前,平臂置於右腰旁,右肘尖距腰10公分;左手掌心斜向前,五指朝上,與頭同高,距左額約20公分;兩肘成半圓形,目視右手。
(六二)左轉身擺蓮(由西向左轉360°面西):
1.過門(合抱轉身):沉身下壓左掌,與右掌齊平後兩手向左右分展,右上左下合抱於胸前,同時輕提右腿,向左轉腰橫跨90°輕落地,沉身外碾左腳尖90°,續外碾右腳尖90°,再以左腳跟為軸,向左開轉180°,回到正西方。
2.上步穿掌:坐實左腳,右腳向前邁步,重心挪到右腳的同時,左手掌心翻轉朝下,右手掌心翻轉朝上,向左轉腰,右掌經腰側自左肘腕下穿出,指尖斜向上,左手則順勢轉至右肩旁,掌心向外,目視右掌。
3.翻掌轉身:重心後移,身體由左經右再向左轉身,雙掌隨轉腰之勢,掌心斜朝上,由右額經頭上顖會穴轉向左額,重心再逐漸前移,順勢外碾右腳尖,雙掌繼續向左伸出,左手在前,右手在後,與肩同高,成【八卦掌】。
4.左擺蓮腿:右腳坐實,左膝向右前方提起,藉沉身轉腰之勢,以左足背從右至左橫向擺出,同時雙掌掌心斜下,由左向右俯拍足背,右掌先左掌後,目隨雙掌走。
(六三)左彎弓射虎(面西):左擺蓮腿後收腿沉胯,左足跟向前上步,雙掌拍足背後,經身前向右後方弧形擺盪而去,隨即翻掌向下、向左方履回,右手履經右腰時,變掌為立拳,握拳在右腰;左手履經襠下,隨勢變平拳,握拳在左腰。隨即挺腰、弓腿、碾右足,成左弓步,兩拳順勢同時擊出,右拳向前直擊【膻中穴】,拳眼向上,拳心向左;左拳上擊【太陽穴】,拳眼斜下(與右拳眼遙相對),拳心向外,橫置左額旁約20公分,目視右拳。
(六四)右十字手(又稱【合太極】,由西經北、東轉正南):
1.轉身扣腳:後坐,左上右下合抱,向右後轉腰,以左腳跟為軸,腳尖內扣90°,隨即坐實左腳,以右腳跟為軸,腳尖外開180°,重心逐漸挪到右腳,輕碾左腳,身體轉向正南。
2.上步合手:提左腳向東南方上步,同時雙手右手外左手內,掌心朝內,成右合手。
3.翻掌收腳:雙掌外翻,掌心朝外,同時輕收右腳,足尖輕點左足內踝旁。
4.上步十字手:沉左胯開右胯,右腳跟向右橫跨一步,扣正腳尖朝向正南,雙掌順勢向左右兩側伸展撥開,由上向下劃圓,先目視右掌;重心挪到右腳,再向左轉腰,目視左掌,收左腳尖輕點地,與右腳平行一肩寬,雙掌同時由下而上,成十字交义(十字對正喉嚨)。
5.合太極:雙掌內翻,掌心向下、向前平伸分開,與肩同高同寬,垂肘雙按(如將球按入水中狀),兩掌微微後收,置於腰間,重心先移左,微碾右腳,重心再移右,微碾左腳,雙掌繼續沿兩腰側,緩緩鬆垂下落,當拇指下垂輕觸兩胯旁時,雙掌指尖捲朝下,同時左腳慢慢收回,置右腳內踝旁,站立如起勢,目視前方,調息歸元,復歸無極。(全式完)
參、拳式分析與常見犯錯:
一、 太極拳64式之【合抱】分五種,即:(一) 大合抱:上手俯掌,置於喉頭廉泉穴前10公分;下手仰掌,托於小腹丹田穴前10公分,上下相距50公分。右手在上時,重心在右腳,稱右合抱;反之,稱左合抱。此種合抱使用最頻繁,為招與招之間最常用之過門銜接式。
(二) 斜合抱:又稱【小合抱】,上手俯掌,置於左(右)胸前;下手仰掌,托於左(右)小腹前,上下相距30公分,右手在上時,重心在右腳,稱右斜合抱;反之,稱左斜合抱。64式太極拳中,斜合抱僅見於龍回頭,在【挒】之後,【刺】【肘】之前,雙掌對揉時使用。(三) 平合抱:一掌外,一掌內,掌心平貼掌背,合抱成圈,與肩同高,兩掌拇指豎起相對,與四指成垂直。右掌在外,稱右平合抱;反之,稱左平合抱。64式太極拳中,平合抱僅使用於【履、擠】之間,【靠、彈】之間及【單鞭】吊手之前。
(四) 疊步合抱:手掌部分與大合抱相同,惟雙腿相疊成絞步。64式太極拳中,疊步合抱僅有左式,分別使用於【右白鶴亮翅】之後,及【野馬翻身】之前。
(五) 借步合抱:手掌部分與大合抱相同,惟腳之重心則相反(即左手在上時,重心反在右腳),因僅係短暫順勢借步之用,故稱借步合抱。64式太極拳中,借步合抱亦僅有左式,使用於第一、三段右龍回頭【靠彈】之後,第二段【左抱虎歸山】及【左顧右盼】之前。
(六) 初學者合抱時常見錯誤為:雙掌位置上下倒置(如右合抱卻左手在上),雙掌距離過大、或過小、或過偏,虛實未分清,夾肘或抬肘,立身欠中正,尾閭未前收,臀部向後突出等,均宜注意改正。
一、 太極拳架中,凡雙掌左右交叉成十字形,除十字交叉處正對喉頭時,稱【十字手】:右手在外,稱右十字手,用於第一段及第三段結束時;左手在外,稱左十字手,用於第二段結束時。其餘無論交叉處高或低,統稱【合手】:右手在外,稱右合手;反之,稱左合手。太極拳64式之合手分高、中、低三勢:高架合手,雙掌托置額頭,如左右扇通臂之弓步托掌屬之;中架合手,雙掌托置胸前,如右左分腳、右左側身蹬腳前之合手屬之;低架合手,雙掌收置小腹前,如右左海底針接扇通臂之合手、前後迴身蹬腳沉身下坐翻掌時之合手,均屬之。初學者於此部分宜加注意。
二、 「攬雀尾」之方向為東、西、南、北【四正方】,其步法應為【長直步】,定式時,前腳外側對正前方,後腳足尖斜向45°,兩腳橫距與內肩同寬,長距約為一步長(上步時上身不動為度),初學者往往因髖關節未能鬆開,胯未能落,致上步時橫距不足,立身不穩,方向不正,宜勤加練習,注意改正。
三、 「龍回頭」之方向為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斜角】,其步法應為【橫寬步】,定式時,後腳外側對正前方,前腳足尖斜向45°,兩腳橫距與肩同寬,長距僅為半步長,故上步時應開胯,往45°角【橫上步】,初學者極易滋混淆,宜特加注意。
四、 楊氏太極拳64式掌形為【蘭花掌】,即拇指與食指成月牙形,食指彎曲5°,中指、無名指、小指彎曲15°,不併不張,鬆而不散,不論倒掌(虎口朝上)、立掌(掌心朝左右)或按掌(掌心朝下或朝前),均為蘭花掌。凡掌向前使用,均由耳旁10公分伸出,即拳訣所云:「掌由耳邊伸。」
五、 楊氏太極拳之拳形為【四平拳】,即拳之四維(各平面)均須平整。其蜷曲成拳的形式為:以中指領先,四指併攏蜷曲,中指指尖微微觸貼掌心勞宮穴,而後將拇指輕輕蓋壓於中指中節,慢慢攥攏,團握形成四平拳。因太極拳乃柔中寓剛,綿裏藏針之術,不以剛硬為能,故握拳不宜緊實,外形似緊非緊,內則大鬆,以鬆柔為上。但雖為鬆握,須有團聚之意,使之有「分之不開,擊之不散」作用。握拳時,拳背與前臂齊平,腕骨正直,腕背自然伸直,不可歪曲,不可內拗或外凸,形成戳拳。所謂戳拳者「腕骨不正,握拳不順;腕骨不鬆,尺(骨)橈(骨)彆扭,形如印戳。」如此拳頭不可用也。只有四平拳,才能運腕利活,節力均平,淺輕而堅,掣打勁利。凡拳之使用,均由腰間發出,即拳訣所云:「拳由腰間發。」
六、 太極拳對步法的要求極嚴,訣云:「邁步要輕靈,落步要穩健」、「兩腿宜分虛實,起落猶似貓行」、「進退轉換,虛實分明」、「沾地就是實,一鬆就是虛」。然而不但要求兩足分清虛實,更且要求「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實非全然站煞,虛非全然無力」,必須虛實相參,達致下盤穩固,定步沉氣穩實而不飄浮,動步輕靈活潑而不重滯,進而【步步有根】,既能八面支撐,又能八面轉換,中正安舒且變化莫測。初學者腿力不足,架子無妨高些,邁步不妨小些,迨習練純熟,腿力漸強時,則當自我要求,架子低些,邁步大些。
七、 太極拳走架時之行步,只有在上步(含【逃步】)時是以足跟先落地,其餘無論收步、跟步、橫步(連枝步)、插步、斂步、撤步,皆以足尖先點地。初學者於此處常易犯錯,宜加注意。
八、 太極拳之虛步(亦稱【副步】,一足在後落實,一足在前側方輕沾地)概分兩種,一為足尖沾地,如白鶴亮翅、上步七星、虛步採,前腳以足尖沾地,取其靈便,便於起腿踢敵;二為足跟落地,如提手上勢、手揮琵琶,前腳以足跟落地,取其厚實,踩敵足面,制敵下盤。初學者當熟知,方不致混淆錯用。
九、 太極拳之弓步,重心前七後三,前腿膝不過足尖,後腿稍彎曲,富彈性,取其靈便,進退轉折變換容易。初學者或過或不及,均宜注意改正。
十、 太極拳64式之用腿,依序計有:右分腳、左分腳、右側身蹬腳、左側身蹬腳、右迴身蹬腳、左迴身蹬腳、右十字腿、左十字腿、右轉身擺蓮腿、左轉身擺蓮腿等十種腿法,無論其方向、角度、過門、手法、出腿方式、勁道、用意、用法,均不相同,各有特色,初學者應細加探究,庶免混淆。
十一、 澄甫先生嘗云:「太極拳貴在動靜有常,故練時舉步之高低,伸手之疾徐,運動之輕重,進退之伸縮,氣息之宏細,顧盼之左右上下,腰頂背腹之俯仰,須知各有常度,不可忽高忽低,忽疾忽徐,忽輕忽重,忽伸忽縮,忽宏忽細,忽左右上下俯仰之不勻也。惟步之高低,手之疾徐,如能得有常度,則亦不必拘其高低疾徐之有一定法則也!」(《太極拳體用全書》例言之三)學拳者當深體斯語。
十二、 太極拳講究鬆柔圓活,故而行拳走架除「用意不用力,處處走圓弧」外,對於全身九大關節的要求,亦極為嚴格。如《拳論》開宗明義即云:「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結尾復強調:「周身節節貫串,無令絲毫間斷耳!」《行功心解》亦云:「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至。」凡此皆強調不可有僵直拙力,才可由鬆柔而圓活,而輕靈,而節節貫串。故行拳走架時,肩、胸、腰、肘、腕、掌、胯、膝、足均宜鬆沉,不可硬挺僵直。肩宜沉,胸宜含,腰宜活,肘宜垂,胯宜落,踝宜鬆,腕不皺不折(皺則過仰、勁易斷;折則過垂、腕易折),掌不併不張,指不翹不彎,膝似直非直。其關鍵訣竅均在一【鬆】字,初學者宜深刻體察,並自我要求。
十三、 拳諺有云:「抬肘一身空,垂肘一身鬆。」拳訣有云:「肘在屈使,肘不貼肋,肘不離肋。」蓋肘一貼肋,即成夾肘,其病在不靈活,肘僵死矣;肘一離肋,即成抬肘,其病在授彼以肘,易為彼所制。無論抬肘、夾肘,均為身法之大忌,初學者應隨時隨刻注意沉肩墜肘,肘與肋之間,保持一拳頭之寬度,才能鬆活靈便。
十四、 拳訣有云:「步步有根,時時有定。」另拳諺亦云:「太極不動手,動手非太極。」皆強調太極拳注重【下實上虛】,下盤須沉穩,才能步步有根,時時有定。常見初學者上步、跟步、收腳,身體亦隨之上下起伏或左右搖晃,弓步時後足跟離地(俗稱【拔跟】、【揭蹄】),或腳掌左右翻動有縫隙(俗稱【掀掌】、【亮掌】),皆為腿力不足所致。拳諺中有「揭蹄亮掌,到老不長」,又有「練拳不練腿,到老冒失鬼」之說。初學者宜在此處多下功夫,無論站樁、太極步、練單勢、耗腿,若能持之以恆,均能練出沉穩腿力。
十五、 太極拳行拳走架強調所謂【四平架】,即:「頂平、肩平、眼平、腿平。」拳訣云:「頂平則頭正,肩平則身正,眼平則意正,腿平則勁正。」 故練楊式太極拳,切忌左搖右擺、前俯後仰、起伏動盪,否則就不成其為“四平架”了。拳諺中有「低頭貓腰,武藝不高」之說,初學者行拳走架,往往會低頭看腳,或彎腰駝背、臀部翹起,起伏過大,於此處最易犯錯,實宜特加注意。
十六、 拳訣有云:「式式有主,處處有用。」即指太極拳每招每式的編排,均有其主從之分,亦有其特定用意,故習拳者對每招每式之名稱、規格、方向、過門、轉折、勁道、用法等,均應詳加探究,「知其規矩,學其規矩,明其規矩,守其規矩,合其規距。」舉手投足,不失其規矩;且要「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才能於行拳走架之時,以神領之,以意貫之,以氣導之,練出神韻,練出效果,否則徒具形式,不過另類體操爾!
十七、 拳諺有云:「形意勁,八卦步、太極腰。」;行功心解云:「腰為纛」、「腰如車軸」;拳論云:「主宰於腰」、「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其病必於腰腿求之」;拳經云:「活似車輪」亦是指腰的鬆化圓轉,要如車輪般靈活;十三勢歌訣云:「命意源頭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間」;體用歌云:「湧泉無根腰無主,力學垂死終無補。」拳訣有云:「上下九節勁,節節腰中發」、又云:「力由脊發,機關在腰,運動在步。」凡此,均足以說明太極拳對於【腰】的重視。腰居於人體中間部位,是上身下體轉關連接的樞紐,也是調整人體重心,發人制勝的關鍵。在太極拳練習中,腰的轉動是有規律的,動作欲向左,則腰先向右轉;欲向右,則腰先向左,只有這樣掌握了規律,練習太極拳的腰勁,就不難了。另外,旋轉關節換勁時,不能單獨地去轉腰,否則會造成身體搖擺,下盤不穩,只有結合兩胯放鬆,襠勁撐圓,才能使腰胯左右轉換輕靈圓活,形成旋腕轉膀,旋踝轉膝,旋腰轉背的立體螺旋纏絲動作,整套動作練起來,才能圓轉自如,順其自然。總之,楊氏太極拳的正身法,關鍵在腰脊;上肢兩膀的手之運動,連線在夾脊;下肢兩腿虛實的交換,變化在尾閭。上下都是連動在一根中軸線上,運動的整體性關鍵即在“腰脊”。初學者務當「刻刻留心在腰間」。
十八、 拳諺有云:「定式看形,動勢看法。」太極拳強調「用意」,不僅在每招每式之定式中,要能用意念灌注,如:倒攆猴先意在指尖(刺探),再意在掌根(按勁);進攆猴則先意在掌根(觸下顎),再意在指尖(撲面門);海底針意在前掌拇指(刺氣海);上步穿掌意在中指尖(刺廉泉);分腳意在腳尖(踢);蹬腳意在腳跟(蹬)……等等;另在過門的銜接動勢中,亦須注意,隨時要把意念灌注其中。例如:轉身合抱,上手必帶【回身肘】意;提膝上步,必帶【膝頂襠】意;手由下往上挑(如左掤右挒轉平合抱單鞭),必帶【撩襠】意;掌由上往下壓(如上步穿掌轉十字腿),必帶【採拿】意。如此,「勢勢存心揆用意」才能符合拳訣「處處有用」的要求。
十九、 十三勢行功心解云:「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靜如山岳,動如江河。」十三勢總歌云:「靜中觸動動猶靜。」十要領亦云:「動中求靜、相連不斷」;九字訣復強調「靜」、「勻」「整」三字。凡此皆指出,太極拳架一經開展,即當如長江大海,有滔滔不絕之勢,要能上下相隨,內外相合,綿綿不斷,節節貫串,「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凸凹處,無使有斷續處」(拳論語),才能有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之氣勢與美感。其關鍵一在心靜,一在神聚,一在身穩,一在著熟。若心不能靜,神未能專,身不夠穩,招式欠熟,必多齟齬、躊躇、遲疑、彆扭之處,何能侈言順暢與美感?歌訣云:「仔細留心詳推求,屈伸開合聽自由;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訣竅無他,練!練!練!勤練!沉練!學中練!練中悟!悟中求!太極生活化!生活太極化!若能「勢勢存心揆用意」,終將「得來不覺費工夫」!願與同道共惕共勉!
肆、參考資料:
1. 楊澄甫著《太極全體用拳書》
2. 章文明著《中國太極拳》
3. 張肇平著《太極拳譜圖解六十四式釋義》
4. 蔡秀花著《太極拳述要》
5. 馬芳資 太極拳教學網站
6. 李金葉老師口述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