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8日 星期六

世界上最簡單的防中風防癡呆降血糖的動作竟然是...... 踮脚

                    徐博士聊健康           
 
 
健康需要正确的思路,如今养生鸡汤泛滥,保持健康需辨析那些亦真亦假的保健传言和谣言;保持健康需理性,不可偏信偏听偏执;保持健康要了解自己的生理和体能。好心情才健康、有耐力才健康,好习性才健康。有氧耐力运动和均衡多样化的营养是最基本的保健原则。
 

 
那些长期不锻炼,久坐如屁屁粘在座椅上的懒鬼们,脑血管就不会晶莹剔透,血管畅通了。往往越坐越笨。老人久坐不动,则退化超级加快,勤快的老人呆得慢,脑子灵活的老人衰老也慢。
别尽想着解放全人类,先让自己的大脑轻松点吧。
脑溢血、脑梗死主要导致偏瘫跛行,活动能力下降。而所有人的衰老都是血管变细的结果,供血逐步下降,脑部营养逐渐减少,慢慢老去,逐步步履艰难而老态龙钟。
 
中老年人谁都怕中风,可有几个人知道世界上最简单的防中风痴呆和降餐后血糖的的动作竟然这么简单,就是踮脚
这可不是常人所说的练习小腿肌肉,还怕小腿变粗等等说法。除了锻炼小腿肌肉,让下肢血管流动之积极作用之外,大脑能够控制远端的脚爪子和腿肚子,说明神经没坏,脑子没呆,刺激远端的肌肉运动还会刺激大脑,反馈调节大脑功能。肩膀上这个几十年的脑壳里面的血管才不会加速堵塞,也就不会中风。
怎么踮脚呢?
 
让糖尿病人慢慢踮脚,自然就消耗了血糖,剧烈运动有时会增高血糖,那是与时俱进的运动性血糖升高,有的人运动后低血糖出事情,这是运动后迟发型低血糖。缓慢降低血糖的方法其实就是踮踮脚,别小看踮脚,这可是全身重量的负荷练习,人有多重,踮脚时腿部肌肉就使了多大劲儿。
 
我们训练组中的85岁老人们练了两年后,腿脚挺利索,血糖血脂有所改善,不再相信药物能够救命,相信只有体能维持得好,人才能长寿,动作超简单,但需要持之以恒。(当然有其他综合训练,但在家中仅仅练习踮脚,前几期写的老人的床上运动)
 
 
83岁以上老人也可扶着沙发和座椅站立踮脚,打好这个基础才能做别的锻炼。而很多老人脚部还没练好,足跟都不稳,腿没劲儿,就性子急快跑快走了,有的容易摔跟头。还是简单练点踮脚和勾脚吧。(练习中呼吸时,踮起脚吸气,脚后跟下降过程中慢慢吸气,逐渐慢些最好。)每天练30个一组,全天分段练20组。坚持练习就能减少跌到、增强老人步行信心。
 
 
实在没时间锻炼,每天在办公室踮脚勾脚也不犯别人,开会时可以偷偷练练。春节回家一定要教会老人踮脚和勾脚,不光练习走路的肌肉,还能锻炼大脑防止痴呆,餐后练还能慢慢悄悄地降低血糖……
 
 
踮脚是最远端的肌肉控制和肌力训练,最简单最靠谱。办公室久坐的懒人们,为了您的大脑健康,动动你们的脚爪吧!老人们,为了减慢大脑衰老,请试着动动吧。
喜欢这个大白话帖子,
就分享给久坐办公室的懒人们!
告诉家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

2015年3月15日 星期日

人體急劇衰老期多吃香蕉與鳳梨

為什麼 50至59歲是人體急劇衰老期 ?

血液循環對人體健康有重大影響,因為身體的器官組織均需要充裕的養分與足夠的氧才能正常運作,血液循環正是扮演輸送的角色,一旦血液循環差,器官組織得不到適當的補給,自然會功能下降。根據研究,人體的血液循環,尤其是微循環系統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功能減緩。

30至40歲下降一波,40至49歲再下降一波,至50至59歲會有明顯的退化表現,通常50歲以上的人 ,容易感覺體力大不如前,容易勞累。如果50至59歲還自認寶刀未老,未能及時調整工作或生活、飲食方式,到60至69歲所有病號就紛紛出籠。

據臨床統計,60至69歲是各種疾病發病的高峰期,如: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冠心病、白內障、慢性支氣管炎及癌症等疾病,最容易在這個年齡層發生,大部分的人在45歲前都是非常健康的。
如果50歲以後人體便衰竭下去,那麼50歲以後的人生也未免太無色彩吧;其實人體在70歲之後,身體又將趨於正常,衰老現象趨於平緩。

 換句話說,如果50至59歲能善加保養,降低身體機能老化程度,有助避開60至69歲的疾病危險期。 到了70之後便可以真正健康有活力地享受『人生70才開始』的生活,且延年益壽。 那麼,50至59歲的人如何做健康準備?

醫師與保健專家建議: 50至59歲的人要先建立防衰老的準備,減少不必要的應酬,避開容易影響健康的刺激行為,飲食求清淡規律,不過度勞累,不加重生理與心理的負擔。

醫生的專業建議是用維他命C加生物類黃酮與槲黃素之類的天然藥物。很可惜台灣找不到這類高品質的天然藥物,即使有...衛生署大概也會限制其使用劑量,而以前庫存的此類進口產品早已使用殆盡,很多病人問..如何治過敏,空有知識,卻無武器猶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只好轉向天然食物。

專家曾對台灣各類水果做調查,看看哪一種水果的維他命C、生物類黃酮最多,但卻不含太多纖維糖份或其他干擾前述成份吸收的物質,百香果被評鑑為第一名,百香果除了種子以外,就是又香、又酸、稍甜的濃縮果汁,黃色是類黃酮的顏色,沒有其他纖維或果肉,實在是最天然的高濃度消炎天然藥物。鳳梨的維他命C與生物類黃酮也很多,雖然果肉纖維糖份稍多,但它富含鳳梨酵素,所以也是很好的選擇。
 
 
生物類黃酮最多的水果...百香果和鳳梨
 
百香果`鳳梨的產季到了,品質優良、售價便宜,百香果3斤100元,鳳梨1顆50元。(有機無農藥的比較貴) 為什麼要提這兩種水果呢? 很多人問...過敏如何處理?
 
如果有『皮膚過敏、鼻子過敏、氣喘、中耳炎』等過敏現象的人除了多吃好油【苦茶油之類】,建議:每天吃大量百香果試試。
從1天4顆開始試試,4顆要分開來吃,不要1次吃完,【可以吃到1天8顆也OK。】

一個朋友以前鼻子過敏,看遍中西醫都無效,結果大量吃蔬果以後就不藥而癒,這是因為過敏是一種慢性發炎,而蔬果含的消炎物質,所以他很輕鬆就把自己的問題治好了。
夏天天氣熱,胃口比較差,不妨把飲食中的蔬果比例提高【佔1/2到2/3】又能消暑又能保健。 有人問吃西瓜能否取代百香果,中醫師說不行..
因為西瓜太寒,而過敏體質的人有70%! 屬於寒性體質,若吃太多寒性水果,症狀反而會惡化,百香果和鳳梨沒那麼寒,屬於涼性,接近平性,所以適合推薦給大家食用。

世上有兩種水果不會長蟲:

1.鳳梨
2.香蕉



為什麼?連蟲都不敢靠近它,可見它有異於其他水果的地方?有些人這兩種水果都不能吃,吃下去肚子會漲漲不舒服,嚴重的話會拉肚子。也就是說,體質上那個部位較不好,吃下這兩種水果就會有反應。等於是補強不補弱!這是一個60歲的人告訴我的。所以你若這兩種水果吃下沒問題。就代表身體很健康。

平日不正常的生活習慣是癌症、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形成的原因。為了防止這些疾病的發生,適度的運動,和均衡攝取營養的飲食,是重要的。而營養均衡良好,且能預防癌症,而引起大家注意的就香蕉。 在去年日本癌症學會中,發表了香蕉具有提高免疫力、預防癌症效果的報告,而一天吃2根香蕉,就能有效地改善體質;此外香蕉價廉、易食、攜帶又方便是維持健康的營養素,真是神奇的水果。香蕉對減肥相當有效,是因為它卡路里低,且食物纖維含量豐。香蕉非常甜,因此會被人們認為,卡路里一定很高,其實不然, 一根香蕉(淨重約10 0克 左右)的卡路里,只有87卡而已,與一餐的白飯量(15 0克 220卡比起來,大約只有一半以下的低卡路里。

香蕉可當早餐、減肥食品。在繁忙的生活中利用健康食品或補充劑,來補充飲食不均衡的人越來越多了。而香蕉幾乎含有所有的維他命、和礦物質,因此從香蕉,可以很容易地攝取、各式各樣的營養素。其中香蕉含有相當多的鉀和鎂。鉀能防止血壓上升、及肌肉痙攣;而鎂則具有消除疲勞的效果。

鳳梨有多種保健功能:

促進消化:鳳梨中的蛋白可分解蛋白質、脂肪等,可促進消化。餐後吃些鳳梨,能開胃順氣,解油膩,幫助消化。墨西哥人將鳳梨製成藥酒,用於開胃化食。 
對抗血栓:鳳梨中含有生物和蛋白,不僅能使血凝塊消退,還可即早制止血凝塊形成,降低血液黏度,具有抗血栓作用,對心腦血管疾病有一定的輔治效果。
利尿消炎:鳳梨中所含的糖、鹽,有利尿消腫的功效。鳳梨蛋白還具有消炎作用,並可加速組織的修復和痊癒。
清熱解渴:鳳梨中含有85%水分、大量的維生素C、碳水化合物,還含有無機鹽和各種有機酸,能有效補充人體的水分及營養物質,好清熱解渴。
免疫抗疲:維生素B1是體內物質代謝與能量代謝的關鍵物質;而維生素B2為很多呼吸系統的組成部份,所以與能量代謝有著密切關係。這些都和消除疲勞有關。
 

2015年3月10日 星期二

很寶貴的養生短文

◎ 成為永遠病人的二大原因:過食 + 藥物!
就是吃太多啦,還有就是吃葯,這絕對不是好事,醫師和護理人員,都很少吃葯。


◎ 糖尿病是全身性的代謝紊亂!主因則是胰臟過度疲勞!

◎  細嚼慢嚥是在降低胰臟負擔!


◎ 活得健康的重要原則?一少三多!
A  少吃。 B 多休息! C  多喝水!  D  多流汗!


◎ 滿身流汗對各種疾病都是有益的!

◎ 飯量越大耗氧也越大。細胞越缺氧,心臟就越加壓,血壓也就越高了!

◎ 吃飯最好 "五分飽",不要撐飽!
#‎當身體飢餓感訊號出現時,正是排毒旺盛,免疫功能快速增強時!

◎ 空腹時身體發熱流汗是最有效的新陳代謝法,也是細胞自行清血解毒,補氣活化的時機!(消化系統運作時,就停止排毒!)

◎ 癌症的主因:超級中毒+組織缺氧(重度缺氧)!

◎ 癌症是身體長期處於中毒狀態(強酸),所引起"缺氧"的自然現象!

◎ "氧"是身體治病救命的靈丹,它決定腺體調節能力,免疫系統的強弱,更掌控了癌症病人的生殺大權!

◎ 勉強消化食物,只會繼續透支體內血氧,迫使免疫系統一厥不振!

◎ 癌細胞是"厭氧性"的!正常細胞是"嗜氧性"!



2015年3月5日 星期四

不能超過30個字的履歷

偶然看了日劇<工作女王> 那位女主角奮力不懈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剛好友人傳來此篇文章 ---  不能超過30個字的履歷 特錄如下 與大家分享:

曾經我是一個很自以為是的人,當我看到別人光彩的那一面,就會不自覺的,有負面的情緒出來。

譬如,看到托福GMAT拿滿分的人,就會想著:「怎麼可能!這個人肯定是小時候在國外生活過吧!」

看到保養得特別好的中年女人,就會撇嘴:「肯定是花重金打玻尿酸的阿!」

看到年紀貌美的女孩開著豪車經過,就會想著:「肯定是小三呀!」

看到年紀輕輕上了富豪榜的青年才俊,就會揣測:「肯定是富二代、靠爸族啊!」

這樣的想法 幾乎每天都發生著。我也曾一度全然不覺自己在這樣的淵里越墮越深。

直到一件事情發生....

大四去參加一個公司的面試。

面試通知郵件裡最後有一條是:請攜帶不超過30字的個人簡歷。

我一看,瘋了吧?30字?!不超過30字的履歷怎麼可能 !? 就算只把自己工作實習過的公司名字和讀過的學校名字列一遍,都不止30個字了啊?!

我想了想,絕對不可能!應該是他們漏寫了個0吧?於是便也不去多想了。因為覺得「不可能」,所以我還是帶著超過30字 的履歷去面試...

等到面試那天,我帶了份自認為已經非常簡潔的簡歷過去,一路上都覺得憋的很辛苦啊,懊惱著很多東西沒寫進去實在沒有發揮我洋洋洒洒的特點,都沒充分展示我的優點呢!但是沒辦法,還是盡量符合這個公司簡潔精準的辦事風格來做吧。結果.....

到了公司,我遞交上我的簡歷後,三個面試官不約而同皺起了眉頭,一個頭髮花白的外國男人問我:「你這個字數超過30字了,起碼得有400字吧,為什麼不按我們的要求做?」

我愣了一下,什麼?真的是30字?不是逗我玩?我有點懷疑地說:「30字?30字寫一篇簡歷根本是不可能做到的呀!這字數也太少了吧!」

一個女面試官很凌厲的口氣說:「不可能?不可能的事情我們怎麼會要求你做?」

她說著把一疊簡歷亮在我面前,「他們都可能,為什麼只有你不可能?」

我刷地一下臉就紅了,支吾著說不出話。這是我唯一一次期待著面試官趕緊說:「好了可以了,請你出去吧。」

那花白頭髮面試官又開口了:「你覺得這個世界上不可能的事情,是因為你沒有試著去做。」

我猶豫了一下說:「謝謝您。我知道我的問題出在哪裡了。不知道是否方便讓我看一眼其他人的簡歷,我想知道自己的差距有多大。」

一份履歷表,讓我相信 世界上沒有「不可能」

他們幾個互相望了一下,點頭示意後將一疊履歷遞給我。

我在拿過來的一瞬間已經被最上面的一份震驚到了....

那整張紙上畫了一個應該是以面試者自己為原型的卡通人物,最上面是他的名字,然後是一個巨大的腦袋,腦袋頂部是開放的,用一大片電腦晶元畫成了原始森林的樣子,旁邊寫著「Computerized Mind」,左手拿著畫板,寫著「Photoshop Skiller」,右手舉著一疊報告,寫著「Report expert」,中間的領帶處別著個話筒,上面寫著「Good Presenter」,心臟的位置畫了一顆奇形怪狀的心,寫著「Creativeheart」,腳踩鋥亮的皮鞋,穿著毫無褶皺的西褲,旁邊寫著「Detail-cared」……

我一邊看,一邊手心出汗。竟然真的沒有一份履歷是超過30字的,這樣一份不超過20個單詞的簡歷,我在看完四年後的今天還能夠一字不差地回想起來,並且畫面栩栩如生,你可以想象它當時帶給我的震驚,以及給面試官們帶來的印象有多深刻。

接下來的簡歷裡,有畫一個大轉盤,寫出自己的幾個特質的;有在一條豎直的時間軸上寫了自己做成的幾件大事的;還有剪切了幾幅自己參加過的作品粘上去的……

總之沒有一個是多於30個字的! 但是每一份簡歷我看完都如同看到了一個活生生的人站在我面前,我知道他的個性如何,特長是什麼,有過什麼值得稱讚的榮譽。

就是覺得「不可能」才應該去嘗試! 而我那張全是字的白紙,恐怕人家連看都不想看,即使看了,也不會留下任何印象。

我很不好意思地將一摞紙還給面試官,很誠懇地鞠了一躬,「很抱歉浪費了你們的時間,在來這裡之前,我總覺得有些事我做不到,就是不可能做的到的。謝謝你們讓我知道我的想法有多愚蠢。謝謝。」

回想自己過去 失去的機會

我關上身後那扇門的時候,長長地深吸了一口氣。回去的一路,都走的很慢。

我不是在難過失掉了這麼一個工作機會,而是在難過地回想在過去的十幾年光陰里,我究竟失掉了多少次機會?讓本該存在的可能,成了我嘴裡的不可能。

我明白了一個讓人懊惱,卻不得不承認的事實就是:那些我覺得不可能的事情,其實根本不是不可能,只是我認為不可能而已。

對一個根本不會去思考去想辦法的人來說,很多事情都會成為不可能!

後來我試著去做一份字數在30字以內的簡歷,用了四個晚上後,真的也做出來了。接著我再用三個晚上,做出一份簡報式的履歷。

在這之前,我認為簡歷就該是白紙黑字,從教育背景到工作經驗甚至是興趣愛好,但其實它充滿了那麼多的可能性!

可是真的該如此理所當然嗎?「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 嘗試去做,去努力我們自己不可能做到,真的是因為我們無能,還是我們根本沒有嘗試去做?

托福考滿分的同學,說不定我們沒看到的是,人家起早摸黑懸樑刺股每天練口語練到喉嚨發炎;開著豪車的美女,說不定我們沒看到的是,姑娘辛苦打拚幾年每天工作累得像狗辛苦賺錢;保養的很好的中年女人,說不定我們沒看到的是,她們每天下班後還去健身房睡覺一定不趴著睡,每晚一定做面膜,十幾年如一日;優秀的青年企業家們,說不定我們沒看到的是,他們無數個不眠不休的夜晚,付出比我們這些在睡夢中的人多的多的努力;對一個根本不敢去做的人來說,一切才都是不可能!

我們什麼都沒看到,就說別人不可能;我們什麼都沒去嘗試,就說這事不可能。

其實,我們覺得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別人真的可以做到。



2015年3月3日 星期二

紀小龍醫生<吐真言>

專家吐真言,醫生永遠是無奈的

背景 紀小龍,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全軍解剖學組織胚胎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抗癌協會淋巴瘤委員會委員、全國全軍及北京市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專家,每年在
病理會診中解決疑難、關鍵診斷1000例以上。

我是做病理研究的。說到病理學,老百姓瞭解得不多。在國外叫 doctor's doctor,就是“醫生的醫生”。因我們每天干的活,都是給醫院裏每一個科的醫生回答問題。並不是我們有什麼特殊的才能,而是我們都有一台顯微鏡,可以放大一千倍,可以看到病人身體裏的細胞變成什麼樣子了,可以從本質上來認識疾病。
最好的保健就是順其自然

我認為,最好的保健是順其自然。不要過分強調外因的作用,而是按照自己本身生命運動的規律,去做好每一天的事情。小孩、年輕人、中年人、老年人,各有各的規律,各有各的自然之道。大家都吃保健品,保健品毫無作用。男人喜歡補腎,我不明白他為什麼要補腎。男性的強壯和性能力,是由身體裏的男性激素決定的,不是用什麼藥物、吃什麼食物能夠補充的。

化妝品只能用作心理安慰。有的人皮膚乾燥,抹一點潤滑的保持水分,那是可以的。但是想用化妝品變得年輕,今年20明年18,那你就上當了,能變美白,更是胡扯。皮膚的黑和白,決定於皮膚裏黑色素細胞產生的色素多和少。我去美國的時候專門考察過,黑人、白人皮膚裏的黑色素細胞都差不多,差在細胞產生的色素是多是少。你以為抹了藥,就能讓細胞產生的色素多一點或少一點,這是做不到的。很多化妝品抹上去之後確實有效果,但它不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等於刷漿,你的黑色素細胞是永遠不變的。每個人的皮膚都有7層細胞。如果你去做美容,磨掉3層,就像原來穿著厚衣服,看不到裏面的血管,現在磨薄了,血管的紅色就明顯,看上去就紅潤了,像透光一樣。所以你做美容以後,會又紅潤又光亮,顯得年輕了。不過,人的細胞替補是有次數的,假如能替補50次,你早早的就消耗掉了,等你老了,再想替補就沒有了。

還有運動。咱們可以運動,但是不能透支。任何運動形式都有它最佳的頻度和幅度,好比說心跳,正常人1分鐘跳70下,你不能讓它跳120下、150下,那不是最佳的運動限度。運動的時候,不能超過身體裏細胞所能夠承受的限度。許多運動員都不長壽,因為他的運動強度超過了應該承受的頻度和幅度。就像蠟燭,燃燒得特別旺,生命一定很快就結束了。我們說,平時大家心跳是70下80下,不過成年累月都是這種狀態也不是好事。如果你每個禮拜有一次或兩次,讓心跳達到100甚至120(最好不要超過150),你的血液加速流動,等於給房間來了一次大清掃。一個禮拜左右徹底清理一兩次,把每個角落裏的廢物都通過血液迴圈帶走,有助於你身體的代謝。

醫生的診斷有三成是誤診

醫生的診斷有三成是誤診。如果在門診看病,誤診率是50%,如果你住到醫院裏,年輕醫生看了,其他的醫生也看了,大家也查訪、討論了,該做的B超、CT、化驗全做完了,誤診率是30%。

人體是個很複雜的東西。每個醫生都希望手到病除,也都希望誤診率降到最低,但是再控制也控制不住。只要當醫生,沒有不誤診的。小醫生小錯,大醫生大錯,新醫生新錯,老醫生老錯,因為大醫生、老醫生遇到的疑難病例多啊!這是規律。中國的誤診和國外比起來,還低一點兒。美國的誤診率是40%左右,英國的誤診率是50%左右。我們應該正常看待誤診。誤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太複雜,一時說不清,但是可以告訴大家一個原則:如果在一家醫院、被一個醫生診斷得了什麼病,你一定要征得第二家醫院的核實。這是個最簡單的減少誤診的方法。有一些不是誤診的問題。比如說脂肪肝,它不是病。在20年前,不管哪本書上,都不會專門有這個詞兒,這全是B超惹的禍。有了超聲這個儀器,把探頭往你的腹部一 放:哦!你是脂肪肝!這個詞就叫出來了。

我專門研究過這個問題。我在解剖之前,先給超聲科打電話,讓他們推一個超聲機到解剖室,在打開腹部之前超一下,看有沒有脂肪肝,然後打開來驗證。有時候他們說:沒有,打開一看:這不是黃的脂肪嗎?有的正相反。所以超聲診斷脂肪肝是不準確的。

身體裏脂肪多,你的肝臟裏脂肪一定多,問題是脂肪多了,給你帶來什麼疾病沒有?我們做了很多解剖,沒有發現一個肝臟的硬化、肝臟的損傷,是由於脂肪肝引起的。有人說你現在是輕度脂肪肝、過兩年變重度脂肪肝,然後就變肝硬化,最後是肝癌,說這樣話的人沒有任何證據。

還有酒精肝,都以喝酒對肝損害最大。酒精叫乙醇,乙醇到了肝臟,在那裏分解,像剪刀一樣,把兩個碳的分子剪斷,最終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呼出去,水尿出去。如果你的肝臟裏都是這樣的剪刀,你害怕喝酒幹什麼?關鍵不是對肝的損傷,肝細胞死了可以再生,關鍵是對神經細胞的傷害。人體裏只有神經細胞是生下來多少個,一輩子都不會再增加一個,只會減少。喝酒每喝醉一次,都要犧牲一批神經細胞。

癌細胞是殺不死的

我對癌症的興趣,從70年代上學時候就開始了,到現在已經30多年了。開始的時候充滿了幻想、充滿了激情。我認為把所有的時間精力都用來鼓搗癌症,總能鼓搗出名堂來吧!1978年第一屆招收研究生,我就直奔著癌症去了。結果搞了半天,發現原來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每個新方法一出來,我就去鼓搗一陣,最後一個個都破滅了。

我感覺最悲慘的就是:送進來一個十幾歲的中學生,已經全身轉移、擴散了,他還不明白,還想回去上學。我去查房的時候,這個小朋友就問:爺爺,我什麼時候能夠上學啊?我怎麼回答?我如實告訴他,面對這幼小的一個生命,我怎麼能說得出來?我如果隱瞞,等這個孩子到了最後階段,就會知道我是在說假話,我再去看他,他還能信任我嗎?中晚期的時候,你去治療癌細胞,想把癌細胞殺死,這個思路是錯的。癌細胞是殺不死的!你不要指望通過醫學的辦法,來解決你的癌症問題。那麼要用什麼辦法呢?我打個比方:任何癌症,就像一個種子,你的身體就是一片土壤。這個種子冒芽不冒芽,長大不長大,完全取決於土壤,而不是取決於種子。種子再好,土壤不適合,它決不會長出來。怎麼改善這個土壤?這是現在研究的課題。

我們提倡健康體檢。早期的癌要治好很簡單,問題是怎能發現。傅彪最後也到我那裏去看病,他是肝癌。肝癌多數都經歷了乙肝、丙肝,然後是肝硬化,第三步到肝癌。細胞變成癌要5到10年!肝臟受到攻擊,1個變2個、2個變4個,像小芽冒出來一樣,然後一點一點長大。你每過半年查一次的話,它決不會長成兩三公分的癌!只要提前治,在兩三公分以前,肝癌都可以手到病除。像傅彪這樣的案例,如果提前診治,不是老說工作忙,是完全有辦法挽回的。但是他找到我的時候,已經沒辦法控制了。他的肝臟切下來我也看到了,太晚了,不可能再活下去。那時別人還罵我說:人家手術以後不是好好的嘛!你怎說人家活不長?我可以肯定他活不長。他的癌細胞像散芝麻一樣,在肝臟裏鋪天蓋地到處都是,怎能活得長?有人說換肝就可以了。癌細胞很聰明,肝癌細胞最適合生長的環境是肝臟,肝臟裏面長滿了,它就跑別的地方去了,等你換了一個好肝,四面八方的肝癌細胞都回來了!沒有用的!

我們有責任早期發現腫瘤、早期治療。如果是晚期,我建議針對生存質量去努力,減輕痛苦,延長生命。針對晚期癌症的治療不需要做,因為沒有用。

作為醫生,我給自己只能打20分。為什麼?有三分之一的病醫生無能為力,有三分之一的病是病人自己好的,醫學只解決三分之一的病。而這三分之一的病,我也不可能解決那麼多,我能打20分就很不錯了。


 做醫生這麼多年,我有一種感慨:醫生永遠是無奈的,因為他每天都面臨著失敗。 90%的病自己會好的。 雖然說法很另類,但我相信『90%的病自己會好』這是真的。不過,有很多醫生根本就希望你經常回診……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膽固醇過高、肥胖、痛風、便祕、胃潰瘍、頭痛、腰痛、過敏、失眠、自律神經失調…… 這些佔門診百分之九十的病,實際上不必吃藥就會好,你能想像嗎?

岡本裕是日本腦外科醫生,同時專長惡性腫瘤的臨床治療與研究。他最出名的就是「盡可能不開藥」,但他治療與給過建議的慢性病及癌症病患,復發率卻很低,這是怎麼辦到的?本書在日本,九個月就暢銷三十萬冊,是作者岡本裕醫師二十多年,診療觀察的經驗結晶。他指出:當個「聰明」患者,比當個醫生眼中的「好」患者,你得到痊癒的機率更高。關於看病吃藥,他指出 ––

◎ 「好患者」就是會定期回診的病人,因為會替醫院帶來穩定收入。

◎ 不是不吃藥,而是吃藥要有期限,如果一直吃不好,就要檢討原因。

◎ 血壓高未必需要吃藥,壓力大、作息亂才是腦溢血主因。

◎ 血糖標準降低,於是糖尿病患者暴增幾百萬人,但並非都需要吃藥。

◎ 膽固醇愈低愈好?其實膽固醇在 220∼ 280 mg/dl 的人,最長壽。

◎ 新陳代謝症候群,根本不必看醫生。

◎ 連醫生都未必知道,腸子是人體最重要的免疫器官。

◎ 制酸劑並不能治療胃潰瘍,原因何在?

◎ 常吃頭痛藥,會刺激交感神經,可能引發其他疾病。

◎ 腰痛別穿緊身搭,更別馬上貼痠痛貼布。

◎ 過敏、溼疹,不用擦藥膏,多攝取發酵食品,就可以治好。

◎ 抗憂鬱藥物,可能讓人更不開朗。

◎ 晚餐不要太晚吃,就能改善失眠。

 岡本醫生提出幾點 養生的好習慣。他說,想要不生病,最好能––

◎ 別讓養生成為壓力,再養生的食物,吃起來好吃才是最基本的。

◎ 量量體重,就能看出營養是否失衡。

◎ 坐姿不前傾,就能改善很多疼痛症狀。

◎ 按摩手指,就能維持自律神經的平衡。

◎ 按摩小腿部,可以改善全身血液循環。

◎ 按壓百會穴,刺激分泌腦內啡,提高自癒力。

◎ 洗澡冷熱水交替,能遠離感冒。

◎ 把看電視改成,每天散步一小時或六千步,半年體重九十變六十。

◎ 睡覺不只是休息,睡足七小時,才能徹底修復人體自癒力。

◎ 不可以用病患的身分去看病,而要以顧客或朋友的對等身分。

◎ 聰明病患會設法讓醫生講出「因為你是私下問,我才會老實說」的醫療建議。

 這11種 提高自癒力的生活習慣,有多達 2400名癌症與慢性病患在使用,就算不全部執行,只做到六、七成結果一樣很顯著。他的臨床數據顯示:病患在淋巴球數的增加、生活品質的提高以及存活率的提升,都得到顯著的改善。