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6日 星期二

生命之癌 ── 健康的真義

什麼是健康?很多人為健康下了很多定義,但是,不管怎麼定義,終究脫不了世界衛生組織為健康下的定義──通常,人們強調人類是一個有機體,這個有機體在世界中生存,能夠對於環境與自己保持一個最佳的身心狀態,而且能夠做出最適當的反應,這便是健康。

舉個例子來說:一個人罹患大葉性肺炎,整個胸腔都已經充滿帶菌胸水。患者咳出鐵屑色澤的濃痰,而且喘氣困難,命在旦夕。我想,誰都知道這個人不是處於健康狀態,因為他的肺臟已經遭到肺炎雙球菌的感染,免疫系統已經節節敗退,他的肺臟即將失去功能,換氣將要停止,而血中含氧量也會下降,倘若我們不加以干預,那麼他很有可能死亡。

這時候,醫學會告訴我們的是:如何維持生命,治療肺炎,讓他度過那危險期。倘若這個人命大,活過來了,那麼,他要什麼時候才算是痊癒、恢復健康呢?很有可能,他的一些肺部組織,已經遭到破壞,很有可能,他⋯⋯永久性的不能再執行某些工作。這些殘留下來的結果,算不算是病態呢?還是說,我們就可以接受:這種狀態,已經算是健康?

復原到多少才算是痊癒?這一直都是很值得爭議的,但是,我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誰也沒有辦法為絕對健康下一個定論。絕對健康似乎只是一種理想狀態,沒有人能夠完全達到完美的健康狀態。

我們用另外一種狀況來觀察:倘若是肺癌好了。那麼,醫師將會為這肺癌加以分類,包括病理學上的分類,以及病灶侵犯的程度,來進行分期的動作。這些做法,都是為了評估患者的狀況,以便評估處理方法以及預後。一個常見的指標,是五年存活率。但是,您是否曾經想過:為什麼不是拿十年存活率,或者是二十年存活率來作為指標?

答案其實很簡單,不需要太多學理,只要有基本的常識就夠了。原因一點也不複雜,您大可想看看──

倘若你到現在還沒想出來,那我給一個提示好了──那為什麼不乾脆拿一百年存活率來作為指標?

沒錯!一百年以後,所有的人都死光了,還有什麼存活率可言?很顯然的,倘若按照健康的傳統定義,那麼,不會有人是健康的,因為所有人──一個也不例外,終究會死。祇是早死晚死的問題而已。所以設定五年存活率,已經差不多了,設定的太長,癌症可能還來不及復發,患者可能早已因為其他疾病而過世。從這一點來看,我們將發現:死亡的碼表,在你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倒數計時了。當我們換個腦袋來想想:人的一生,不正如罹患了一種癌症,它的生長緩慢,但是從不間斷,而且無藥可治嗎?每個人都是一樣的,患者如此,家屬如此,護士如此,醫生也如此,沒有一個人能夠治好這個生命之癌。這是一種宿命,生物的宿命,只要有生,就一定有死。

所以,不管你是躺著的,還是坐著的,都不必太過難過或高興,反正,五十步笑百步,誰都一樣。基於這點,請收回所謂的同情──你沒有權利可憐患者的,患者只是你我的前輩,患者需要人家尊重的。不適當的同情,是天下最惡毒的話語了,倘若你真的要表達關懷之意,何不學習去尊重患者?

其次,我們雖然不能改變死亡的命運,我們卻可以改變對於死亡的態度。我們舉個真實的例子來說明好了:一位男子在二十九歲那年,算命仙告訴他,他活不過一年了。他深信不疑,所以,回家之後,開始交代後事,等一切都處理好之後,他就乖乖的在那裡等死。誰知道,幾十年過去,他的老婆死了,他的小孩也死了,全村裡的同輩,幾乎都快死光了。只有他一個人,八十幾歲,但是身體依然健壯,怎麼也死不了。

後來,他變成了村中最可悲的笑柄,每天,人們看著他,出來坐在相同的地方,但是雙目無神,不知道在想些什麼?事實上,他也不能想些什麼,因為他只剩一個軀殼而已,他的壽命,就結束在五十多年前了。

但是在嘲笑或同情這位老者之前,你不妨先設身處地去想想:倘若你就是那個二十九歲的他,你會做的比他好嗎──有人宣告了你的死期將至,而你也相信了,那你將怎麼過下去?你可以坐著等死,也可以身體力行,直到壽命終了,你會選擇哪一個呢?

當然,你一定會用盡全力去吸收相關的疾病知識,但是除了疾病資訊以外,你在「生活」這件事情上,你是不是繳了白卷?很多個案在與我會談時,都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經過我提醒,他們都猛然警覺到:自己案頭的書,竟然只剩下跟疾病有關的書籍,而翻閱報紙也只會去注意健康版。

你原本的嗜好呢?你原本的死黨呢?你原本的事業呢?你所有愛與被愛的人呢?很多人都會發現:自己開始與病魔對抗後,竟然拋棄了一切的東西,甚至連附近的公園、大門的顏色、鮮花的味道通通忘記了。這時候,你豈不是跟那位等死的老人一樣,正在把你的生命給一一拋棄掉?相對的,倘若生病的是你的親友,那你跟他的互動,是不是正一步一步把他鎖在「病人」的角色上?

你的人生目標呢?達成了嗎?你的心中,是否還有遺憾?你現在過的生活,是你所喜歡的嗎?

這些問題,你我都得時時刻刻反問自己。因為,你我都不知道自己的死期,將會發生在什麼時候。你雖然不能決定死亡的時間,但是卻可以決定死亡來臨時,你心中是了無遺憾或是不甘不願?

曾經有一位患者,他的家族史當中,有很多人是罹患肝癌死亡。他為此憂心忡忡。他非常擔心自己也步上同樣的後塵。所以,他拚命吸收相關的知識,不斷注意身體的所有症狀,調整自己的生活型態,完全按照所謂的健康生活的方式去做。但是還是焦慮不已,因為他無法肯定:這麼作他就不會罹患肝癌。我當下問了他:「你總會死亡的。當死亡的那一天到來時,你希望是肝癌過世?還是肺癌過世?腦癌過世?心肌梗塞?腦中風呢?或者你希望是意外事故,那麼你希望被車撞死?飛機失事?墜樓身亡?」他發現沒有任何選項是他滿意的。但是很抱歉,答案必然是其中的一種。這時,他明白了焦慮的無謂。

真正的健康,就是不要花費過度的精力,在一些沒有必要的事物上。逛醫院、求偏方、亂試藥,這些都是耗費生命的無效率行為。接受事實,理解真相,然後在既有的基礎上,好好的活下去。這才是真正的健康。你想追求健康嗎?那你應該去問問路邊的野草。   以上為陳俊欽醫師的文章。 謹供參考。




2013年3月16日 星期六

生命最有價值的兩句問話…

生命最有價值的兩句問話:


1. 你在世上的這一生快樂嗎?

2. 你在世上這一生 有沒有幫助別人找到快樂?

一年多前我看過一部電影 叫 “一路玩到掛”(The Bucket List)。

講一個人聽到自己罹患絕症噩耗時,會想做什麼事。

故事從一個億萬富翁(由傑克尼克遜所飾演)

在病房遇到了另一個修車工(由摩根費里曼所飾演)講起,

兩個人都因癌症住進醫院,走到了人生盡頭。



過世前想看、想體驗的事

有一天,億萬富翁看到技工一直在書寫,很好奇追問才發現他在寫人生清單。

他剛進大學時, 哲學老師叫他們列出的一份人生清單,

寫出他們在過世前想做、想看以及想體驗的事。

億萬富翁聽了之後覺得這個點子太棒了,隨後也列出自己的人生清單。

兩個人還結伴做了許多想做的事,包括賽車、打獵和旅行,

在世界各地留下許多快樂的足跡。

有一天到了埃及金字塔,技工突然變得很認真嚴肅。

不管是表情還是話語都很慎重,他說埃及人一直有個傳說,

說人死後到天堂門口會被問兩個問題。回答的內容會決定你往哪裡走。

第一個問題是:你在世上的這一生快樂嗎?

億萬富翁聽了之後沉默不語,因為他雖然擁有私人飛機、豪宅和美食,

十分富有,極其享受,但他回答不出來。因為他的確不快樂,

他知道, 有很多東西不是金錢能換得的。

他無法回答,催促著趕快說第二個問題。

技工說: 那你在世上這一生, 有沒有幫助別人找到快樂?

億萬富翁聽了更加沉默,甚至生氣。因為他是個大老闆,對人極為嚴苛,

常常挑剔找麻煩,不要說幫助人快樂了,

甚至還讓人很不快樂,是別人痛苦的來源。

加上自己還離過四次婚,唯一的一個女兒不相往來。

他這一輩子從來沒幫助別人快樂過。



減少批評、責備、抱怨,才會快樂起來

我對那一幕印象極為深刻。我們現代人都忙著工作,競爭壓力很大。

如果我沒猜錯,很多人跟我一樣,從來沒想過第一個問題: 我這一生快不快樂?

而對第二個問題,反應還會是: 問了還不是白問,我還能怎麼樣?

還不是得上班、下班?實際上是不是這樣?當然不一定。

同樣的環境職場,同樣的工作,如果我們很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感恩惜福,也會在逆境中抱持正向態度,可以讓自己快樂的程度就不一樣。

至於第二個問題: 我們有沒有幫助別人更快樂?

可以想的東西就更多了,似乎跟第一個問題關係很密切。

一個不快樂的人,很難帶給別人快樂,因為想法、作為都是負面的。

卡內基講得很清楚,人要減少批評、責備、抱怨和挑毛病,

才會快樂起來,也才有可能跟別人好好相處溝通,帶給別人快樂。

我有個朋友是快遞公司總經理。有一天, 他的助理跟他說:

總經理,拜託你不要這麼愁眉苦臉的好不好?

他生氣地說: 難道我連自己不快樂的權利都沒有嗎?

那位小姐說: 你真的沒有權利愁眉苦臉,因為你害得我們的工作士氣也很低落。

在家裡也是,如果父母愁眉苦臉,孩子也沒辦法快樂起來,影響一家人。

自己積極正向,不僅自己能快樂,也會大大影響別人的。



學會讚美,帶給別人快樂

我最近在看巴菲特的自傳。

裡面提到員工都很喜歡跟他一起工作,因為他很會讚美別人。

其實巴菲特以前並不是快樂的人。他內向、害羞和退縮。

他是在二十幾歲參加卡內基訓練之後才改變的。

他在自傳裡提到卡內基有 16 次之多, 講到他如何從退縮害羞變得有自信,

懂得跟別人溝通,成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甚至讓他娶到老婆。

那是他在一次訓練得獎後,十分開心快樂,晚上才有自信開口跟女朋友求婚,

結果一舉成功,更加深他日後持續改變,愈來愈有信心。

在未來的歲月裡,不管你是做哪個行業,什麼樣的工作,

每天進辦公室前,都可以先問自己這兩個問題:

我快樂嗎?我能不能幫助別人更快樂?

那麼,一天的工作就會很不一樣。

========================================

People may not remember exactly what you did or said,

but they will always remember how you made them feel

=========================================





2013年3月7日 星期四

運用晨光夕陽的紅光來提升肝功能、治療帕森金氏症,並修補受損的視力


以下文章參考自【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

曬太陽有助提升肝功能......經常超過晚上11點睡覺的朋友一定要看喔!

曬太陽有助提升肝功能看過的朋友再看一次喔~建議身邊的人曬曬早晨與黃昏的陽光!

據悉,一名21歲大四男學生因為熬夜打電玩,罹患猛爆性肝炎,居然在特殊陽光波長的治療下,配合均衡飲食,肝指數從一個月前3200單位降至60單位,恢復正常,令人覺得不可思議。

專家建議,肝病患者、或是肝不好的人最好每天早晚出門曬曬太陽,眼睛直視晨光及夕陽的紅光,時間約15~30分鐘,整個人沈浸在舒服、不刺眼的紅光中,就能提高肝臟功能,並有助維護正常視力。

2008年5月18日上午,中醫藥研究新知學術研討會在台北市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舉行,美國西雅圖自然療法醫科大學臨床指導教授潘念宗以「肝炎研究新知」為題,發表獨創的ss2006理論及臨床研究報告。

潘念宗指出,ss2006理論的兩個s就是指 sunrise(晨光)、 sunset(夕陽),研究發現,這兩個時段的陽光波長在3千~9千lux之間,每天早晚各暴露15~30分鐘,就能讓體內粒腺體產生能量,有助於提升肝功能。

潘念宗表示,血液篩檢結果發現,年輕人的肝炎並非病毒或酒精引起,而是免疫系統出問題,在與家長討論之後,決定採用晨光夕陽療法,並配合均衡飲食。

潘念宗說,從中醫觀點來看,肝主目,如果對於肝臟功能有所助益,對於視力保健也會有一定的效果。美國太空總署早在2000年就開始運用晨光夕陽的紅光來治療帕森金氏症,並修補受損的視力,效果非常不錯

潘念宗強調,凌晨一時至三時是肝經運行的時間,而一時至四時也是褪黑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候,這個時候一定得好好睡覺,避免熬夜,以免傷及肝腎,甚至引發自體免疫性的猛爆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