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泛指各種出自膀胱的惡性腫瘤,也就是有異常細胞大量增殖而不受管制,是泌尿系統中常見的腫瘤。
罹患膀胱癌最主要的危險因子是來自基因的影響,其發生與環境有密切關係,在苯胺(Aniline)色素工廠工作的工人,其發病率為平常人的30倍高,各工業先進國家中不乏此類報告。如紡織廠、橡膠廠員工就可能接觸到苯胺,工作環境中接觸到汽油或其他化學物質者也有較高的風險。
吸菸的人得病的機會也遠比不吸菸者高。患膀胱癌的病人尿中含色氨代謝物的量,據報告比正常人高,這些因素都可能與膀胱癌有關。而膀胱癌死亡人數中男女比例約為3:1,60歲後發生率增加。
膀胱癌多位於膀胱底部,但復發性癌症或腺癌則發生於膀胱頂部,通常為多發性病兆,生於上皮,以移行細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高居 90﹪;鱗狀上皮細胞癌:在膀胱癌中佔7-8%左右;腺性上皮癌最少,約佔膀胱癌中1-2%。膀胱癌向外轉移方式有局部侵犯、淋巴或血流轉移,以淋巴轉移最常見。
依傳統上膀胱癌的侵犯部位採用馬歇爾(Marshall)分期系統,如下:
零期:癌細胞只限於黏膜,包括可見之乳突癌及原位癌。
A 期:侵犯到黏膜層,但未達到黏膜下層。
B1期:腫瘤細胞侵犯範圍尚不及肌肉層一半。
B2期:腫瘤細胞侵犯整個肌肉層,但未穿過。
C 期:腫瘤已超過肌肉層,而擴及漿膜層和周圍脂肪,但未達周圍其他器官,無淋巴腺 轉移。
D1期:腫瘤細胞轉移至骨盆腔內鄰近器官或骨盆腔內淋巴結。
D2期:腫瘤細胞轉移至骨盆腔外或遠處淋巴結。
症狀
膀胱癌的最主要症狀是血尿,特別是無痛性的血尿(佔85﹪)。隨著癌症進展會出現頻尿、尿柱中斷、反覆尿路感染、尿急及小便困難等症狀(佔30﹪)。這些症狀並非膀胱癌所特有,其他非癌症疾病如膀胱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或前列腺炎也可能出現類似症狀,所以不能依症狀診斷是否有膀胱癌。如要確立此一診斷,應有組織學證據,也就是將腫瘤切除或切片,經病理科醫師檢查才能確定。
然而有時因腫瘤侵犯及輸尿管引起阻塞,而產生腎水腫。如在下腹部發生鈍痛或摸到硬塊,則為晚期的症狀。
因膀胱癌被切下的膀胱
膀胱癌的診斷
醫師可經由腹部觸診、肛門指診來檢查腫瘤的大小,女性病患也可經由陰道作檢查。
尿液培養
取中段尿液標本送到實驗室檢查是否含有白血球,如白血球數量過多則顯示泌尿道某處可能有感染,並檢驗尿中是否含紅血球以區分出血與否。尿液細胞學檢查在顯微鏡下觀察尿液中所含的膀胱壁脫落的細胞是否有癌細胞存在。
膀胱鏡
醫師經由尿道放入一條可彎曲、有彈性及前端有亮光鏡頭的細管,在肉眼透視下經由細管前端的鏡頭尋找膀胱內可疑的部位,並取下小部份組織作切片檢查。
切片檢查
切片檢查乃由專業人員藉由顯微鏡觀察所取下的組織,判斷是否為癌細胞、癌細胞的種類、分期,以及是否擴散至其他部位。
膀胱癌最常見的是移形性上皮細胞癌,占九成以上;最罕見的是鱗狀細胞癌和腺癌,較容易擴散至其他部位。根據顯微鏡下的觀察,膀胱癌可分為1-3級,第1級係指最類似正常細胞的癌細胞,第3級則與正常細胞差異很大,且可能已侵犯到膀胱壁,一旦發生這種情形就容易擴散至其他器官。
靜脈注射腎盂攝影術
靜脈注射腎盂攝影術是將顯影劑由靜脈注入體內,再利用X光來檢查腎臟、輸尿管及膀胱,其目的是要發現器官內的異常狀況。一般來說醫護人員會請您在檢查前6-8小時限水及禁食,檢查前一天則給予瀉劑以便檢查能更清楚。檢查後應多喝水。
細胞計量數
這是測量膀胱及尿液中細胞的染色體基因(DNA)含量,有助於確認膀胱癌治療後的復發狀況,並預測其預後。
醫師會利用以下一些影像檢查來確認膀胱癌癌細胞侵犯的深度及是否已擴散至身體的其他部位:
胸部X光
可檢查肺部異常,如膀胱癌細胞已侵犯至膀胱的肌肉層,則可能轉移至肺部。
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
電腦斷層:是一種電腦化的X光片,可將膀胱及週圍器官做橫切的影像呈現在電視畫面上,一般較X光片清晰。腹部及骨盆腔的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可檢查輸尿管、淋巴結及骨盆腔內器官的異常,核磁共振亦可顯示出膀胱壁變厚的部分,有時候為了使影像更清楚,會給予靜脈注射顯影劑。
骨骼掃描
診斷腫瘤轉移至骨骼的變化,它通常會和X 光一同使用,如膀胱癌細胞已侵犯至膀胱的肌肉層則可能轉移至骨骼。
治療
膀胱癌治療一般以手術為主,以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為輔。
‧零期:癌細胞只限於黏膜。此時經尿道切除或電燒膀胱腫瘤;術後再加上膀胱內灌藥治療即可。八成病人可行這種簡單手術達到良好療效。
‧一期:侵犯到黏膜層,但未達到肌肉層,治療方法與零期同。
‧二期:腫瘤已侵犯肌肉層,但未達到軟部組織。此時可施行經尿道切除術、膀胱部份切除或全切除,視侵犯大小不同而定。
‧三期:腫瘤已超過肌肉層,而擴及漿膜層和周圍脂肪,但未達周圍其他器官,無淋巴腺轉移。此時必須將膀胱根除性切除,加上尿路改道手術或放射線治療或全身性化學治療。
‧四期:腫瘤已侵犯其他器官,或有淋巴腺及器官轉移。此時只能靠放射線治療或化學療法。
而其手術治療分為:
(一) 部分膀胱切除術:適用於單一腫瘤且表淺層受侵犯者。
(二) 根除性膀胱切除術:適用於大而廣泛侵犯性腫瘤,連帶切除膀胱附近器官及淋巴結。
(三) 尿路改道術
輸尿管乙狀結腸吻合術:將輸尿管植入乙狀結腸的下段,直接排尿至直腸,在由此排出體外。但易造成電解質不平衡及逆行性尿路感染。
輸尿管造口術:將一條或兩條輸尿管穿過腹壁,在腹壁做一個造口以利尿液排出。但易引起腎盂腎炎,需鼓勵大量飲水。
迴腸造口(不可禁式人工膀胱):切斷一小段迴腸,將其一端封密,一端開口穿出腹壁,造成一個造口,再將雙側輸尿管植入,形成一個空間取代膀胱,但此種手術後病人需將集尿袋裝置於造口,已盛取尿液,此種人工膀胱屬於不可禁式,無法控制尿液。
可控制式迴腸囊(可禁式人工膀胱):取一段較長的迴腸,將迴腸縫製成袋狀,再將雙側輸尿管植入,形成一個人工膀胱,尿液可以儲存其中,屬於可禁式膀胱,病人需固定時間進行導尿的工作。
新人工膀胱:將兩條輸尿管的末端與截取的一段腸道相連接,做成一個人工膀胱,形成尿路分流,出口處為一造口型態,位於腹部右下側,尿液會儲存於人工膀胱中,至有尿液感時,再利用導尿管由右下側造口導出體外。
代用膀胱:隨著醫學的進步,膀胱癌患者的存活率相對的提高;而手術技術的改善,患者在接受膀胱全切除後,會以〝代用膀胱〞術式來取代以往的迴腸造口之尿路改道術。〝代用膀胱〞是目前最理想的尿路改道手術,其排尿型態未改變且功能近似正常膀胱,較不會影響病人的身體心像及心理的衝擊,在病人的生活品質上有較佳的滿意度。雖然如此,此手術初期患者仍有尿失禁情形,因此,如何在接受迴腸代用膀胱手術治療過程中,促進患者調適成功並早日恢復功能,是手術治療的重點。
orthotopic neobladder urinary diversion
遺傳學
如同大部份的癌症一樣,膀胱癌的確實原因還不完全清楚,但已知有幾個風險因子和它有關。最顯著的因子包括抽菸和接觸工業用化學物質。膀胱內的FGFR3基因,和類似的HRAS、RB1、TP53等基因突變也是一大風險因子。上述的基因在調節細胞增殖循環扮演重要角色,若功能失常會使細胞增殖速度過快或失控。這些因基的變異也許有助於了解為何某些膀膀胱癌長得比較快。
膀胱癌並非遺傳疾病,腫瘤發生通常是肇因於部份膀胱細胞的基因突變,可發生在個人生涯的任何時間點。這種不是來自雙親的基因變異稱為本體突變(somatic mutation)。然而,有膀胱癌家族史的人,罹病風險是比一般人高。這些線索顯示,有些人似乎對某些化學物質的分解和處理能力較差這種體質得自雙親的遺傳,而使得這些人容易受香菸、染劑等致癌物影響。
自我預防保護
減少接觸染劑及有機溶劑,減少染髮機會,從事紡織、染髮、皮革、化學、農業、印刷業的從業人員,工作時應做好防護措施(如戴手套、口罩、穿雨鞋等),並最好遵守定期健康檢查的規定。
不吃有防腐劑的和化學物質食物,及避免含有防腐劑、糖精、人工甘味及亞硝酸鹽的食物,可能附有農藥的食物務必要洗淨。
禁止抽煙。多吃富含維他命A、C、B6的食物。
每天喝八杯以上的水,定時上廁所,不要強忍小便,為防止疾病復發,經治療後應每三個月做一次膀胱鏡檢查,超音波或電腦斷層檢查,二年後改為每半年追蹤一次,五年後每年追蹤一次。
需定期檢查身體,應每半年做一次尿液及尿液細胞學檢查。
心理建設
不幸罹患膀胱癌的人士在精神上將因人而異,可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心理打擊,尤其是二期以上,必須進行根除性膀胱切除術、尿路改道術、或需要做人工膀胱的病人,會面臨形體改變(deform)的命運及生活上的不便。
誠如【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說:知識及常識是對抗癌症最好的武器。
筆者在此建議不幸罹患膀胱癌的人士造訪一個關於膀胱癌方面很好的國際社群網站 Bladder Cancer Advocacy Network (BCAN) 網址是 http://www.bcan.org/
這是一個非營利性的組織,致力於宣導民眾對膀胱癌的認識和支持學術研究,也是許許多多膀胱癌戰友們分享經驗的園地。
其他參考資訊
泌尿造口最常見併發症:尿酸結晶
尿酸結晶發生的原因及護理措施
尿酸結晶是泌尿造口最常見併發症之一。形成尿酸結晶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細菌將鹼性尿液內的尿酸分解成結晶,依附在造口及造口周圍皮膚上。通常白色粉末結晶體黏附在造口或造口周圍皮膚。
根據調查:全膀胱切除迴腸導管術的泌尿造口患者中,發生造口周圍皮膚和造口出現尿酸結晶物的患者約占10 %。尿酸結晶與飲食中攝取較多鹼性食物有關。正常人尿液多為弱酸性,平均pH值為6.0,飲食酸鹼度常影響尿液的pH值,若進食蛋類、魚類、瘦肉、動物內臟、核桃、花生等酸性食物,則尿液呈酸性,若進食菠菜、綠豆芽、芥菜、杏仁等鹼性的食物,則尿液呈鹼性。因此在飲食上應鼓勵患者多飲水、多進食幫助提高尿液的酸性濃度的食物或飲料。
指導患者使用白醋 (醋與水按容積比為1:3) 清洗造口及造口周圍的結晶物,然後再用清水清洗乾淨造口及周圍皮膚後再粘貼造口袋。患者經過護理指導後,結晶體約3天內可消退。
2 則留言:
請問目前仍有在做人工膀胱的醫生有誰?eoo1567@gmail.com
關於這個問題可請教專業醫師
https://www.tahsda.org.tw/doctors/doctorcard.php?doctorid=831
臺安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永泰醫師曾是我在同修會的同學。他是泌尿科專業醫師。很有菩薩心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2%B1%E6%96%87%E7%A5%A5
在台北榮民總醫院、台南奇美醫學中心、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行醫的邱文祥醫生,是我所知的很能體恤病人的泌尿科醫生。他非常重視醫病關係。國外華僑也會專程回國找他看診。據我所知邱文祥醫生目前可能主要行醫於台北榮民總醫院。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