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8日 星期四

醫師的等級與頭銜

醫師的等級:住院醫師【R1、R2、R3…】、總住院醫師【CR】、主治醫師【VS】


1. 住院醫師是什麼?就類似巡邏員警。英文是resident,剛進醫院第一年簡稱R1,依序為R2、R3、R4、………要一直待在醫院,如果有人出事要站第一線,因為主治醫師不是每天都在的。

2. 總住院醫師英文是chief resident,簡稱CR,翻譯成總住院醫師,俗稱:總醫師。住院醫師必須輪流在院內值班,以負責處理各種狀況,以及接新病人。原則上,當第一線的資淺住院醫師沒有能力處理時,就會向第二線的資深住院醫師求援。而值班時可能遇到的情況,大部份頂多只要call到擔任全院總值的最資深的住院醫師,即有足夠能力處理。除非是有特別緊急或困難的狀況,例如:外科要開急刀,或是心臟內科要急作心導管等,才會通知在家on call的主治醫師。

3. 主治醫師(Visiting staff,Vs):在民眾心目中,似乎就只有主治醫師才稱得上醫師。已經擁有專科乃至於次專科執照者才是 成熟的 醫師。有資歷能獨當一面坐在診間為民眾服務的主治醫師,都已經接受過由淺入深、由廣而專、循序漸進,至少10到14年的漫長訓練。在教學醫院的病房中,住院醫師在個人能力範圍內、 暨主治 醫師指導下,進行半獨立作業。任何一位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間所需的診斷和治療,大部份都是由住院醫師來提供。主治醫師通常只扮演決定大政方針以及較困難而專業部份的角色。

醫師頭銜及其資歷

(一)主治醫師


1醫學中專畢業,在縣及以下基層醫療機構工作,取得醫師資格後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七年;

2醫學大學專科畢業,取得醫師資格後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六年;

3醫學大學本科畢業,取得醫師資格後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五年;

4醫學大學本科畢業並取得與醫學有關的第二學士學位,取得醫師資格後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四年。

(二)副主任醫師

1醫學大學專科畢業,在縣及以下基層醫療機構工作,從事主治醫師工作不少於七年;

2醫學大學本科畢業,從事主治醫師工作不少於五年;

3取得臨床醫學碩士學位,從事主治醫師工作不少於四年;

4取得臨床醫學博士學位,從事主治醫師工作不少於二年;

5臨床醫學博士後人員在完成博士後研究工作、出博士後流動站前。

(三)主任醫師

醫學大學本科畢業或取得學士以上學位,從事副主任醫師工作不少於五年。

(四)符合下列有關條件,經考核合格,可認定主治醫師任職資格:

1取得臨床醫學碩士學位,從事醫師工作不少於三年;

2取得臨床醫學博士學位。

(五)符合下列有關條件,申報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任職資格不受上述學歷和任職年限的限制:

1獲自然科學獎、國家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的主要完成人;

2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二等及以上獎的主要完成人。

第十條 申報人應當符合下列外語能力的要求:

(一)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要掌握一門外語,並能通過臨床醫學專業外語職稱等級考試,取得相應級別的合格證書。

(二)長期在基層醫療機構工作的人員,外語的要求可以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適當放寬。

至於美國的制度有些不同:


以前所謂的Intern (也叫做R1), 現在通通稱作PGY1 (post graduate year 1)。


PGY1的工作並主要是訓練對疾病的診斷和各類的procedure, (包括放central line, intubation, arterial line, chest tube, 等各式侵入性的管線) 雖然在各醫院裡的狀況不同, 但是這些是完成第一年訓練必須學會的基本功夫.... 想當然耳, 所謂的Resident (就是年資在兩年以上的R), 現在通稱作PGY幾 (第幾年住院就在Y後面加上那個數字)

PGY2以上的住院醫生工作就依照各科而有區別...... 最主要的是擔任領導和監督的腳色! 通常PGY2以上的住院不需要每天寫一堆煩死人的病歷和dictate一堆入出院紀錄, 但是他們每天要花心思規劃每個病人所需要接受的治療和出院規劃, 同時需要注意每一個PGY1的動況和學生的學習情況..... 如果有人開天窗, 他們就是必要的候補人員, 所以算是每一個ward team的靈魂人物

總醫師也就是所謂的Chief Resident.... 通常每一個program只有一個年資最高的作這種苦差事!!! 雖然薪水高了幾千元, 但是要負責聆聽所有住院醫生的苦水和抱怨, 還得編排所有人的班表, 是個吃力不討好, 裡外不是人的差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